2020年新疆伊犁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568021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新疆伊犁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年新疆伊犁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年新疆伊犁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年新疆伊犁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年新疆伊犁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新疆伊犁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新疆伊犁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B. “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C.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D. 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否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答案】D【解析】A结构混乱,

2、前半部分的主语是“人们”,最后一个分句出现了“被”字,反客为主,主语被偷换成了“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去掉“被;B不合逻辑,“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并列不当,去掉“历史图片”;C语意不明,“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是指在生活中还是在银幕上,有歧义,在“是”的前面加上“生活中的他”;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病句类型,然后根据语感法、缩句法或是造句法等进行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是病句题中常出现的六种类型,学生在平时应注意归纳语意不明有两种类型:1、“费解”,“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例如:到北京参观奥

3、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2、“歧义”,“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例如: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登上泰山,同学们一会儿俯瞰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眺望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B. 唐山市的领导如数家珍般,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各个展馆、展区的布置情况。C. 正是由于有敢说真话的人,被隐瞒的矿难才会图穷匕见,官矿勾结的不法行为才会被叫停。D. 在

4、夏天的夜里,我们或坐在大树下谈自若,或立在小桥上对月凝思,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答案】B【解析】A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这里望文生义,这里是形容欣赏美景时的动作,使用有误; B如数家珍: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叙述的事物十分熟悉。使用正确; C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不合语境。这里是说矿难事故才会真相大白; D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用在紧急或危险的情况下,这里语境并不是紧急或危险的情况,这里只是说我们随便地谈论,应该用“谈天说地”。 故选: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的考查是命题的一个常项。主要侧重同义成语的选择、成语使用正误等两

5、种方式。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成语辨析题的设错角度: 一、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 二、断词取义。成语的意义具有完整性。如果只注意某些语素,而忽视其他语素,就会破坏整个成语的意义。 三、轻重失度。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别,切不可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四、语义重复。成语的意义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成语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就可能造成成语意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 五、自相矛盾。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

6、子语义的比照,也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义矛盾。 六、形近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上极可能混淆。 七、不合对象。有些成语的使用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搬用。 八、褒贬颠倒。成语往往含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一般说来,褒词不能贬用,贬词不能褒用,否则会影响感情的正确表达。 九、谦敬错位。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用于己方,不能用于对方;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用于对方,不能用于己方。如果辨别不清,就会造成谦敬错位。 十、语法不通。各个成语的词性是不同的,所以其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对成语的词性把握不清,就会造成句子的语法错误。 十一、性别色彩有些成语有特定

7、的使用对象,或只能用于男性,或只能用于女性,或共用于两性。如果把握不准,就会造成误用。 十二、数量色彩在表数量的成语中,有的只能用于多数,用在表单数的句子中就成了误用。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有人拜访一位朋友,两人游湖赏月,唱诗高谈,夜深才归,临别时对朋友说:“请代向令尊令堂大人问好!”B. 张老师,没想到在这遇见您了。久仰久仰,从母校毕业这么多年我一直惦记着您,您的身体还好吧?C.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演讲,感到万分荣幸;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谢谢您们的聆听。D. 同事们都说你那个在乡间的农家小院不错,大家都想去去看看,那这周末我们聚会就约定在舍下吧?【答案】A

8、【解析】A“令尊令堂”,“令尊”指对方的父亲,“令堂”指对方的母亲。都是尊称,使用正确。 B“久仰”是对初次见面的人说的客套话,而句中的“张老师”是自己的老师,并非是初次见面的人,故不当。 C“聆听”,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因此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等。不用于让别人听自己的演讲,使用错误。 D“舍下”是谦称自己的家,句子里说的是对方的家,故不当。 故选:A。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

9、场合、对象、目的等。语言表达应注意: 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 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8.0分)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发展中来探讨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就好像一道九曲黄河,永不停息的滚滚奔流着。它是既多曲折又割不断的一道长流。新的地理形势促使黄河转了弯,新的历史条

10、件推动“五四”以来诗歌的革新。如果循流溯源,那当然还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那当然还是继承与发展着殷周以至明清的诗歌传统。只是自此而下,黄河便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现代诗歌,已经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汇入“世界文学”的汪洋了。 人所公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 1915-1916年就着手于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桎梏的方向冲击。假如说,首创“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碑;那么,堪称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的,则历史性地留给了稍后出现的郭沫若和他的女神。这就奠定了以创造为宗旨的新诗传统的基础,战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

11、主义的新诗传统的基础。 中国新诗是带着两大大革命胎记诞生的:首先是在科学与民主以至社会主义的新思潮推动下,扫除了旧体诗词唱滥了的那套封建主义的审美情趣,确立了富有现代社会色彩和生活情调的诗歌境界;其次是力图摒弃僵死的文言词语,而以口语入诗,作所谓白话诗,以利于反映现实表现真情。从而走上了“诗体的大解放”的道路,其主要成就便是自由诗的诞生。在音律形式上它自然也曾对外国诗歌有所借鉴,但主要都加以融化,在中国现代口语基础上提炼出诗的语言来,而形成为中国的自由体新诗。它是“五四”以来新诗运动对于旧传统的突破,属于创造性的新发展。放在中国诗歌流变史的长河中来看,如商周四言,楚汉骚赋,汉魏乐府,晋宋五言,

12、隋唐律绝,宋词,元明曲令,都是递嬗升降,各自打着时代烙印,那么“五四”以来便是自由诗。 自由诗并不是不要韵律,而是“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这是诗人戴望舒论诗零札中指出的。它如同行云流水,临风作态,随物赋形,虽然变化莫测,但并非没有理路可寻。讥讽自由诗是“分行写的散文”,无非是僵化了的审美偏见而已。下列不属于新诗形式特征的一项是 _ A诗歌的境界富有现代社会色彩和生活情调。 B力图排除僵死的文言词语,将口语入诗。 C借鉴并融化了外国诗歌的音律形式。 D从汉语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文学语言,形成自由体新诗。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_ A胡适是新诗最

13、早的开拓者,郭沫若和他的女神奠定了新诗传统的主要基础。 B新诗不断接受外国诗歌的影响并适当融化在自己的风格中,逐渐趋同于世界文学。 C“五四”以来的自由体新诗如同楚汉骚赋,汉魏乐府,晋宋五言等一样,有自己的时代烙印。 D新诗打破旧传统,在民歌的基础之上有了创造性的发展,具有典型的现实主义特点。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现代诗歌在形成的过程中,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融入了外来的东西,增加了它世界文学的色彩,当然,它也将发展自己的民族传统。 B郭沫若和他的代表作女神奠定了战斗的现实主义的新诗传统的基础,从此以后,中国文人始终以笔作刀枪,创作战斗的诗篇。 C扫除了旧体诗那套封建士大夫的

14、审美情趣,使作品更富有时代感和生活情调,走向了新的诗歌境界。 D自由诗也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毕竟于古诗不同,而注重内在情绪的变化,自有一定的理路可寻,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答案】【小题1】A【小题2】D【小题3】B【解析】(1)A是属于新诗在审美情趣或内容上的要求,不是形式上的特征。特征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2)D说新诗“在民歌的基础之上有了创造性的新发展,具有典型的现实主义特点”是错误的。新诗是在“中国现代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新诗中并不都是现实主义的,如女神就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3)B原文第二段是这样表述的:“这就奠定了以创造为宗旨的新诗传统的基础,战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新

15、诗传统的基础。” 答案: (1)A (2)D (3)B(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 55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15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