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第一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纪实综述工作总结形象展示

上传人:和 文档编号:14556682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8第一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纪实综述工作总结形象展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8第一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纪实综述工作总结形象展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8第一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纪实综述工作总结形象展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8第一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纪实综述工作总结形象展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8第一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纪实综述工作总结形象展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8第一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纪实综述工作总结形象展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8第一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纪实综述工作总结形象展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8第一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纪实综述工作总结形象展示自2015年起,我国启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医疗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领先的大型省级综合性三级医院,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努力突破看病就医的“瓶颈”,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一直是xxxx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一附院)不变的目标。日不暇给,岁月如流。近年来,在院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跨越“x”、辐射“x”、联系“x”越来越多的“标签”让一附院这个省级医疗健康服务高地肩负着更多使命与厚望。“对标城市高质量发展,谋求区域协同,构筑

2、x区域省级医学中心,建设现代化开放式研究型医院”的愿景,是xxxx第一医院党委对医院未来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一附院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以满足广大群众医疗服务新需求为内在驱动力,积极构建优质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努力形成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多学科联合的医疗服务新格局,用实际行动兑现“人民医院为人民”的铿锵承诺。医院的服务空间和时间从核心医院辐射到基层,实现了院内院外全程长期管理,真正做到从以治疗为主到以预防为主、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铸就了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堡垒。在一附人的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扎实有效、临床教学专业认证高标准通过、国际医

3、疗部项目顺利竣工、RICU投入使用、冬奥会医疗保障定点医院正式挂牌、“x”肿瘤联盟正式成立、生殖中心趋于完善、肿瘤研究所积极推进一项项成绩正是改善医疗服务计划下结出的累累硕果。生命所系,健康所托。大医至诚,铸就辉煌。一、提升服务水平让就医更舒心医疗卫生不仅是一项严抓制度、苛求技术的事业,更是体现温情与关怀的行业。为了使群众在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提升“获得感”,一附院在住院、护理、便利生活、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升级与改善。门诊大厅一楼的导医台旁,耐心的导医员解答着患者的问题;缴费设备旁,导医在帮助患者充值缴费;“母婴妈咪小屋”内,饮水机、婴儿床等一应俱全;现场预约、电话预约、微信预

4、约患者足不出户,挂号一键可达,有效改善了门诊大厅挂号窗口人满为患的问题,患者就医体验大幅提升。2019年,医院围绕如何改善医疗服务问题,铆足干劲、开动脑筋、转换角度、克服难题,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不断摸索和总结提效率优流程的方法,让患者就医更加便捷。“候诊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这些一直以来的就医难问题得以解决。“以前做CT都是去影像楼拿片子,要根据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现在有了CT、放射、磁共振自助打印机,患者随时可以打印片子,真是太方便了。”市民刘先生说。医院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施银医自助服务项目、开设支付平台、企业微信、门诊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病案管

5、理分析平台等系统,对急诊管理系统、医院质控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医院信息化服务功能更加齐全;升级排队叫号系统,完成电子健康卡的测试和与省平台的对接,为完善“一卡通”功能做好了准备;优化了超声、影像、内镜检查信息刷新速度,提高了检查科室工作效率;扩展手机APP功能,增加诊间支付、门诊叫号、检验报告查询功能,使患者就诊更加快捷、方便。同时优化就诊流程,调整门诊布局。开展“戒烟门诊”、“慢阻肺门诊”、“肺癌门诊”、“哮喘门诊”,开设多学科门诊,卒中回访门诊,医院专科门诊类别更加丰富;增设多功能自助机54台;完善手机APP预约服务,2019年年预约共计232597人次;设立“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岗位”“母婴室

6、”,开展各种便民服务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使患者就诊方便、快捷、温馨。二、保障患者安全让就医更踏实“来院患者请扫健康码,接受体温检测,谢谢配合。”一附院门诊楼前,依然按照防控标准着装的工作人员耐心引导着来院患者。“虽然现在仍然是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但来一附院就诊心里还是感觉很踏实的。”一名就医患者接受体温检测时,平静地说。“预检分诊是来院就诊患者的第一站,把好这道进门关是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关键。”一附院门诊部主任介绍说。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千家万户。一附院在疫情防控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秉承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严密部署,紧急动员,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全体医护24小时待命

7、;派出首批10名援鄂医疗队员;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一附院院长x肩负使命带领团队进驻市传染病医院;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医院2000余名医务人员持续奋战,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形成了坚强稳固的“健康防线”。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始终把患者就医安全放在第一位是这道防线的“第一把锁”。2019年,医院修订、完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8项核心制度,调整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委员会,开展“核心制度在心中、贯彻落实在行动”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宣传活动,“医疗安全在路上”系列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联合多部门开展“四合理”专项检查,使医院诊疗行为更

8、加合理、规范;严格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手术分级、麻醉、非计划再次手术、介入以及临床用血管理,患者安全得到保障;稳步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现已开展临床路径专业24个,病种53个,医疗管理更加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加强临床药事管理,临床用药日趋合理。医院完善基本药物管理、处方点评等相关制度,调整药事管理委员会,落实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加强病区药品及麻精药品管理,召开了GCP资格认定启动会,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上线“处方及医嘱前置审核”系统,利用合理用药软件对抗菌药物、重点监控药品等实现合理性评价,开展辅助用药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

9、用等相关知识培训和辅助用药专项治理活动,坚持处方点评,严格控制药占比,促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院感防控和传染病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医院制定并完善院感规章制度38项,定期开展院感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开展手卫生宣传及院感知识培训25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印发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加强医疗废物源头分类管理;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进行全面监测,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加强传染病管理。三、提升医疗质量让患者更满意翻开桌面上的进度表,一附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x看着肿瘤研究所的一个个建设节点,心里默默盘算着时间。“一附院的肿瘤研究所建成后,将会开展肿瘤的流调和早期筛查以及健康宣教培训,对于我市

10、的肿瘤治疗水平会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医疗质量是医院建设的核心,也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以技术上的“核心优势”造福区域民众,提升医疗质量是社会对医院的需求,也是一附院始终的关注点、发力点、着力点。卒中、胸痛中心建设不断加强。作为x市唯一的国家级双中心(中国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一附院不断推进区域内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网络地图建设,帮扶x医院等基层医院建立基层版胸痛中心、卒中防治中心。2019年,医院已先后和市120急救中心、各区县医院签署双向转诊和帮扶合作协议,接受转诊病人5000余例,急诊手术3000余例。医院还和x医科大学x医院签署了心脑共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协议,共建

11、互联网+国家心脑血管病联防共治中心,全年完成远程培训9次、远程会诊13例、转诊3例,举办学术研讨会并进行全网直播。“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医院确定肿瘤科、放疗科、老年病科、中医科、疼痛科等作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科室,在院内积极推行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活动,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在全院推广,更好提升医院整体癌痛规范化的诊疗水平,并成功申报成为x省安宁疗护培训基地。肿瘤多学科会诊远程平台顺利搭建。医院同北大肿瘤医院签订了肿瘤防治远程医疗协同平台协议书。2019年全年共进行远程MDT讨论6次,远程教学查房3次,远程讲座、培训21次,远程会诊3次,

12、参会人数75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医院完成肿瘤MDT团队的遴选工作,并推动完成了远程诊疗服务收费项目价格备案,制定远程“云门诊”流程,提高x区域肿瘤防治整体水平。成功加入国家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医院成为第一批国家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成员医院、x省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成员医院。医院还顺利开展并完成关于儿童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登记管理工作,得到省卫健委领导的认可和肯定。加快推进生殖中心建设。作为x及周边地区唯一一家国家批准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单位,一附院生殖医学科对于不孕不育的综合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2019年经x省卫生健康委批准开展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卵细胞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及其衍生技术,筹建高

13、标准新建胚胎培养室,目前正加快推进。在一附人的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国际医疗部项目顺利竣工、“x”肿瘤联盟正式成立、生殖中心趋于完善、肿瘤研究所积极推进每一步提升医疗质量的举措都踏下了改善医疗服务的坚强足音。四、加强医院管理让就医更顺畅我国医改自启动以来,已进入第六个年头,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前医改工作的重点之一。对此,一附院不断加强医院管理,让生命通道“透明顺畅”。2019年,医院针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医院现有功能和环境的评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医院近期、中期、远期总体发展规划,为最终形成规范合理的医院布局提供了依据。体检中心改建

14、,为下一步增加专科体检做准备,高压氧舱升级改造、生殖中心的装修改造,正在拟建的日间病房手术室的建设、15号楼的改建,将会扩大病房床位数,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医院布局更趋合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优质服务不断深入。强化三级护理管理体系建设,启动中国卫生人才培养项目护理管理子项目,不断学习更新管理理念,培养护理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目标管理意识,提升护理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根据人员情况、专科特点,加强对各层级护士理论和三基培训与考核,医院护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专科护理队伍建设和护理专业学组建设,落实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强化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病人的管理,规范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确保患者安全;开展“星

15、级护士”、“优秀护士”评选及512国际护士节庆祝表彰活动,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护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加强人事管理,人才梯队更加合理。优化科室设置,更新科室名称,规范医院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抓好人才招聘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招聘博士1人、硕士65人,本科及以下学历111人,成功申报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3名、市拔尖人才7名、市优秀人才13名,人才梯队和专业机构更加合理。安全防范工作扎实有效。深入推进“平安医院”活动,开展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召开打击涉医伤医、医闹整顿医院秩序专项行动大会,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召开全院生产(消防)安全工作大会,逐级签订生产

16、(消防)安全责任状,2019年全年开展安全生产、消防知识培训共计25次,组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检查、危化品检查共计50次,开展应急预案演练10余次;深化警务、保卫、保安联合办公机制,以物防为基础、技防为依托、人防为保障的治安防控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年无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灾害事故发生。以医学之人文情怀,立足患者之所需,以“人性温度”温暖民心,一附院一系列举措提升了医院软实力,增强了医院的品牌效益,患者在就诊效率提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尊严就医、幸福就医,医院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始于患者需求,终于患者满意,超越患者期望,源于医患同心”,一附院院长x表示,“改善医疗服务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附院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牢记人民健康新使命,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不懈的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实际行动迎接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