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56788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第I卷(共48分)(本部分包括40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 B.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C.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2、史载,周幽王宠幸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后父亲申侯联合曾国和犬戎杀死幽王,并拥立原太子宜臼为王,即周平王

2、材料表明()A. 周幽王违背宗法原则不得人心 B.申侯代表统治阶级内部正义进步力量C.申侯通过与诸侯联盟展开称霸争斗 D.申侯僭越以分封为特征的等级制度3、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了官僚政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4、中国古代锁孔设计特别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钥匙孔的锁:如用“一”字锁者为普通百姓,用“士”字锁者为文人士大夫,再复杂些

3、的“上、古、山”字锁为商人常用,最复杂的是皇室和高官所使用的“古、正、尚、王”字锁。这说明A.礼乐制度已经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B.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度森严C.商品设计着跟于不同阶层的需求 D.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5、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豪强地主是土地兼并的重要力量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6、据考古资料统计,秦汉墓葬、村落遗址、冶铁遗址出土的1350件起土铁农具中,犁铧、铧冠、鐴土约计146件(其中,铧冠约计101件,鐴土4件),锸、锄、铲、镢之属120具为主C.官营手工

4、冶铁业发达 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7、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并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任职本地。而且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地方官赴任。不许携带父母以及15岁以上的儿子。以上规定A推动了官镣政治的确立 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C.完善了科举制度的实施 D.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8、汉唐统治者非常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并为此设立了专门管理音乐的机构,宫廷音乐盛行。从宋朝开始,宫廷音乐一再衰败,民间音乐却如雨后春笋般繁荣发展。这反映A宋代专制皇权被不断削弱B市民成为社会主流阶层C宋朝社会重人伦轻礼乐 D民间音乐市场开始形成9、南宋王

5、灼糖霜谱记载,“甘蔗所在皆植,独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有糖冰,而遂宁为冠唐大历中,有邹和尚者,始来(遂宁)小溪之伞山,教民黄氏造霜之法,伞山在县北二十里,山前后为蔗田者十之四,糖霜户十之心开始南移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10、内阁成立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历经仅能参政议政到拥有票拟权。直至出现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严嵩,但皇帝同时授子司礼监批红权以控制内阁。由此可知A.宦官掌控了次策权力 B.首辅权力失控C.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D.君主专制加强1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

6、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12、明初改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13、下表是晚清政府颁布的部分工商实业方面的法规表,这些法规年代法律法规1904年商人通例公司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业“短暂春天”C.限制了外国在华企业的发展 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14、1

7、840年间,英国输华货值为524.298磅,到1840年便一跃至1,456,180磅,1844年又升至为2,305,.617磅,1845年跃至2,394,827磅。但道光十六年(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年)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 B.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C.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 D.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了大清国15、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

8、“门户开放”政策16、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D.西方文化传入动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高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积极性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18、1877年,万国公报

9、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謦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 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A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 B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 C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 D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19、毛泽东主张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20、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

10、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没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要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这表明A.政府忽视轻工业建设 B.国共对峙日趋缓和C.政府为抗战进行战略准备 D.工业布局逐步合理21、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除有卖国行为的、经政府缉办的、经军法或法院判决剥夺公权尚未恢复的、有精神病的人外,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强调“工农有选举权了,但并不歧视地主、资本家。”此规定反映了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B.中共在着手构建民主联合政府C.中共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D.敌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22、1955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

11、于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严厉批评了有些地方党组织不重视政协工作、忽视统一战线和爱好“清一色”的倾向。这一文件旨在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工业化建设 B.团结私营工商业恢复发展国民经济C.推动立法工作巩固三大改造的成果 D.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23、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A.走出经济发展困境 B发展24、钱学森撰文回忆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过。

12、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形象地说,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据此可知,推动新中国科技进步的是A.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B.“双百方针”的指导C.工业化建设的成果显著 D.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25、图1和图2是不同时期农村中存在的重要的资料,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A.农村所 D.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26、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发展脉络。据此可知,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年份重要会议主要内容1981十一届六中全会实现我国国民经济从无市场到有市场的转变1982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7党的十三大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1992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

13、体制改革的目标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A.计划与市场始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始终是党的基本原则之一C.不断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 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28、伯里克利在担任首席将军期间,改变了先前公职人员只尽义务、不取报酬的惯例,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这一措施的目的是A.维护城邦居民的民主权力 B.提高公民大会的执政效率C.推动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 D.扭转贵族受贿贪污的局面29、在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