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2.1.1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556801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2.1.1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2.1.1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2.1.1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2.1.1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2.1.1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九上历史与社会2.1.1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研读史料,结合已学知识,说出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自学课文,叙述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和社会主义苏联诞生的进程及结果;结合史实,合作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及世界的影响。2通过对列宁与十月革命胜利之间关系的剖析,客观、理性地看到杰出人物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及影响力。正确认识在革命过程中杰出个人及人民所起的作用。3感受十月革命的革命豪情和革命者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正确评价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和苏维埃政权,苏联的成立,革命导师列宁。2难点:十月革命对俄国及世界历史的影响。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

2、,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2采用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呈现单元导言,引导学生读第一段2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交战国有哪些,导致一战爆发的原因又是什么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可见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本身存在许多问题,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俄国人民正是在这一战“危机”中找到了转机,开辟出了新的发展道路。他们又是如何开辟的呢,就让我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去探寻1生读单元导言2预计生能顺利说出交战双方及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通过复习旧知识,层层导入,制造“悬念”,有利于激发学

3、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材料解读分析背景一、十月革命的背景1呈现1861年改革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俄国国内在农业、工业、阶级矛盾等方面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思考这些信息反映出俄国怎样的现状【承转】师:俄国经济发展落后,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作为最薄弱的国家,本来应该好好发展本国经济,但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最终执意参加非正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后的俄国情况又如何呢?2出示俄国在1914-1917年间参战的相关人员数据,经济数据,伤亡数据,请生根据这些数据思考一战给俄国带来了什么?(补充列宁的话加以印证)3出示结构图,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总结俄国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1学

4、生解读材料,预计能找出俄国在改革后农业、工业都比较落后,国内矛盾尖锐的答案2学生快速阅读数据,预计学生能很快得出,战争加剧俄国人民的困苦,激化了社会矛盾3生能通过对前面两段材料的解读,分析一战前,一战中俄国的社会形势,得出俄国革命的社会背景1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从事实中论证俄国的经济实力比较弱,落后于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补充部分史料,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即落实了重点,也提升了历史思维回归教材梳理线索二、十月革命的进程1引导学生阅读书本28-30页,以时间为轴,梳理革命的过程,并找出每个时间点事件经过、结果将学生

5、所述记录,通过超链接加以详细解说二月革命通过超链接出示俄国教科书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措施,提问,临时政府的举措有没有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什么?老百姓的和平、工作、土地要求没有得到解决,你认为老百姓会怎么做?2四月提纲呈现列宁回国时受欢迎的图片,指导学生参考书本阅读考,思考:布尔什维克党的性质,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列宁的理想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十月革命呈现军人、士兵攻占东宫的图片、东宫和“阿芙乐尔号”的相关资料,同时出示书本30页的资料及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之间相互解答,得出共同认可的答案让学生比较两次革命性质的不同三、十月革命的结果1指导学生在书本

6、上找出十月革命的结果2用超链接补充土地法令的规定,使学生了解这一法令使苏维埃政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1预计学生能根据书本上的时间,找出事件的大致经过和结果(1)学生通过材料很快得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没有解决俄国的问题,只有建立代表人民自己利益的政府才能真正满足需求学生尝试理解布尔什维克党的性质,概括人们拥护的理由(指导思想,革命方式,代表阶级)(3)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之间合作,大概归纳出起义进程如此迅速与指导思想,领导方针及人民的支持有关(4)预计学生能回答出二月革命的性质,但十月革命的性质还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学生找出结果并加以标记。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收集信息和归纳信息的能力。对凌乱

7、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1)帮助学生完成对历史的理性认识(2)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激发他们展示自我的勇气和信心(3)既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合作精神(4)学会掌握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比较法(5)培养学生对教材的重视和学习开拓思维合作探究1展示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变化及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世界的影响2引导学生根据所提供资料,同桌之间合作共同分析、探讨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1学生初步了解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变化和世界格局的变化2同桌讨论分析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1补充史实,引领学生接近历史真相2以史

8、料为依托进行影响和意义的探讨,论从史出,既突破了难点,也提升了历史思维。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思维能力人物评说提升认识1引导学生结合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史据来支撑列宁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列宁与十月革命又是怎样的关系2列宁走上革命道路与他的早期经历有何关系,列宁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1回顾本堂课内容,梳理史实来支撑史论。理解史论和史据的关系,学会客观价人物2学生各抒所见,结合教材和所学,感悟列宁的革命精神1既巩固知识,又学习评价人物,要从史实出发,做到有理有据2情感教育,以史励今课堂小结用图框整理出本节课的四个关键点,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内容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重要知识点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

9、学的内容,查漏补缺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本节课的设计就是建立让学生利用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习惯和能力,能明确、清晰的理清十月革命的知识点。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图片和文字材料,针对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时提出相关问题,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本课内容结构清晰,所以设计时就考虑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在熟悉的教学结构中建立自己的框架,所以对十月革命的进程设计,主要是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补充的方式让学生根据

10、教材进行梳理并讲解,这样比起教师单纯地讲要更有效。综上所述,本节课的设计重在条理清晰,结构明确,力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能做到知识点的落实,无谓华丽的课堂,旨在平实而又有效的授业。2不足之处本课时学习重点和难点“十月革命的影响”,对于这块内容,学生思维维度不会那么广,所以在史料的选择上理应更恰当。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何更好体现,尤其是在对列宁的评价中,涉及到学习他身上的精神这块,怎样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在45分钟的课堂里,让人物饱满,让学生有话可讲,而不是限于教师空洞说教,是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3改进思考重点落实设计方案需要进一步改进。(1)精选、精炼材料,删除干扰信息,使史料更有针对性和典型性。(2)建议学生课后阅读有关列宁的资料书籍,让学生课后完成这个任务,比起课堂中的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而教育,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