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农业与工业高频考点50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56723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农业与工业高频考点50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农业与工业高频考点50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农业与工业高频考点50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农业与工业高频考点50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农业与工业高频考点50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农业与工业高频考点50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农业与工业高频考点50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0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2018太原模拟)读“某地循环农业模式物质流程图”,完成12题。1该农业模式的优点是()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农作物品种丰富,价格低廉优化施肥结构,保护土地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A B C D2此农业模式最可能位于()A山东丘陵 B塔里木盆地C三江平原 D四川盆地根据对农、林、牧等生产的适宜性,土地可划分为不同的土地适宜类型,而同一土地适宜类型中,其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又可分为三个质量等级。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土地适宜类型等级的面积比例。据此完成34题。3据图可知,我国农业用地()A类型全且数量多 B后备资源充足C改造的潜力较大 D地区分布不均4今后,我国

2、农业土地的利用应该()A开发荒地资源,增加耕地的比重B克服限制因素,提高优质土地比重C扩大牧区面积,提高草场载畜量D改造自然条件,扩大宜农土地面积低山丘陵区综合开发是我国南方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据此完成56题。5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农民常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稻梯田,这是为了()扩大耕种面积增加农作物熟制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A B C D6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常见自下而上分布的农田、茶园、竹林所形成的立体农业景观。发展立体农业的益处是()减轻低温寒潮影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缓解农业劳力不足A B C D(2017南平质检)下图所示为“沙特阿拉伯沙漠中的灌溉农业景观图”。据此完成

3、78题。7图示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易造成()A地下水枯竭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植被破坏8为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沙特阿拉伯可()A扩大本国耕地面积B在国外适宜地区投资农业生产获得粮食C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D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加强水利建设(2018济南模拟)不断地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新型农业的必由之路。下图是“富碳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富碳农业”生产模式要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主要依靠()A市场 B政策 C气候 D技术10“富碳农业”的生产模式如果得到推广,则会()加快全球气候变暖缓解粮食短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A B C D读“我

4、国农业七大主产区示意图”,回答第11题。11农业发展过程中,“七大主产区”存在问题及其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过度农垦B甘肃新疆:土地荒漠化降水减少C东北平原:黑土肥力下降重用轻养D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季风气候阳台农业不仅指单纯的在阳台空间进行农业活动,也包括在屋顶、露台等空间进行的农业活动。阳台农业栽培模式趋于无土性,产品趋观赏性与自给性,是现代都市农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读图回答1213题。12阳台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加注重()A土地 B市场C技术 D劳动力13阳台农业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对农业生产带来冲击较小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业商品率美化环境,减缓城市热岛

5、效应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A B C D二、综合题14(2018南充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冰糖心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生长期为410月份,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采摘上市。下图中A地是著名的“冰糖心苹果”产地。下表为A地各月气温、降水信息表。月份123456789101112最高均温()1.15.113.922.226.330.030.830.126.018.99.10.0最低均温()13.13.10.08.212.114.917.016.110.94.33.010.1平均降水量(mm)223391016136312材料二

6、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气候条件对A地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2)简述图示地区过度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为该地区苹果种植提几点合理化建议。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阿拉伯胶由胶树分泌形成,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产业上有广泛应用。胶树扎根较深,能大量吸收地下水,最适宜生长在雨季短、旱季长的热带地区。种植胶树5年后方可采胶,每年10月份出胶,一年内仅能收胶3次,主要依靠人工采胶。苏丹树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之首,下图中甲区域(胶树种植区北部)是该国胶树最适宜的生长区。近年来国际市场供不应求,但该国却遇到了增产难度大的问题。(1)分析甲区域比种植区南部更

7、适合胶树生长的自然原因。(2)分析目前该国树胶产量难以大幅提高的原因。(3)政府决定在乙区域发展胶树种植业,是利大还是弊大,请你作出评价。答案精析1C2.D第1题,该生产流程做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但还没有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农作物品种丰富,但价格并不低廉;利用沼液、沼渣施肥,可保护土地;混合农业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种植柑橘,饲养奶牛、柴鸡,应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最可能位于四川盆地,所以D正确。3C4.B第3题,图示反映我国农业用地的类型较全,但是不能显示数量多少,A错。图示没有显示我国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B错。由于我国宜农荒地及宜林荒地占有很大的比例且高等级土地

8、占比例较小,所以改造的潜力较大,C对。图中没有反映地区分布状况,D错。故选C。第4题,开发荒地资源,增加耕地的比重,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A错。我国土地利用中等级较高的比例较小,应当克服限制因素,提高优质土地比重,B对。扩大牧区面积,提高草场载畜量,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C错。改造自然条件,应当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同时应当考虑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扩大宜农土地面积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D错。故选B。5B6.D第5题,在低山丘陵地区的缓坡开垦梯田,一方面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作物熟制和热量有关;提高土壤肥力应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第6题,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主要是为

9、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能调整农业结构;寒潮、劳动力与立体农业没有直接关系。7A8.B第7题,沙特阿拉伯处于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发展农业需要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地下水,所以大力发展种植业易造成地下水枯竭。第8题,沙特阿拉伯大部分地区为沙漠,扩大本国耕地面积潜力不大。沙特阿拉伯经济发达,在国外适宜地区投资农业生产获得粮食是保障供应稳定的最合适措施。9D10.C第9题,据图中信息可知,发展“富碳农业”首先要搜集工业过剩的二氧化碳,这对技术要求比较高。选D。第10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富碳农业”利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发展高效农业,因此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错;能够生产粮食,缓解粮食短缺,正

10、确;能够围绕“富碳”区域形成新兴产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正确;有利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正确。选C。11C河套灌区存在的问题是土地盐碱化,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灌溉;甘肃新疆存在的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有关;东北平原由于重用轻养,黑土肥力下降;长江流域季风不稳定(自然原因),导致水旱灾害频繁。12C13.A第12题,阳台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因空间面积小,更加注重技术,C对。第13题,阳台农业属于都市农业的一种,规模较小,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业商品率,错。与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关系不大,错。故选A。14(1)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

11、分积累;苹果生长期平均气温高,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发育和结果;采摘时间晚,苹果生长周期长;冬季寒冷,病虫害少。(2)主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或盐碱化、土地退化);水资源锐减。建议: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产量、质量;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道路,提高产品竞争力;发展苹果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15(1)纬度较高,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时间较短,雨季较短;受东北信风控制的时间较长,旱季较长。(2)胶树生长周期长,产量增速慢;胶树出胶时间短,单产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量变化大,产量不稳定;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落后。(3)弊大。该区域接近沙漠,降水少,胶树成活率低;胶树生长需吸取大量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破坏生态环境;采胶需大量劳动力,该区域劳动力不足;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不利于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和商品出口。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和图,可从胶树的生长习性和甲处的纬度位置推测出甲处比南部更适合胶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第(2)题,结合材料信息,可从胶树的生长习性导致的生产效率低、单产水平低和当地生产技术落后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可从该区域的位置、气候、水源、生态、劳动力以及交通等方面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