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临高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56559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40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临高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海南省临高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海南省临高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海南省临高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海南省临高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临高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临高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4 页 期中语文试卷 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年长色衰后被冷遇抛弃而嫁给商人的句子是: _ , _ 。 韩愈师说中指出:古之圣人,“ _ ”,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疑问;今之众人, “ _ ”,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 荀子在劝学中,比较君子与常人异同之处的句子是: _ , _ 。 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 王阁序中的 _ , _ 。 逍遥游中“ _ , _ ”两句赞扬了宋荣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的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心态。 【答案】【小题 1】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小题 2】其出人也远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题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小题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小题 5】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解析】故答案为: (1)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重点字:鞍) (2)其出人也远矣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重点字:远) (3)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重点字:假)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重点字:鹜) (5)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重点字:誉) 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

3、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 第 2 页,共 24 页 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 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琵琶行名句积累: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其他(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4.0 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古典主义在 _的方向选择中丧失独立品格、 现代主义又遭遇_的失忆状 态时,要挽救中国舞蹈,只能是看清我们的历史来路,辨析我们的文化基因,立足 于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找到通往未来的可能。这其中的关键环节,即是

4、 “传承”。 传统舞蹈文明的当代革新,前提必须是对传统的吸收、把握、辨析。 没有消化与吸收,就不会有吐故纳新与涅槃再生的可能。()中国古典舞、中 国民族民间舞、 中国当代舞乃至中国现代舞, 不论在舞种和艺术风格上有多大差异, 都肩负着传承中华舞蹈文明的责任。近年来让人_的舞蹈作品,像丝路花雨 霸王别姬梁祝大梦敦煌等,无不是整合了传统精神与当代观念,把民 族文化精华真正融入创作中,同时注入新的创造和发挥,从而感染今天的观众。即 便是被称为“现代舞的中国典范”的林怀民及其创作,也是以“中国人编中国舞给 中国人看”的态度,将九歌水月行草的符号传播至四域,_向世 界推介中国传统文明。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5、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传统舞蹈文明的当代革新,前提必须是对传统的把握、辨析、吸收。没有吸收与消 化,就不会有吐故纳新与涅槃再生的可能。 B传统舞蹈文明的当代革新,前提必须是对传统的辨析、把握、吸收。没有吸收与消 化,就不会有吐故纳新与涅槃再生的可能。 C传统舞蹈文明的当代革新,前提必须是对传统的把握、辨析、吸收。没有吸收与消 化,就不会有涅槃再生与吐故纳新的可能。 D传统舞蹈文明的当代革新,前提必须是对传统的辨析、把握、吸收。没有吸收与消 化,就不会有涅槃再生与吐故纳新的可能。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当代中国舞蹈的瓶颈主要表现为吸收消化中的失衡。 第

6、 3 页,共 24 页 B吸收消化中的失衡,主要归功于当代中国舞蹈的瓶颈。 C当代中国舞蹈的瓶颈,多源于这种吸收消化中的失衡。 D当代中国舞蹈的瓶颈,所以多源于这种吸收消化中的失衡。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 A众说纷纭语焉不祥戛然而止倾巢而出 B莫衷一是语焉不祥叹为观止不遗余力 C莫衷一是轻描淡写戛然而止倾巢而出 D众说纷纭轻描淡写叹为观止不遗余力 【答案】【小题 1】B 【小题 2】C 【小题 3】B 【解析】(1)注意“辨析、把握、吸收”“吐故纳新与涅槃再生”的先后顺序即可得 出答案。 (2)A原因误解为表现。B主客颠倒“归功于”运用不当。D强加因果。 (3)莫衷一

7、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众说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 法,议论纷纷。根据语境“方向选择”,应选“莫衷一是”。语焉不祥:虽然提到了, 但说得不详细。轻描淡写: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根据语境“失忆状态”, 应选“语焉不详”。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叹为观止:赞美所见 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根据描写对象,应选“叹为观止”。不遗余力:把所有力量毫无 保留使出来。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根据感情色彩,应选“不遗 余力”。 答案: (1)B (2)C (3)B (1)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 误标志的句子, 然

8、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 先观察主干部分, 是否存在搭配不当、 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这种考查方式的病句修改,不仅要着眼于句子本身存在 的问题,还要注意与前后的衔接上是否存在问题。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第 4 页,共 24 页 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 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

9、 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 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 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 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 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 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3 个字。 汉字是至今仍 “活” 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

10、 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 _,如收在康熙字典里的汉字就达 47000 多个。_,如汉字与年号、 谥号、庙号,汉字与姓、氏、名、字,汉字与避讳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 时,汉字和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也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书法和篆刻,_,使 一个个平实的方块字灵动起来。 【答案】汉字的数量很多,汉字的文化底蕴丰富,为汉字插上了艺术的翅膀 【解析】文段主要介绍汉字的特点 第一处空格后的数字表明空格处是说“汉字数量多” 第二处空格后的内容是“文化常识”,故空格处内容是说明“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处空格据前文的“汉字和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也是密不可分的”可判断“书法和篆 刻”是和“艺术”密

11、不可分 故参考答案为: 汉字的数量很多 汉字的文化底蕴丰富 为汉字插上了艺术的翅膀(每句 2 分,意 思对即可,超出字数即给 0 分) 解答此类题目有效的答题技巧: (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 (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第 5 页,共 24 页 补写完毕,可将揣摩好的语句代入到原文中,重新梳理一下文段,检查一下前后文是否 衔接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4. 闲望 吴融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翅暖沙。 闲下

12、新居成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注】吴融:浙江绍兴人,此诗作于诗人求 仕长安时期。 别业:相对于本宅而言,亦称别墅,别馆。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三点五点”、“一枝两枝”,语言清丽典雅,朗朗上口,颇具音律复叠之美。 B颔联动静结合,以“狂飞”写峡蝶之爱芳草;又用“稳睡”言鸳鸯之适意。 C前四句总写闲望所见,四组画面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幅工细优美的图景。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结构和范仲淹渔家傲有相似之处。 全诗感情丰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小题 1】A 【小题 2】 【解析】(1)A“语言清丽典雅”赏析有误。“三

13、点五点”、“一枝两枝”,是口 语化的语言; (2)“映山雨”“临水花”“映蝶狂飞”“鸳鸯稳睡”,借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 美景的喜爱和赞美。“闲下新居”“江南旧隐”将新居和旧家对比,其中蕴含着离开故 园,仕途奔波的伤感。“东迁西去俱无计”写自己到处奔波,对自己处境的失望。“却 羡暝归林上鸦”,诗人羡慕归鸦,委婉地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答案: (1)A; (2)首联和颔联描写雨、花、蝴蝶、鸳鸯等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颈联将长安新居和江南旧家对比,暗示了抛离故园、奔走仕途的懊悔和感伤;“东迁 第 6 页,共 24 页 西去俱无计”写自己四处碰壁、求仕不得,表达对自己处境的失望和

14、悲哀;末句写羡 慕暮归之鸦,含蓄表达了对往昔不问功名时闲适生活的眷恋和向往。 译文: 几滴小雨飘过山前,水边稀稀疏疏地开着几朵花。蝴蝶纷飞掠过芳草丛,鸳鸯在暖 和的沙子上沉睡。 在帝京的新居成为别馆, 江南故乡旧日的隐所现在不知成为谁的家园? 几年的东奔西走还是没有收获,还是羡慕那暮色中归到林中的寒鸦。 赏析: 此诗题为“闲望”,诗中所写,看似闲淡,实际却写出了作者四处奔走,苦于仕途 劳碌的心境。 诗的前四句是望中所见,通过对周遭景物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力图写出一个“闲” 字。青山疏雨、临水野花、芳草蛱蝶、暖沙鸳鸯,四组画面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自然 美景。雨只是点点滴滴,不是翻云遮山的倾盆大雨

15、,不是昏昏沉沉的绵绵阴雨。花不是 千枝万枝,满山遍野,而是一枝两枝,临水横斜。景致优美疏淡、色彩明丽而添秾艳之 感。 这四句诗, 遣词用字极为考究, 写淡雅的景色, 反衬闲淡的心理。 “三点五点” “一 枝两枝” ,纯属口语,然朗朗上口,音律复叠之美,如贯珠落盘,天籁自响。写蛱蝶之 爱芳草,用“狂飞”出之,言鸳鸯之适意,著“稳睡”二字,其自乐自适的物情宛然在 目。 末四句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新居处在皇都,又当如此美景,按理说,他应感到欣 喜,而他却不无惋惜地写道“江南旧隐是谁家” ,新居固佳,然诗人总有“梁园虽好不 是久恋之家”的想法。颈联二句,由新居闲望想到旧日隐所见,语气之中充满抛离故园

16、的懊悔伤感情绪。尾联上句承上由离开旧隐到建立新居的联想而来,虽然只用了“东迁 西去”四字,但写出了诗人多年来仕途奔走的辛苦酸楚,劳碌的结果只是“俱无成”。 无数次的碰壁和失望,一事无成的悲哀,使他重新萌发了归隐之情,然而,事情往往不 是那么简单,生计、仕途、理想等因素,对于一个沉沦潦倒而素有抱负的下层知识分子 来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一古脑地抛掉。进退无计之际,望着暮色中纷纷归林的晚鸦, 诗人不禁生出一股羡慕之情。由此可见,诗题中的“闲”字,诗中表现的闲情,是诗人 在八方奔走,无计可施的窘况下那种无可奈何之闲。在诗中貌似宁静的闲淡下,覆盖着 一颗为苦恼纠缠、骚动不安的心。 (1)本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