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专题练:专题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65380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专题练:专题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专题练:专题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专题练:专题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专题练:专题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专题练:专题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专题练:专题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专题练:专题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二系统训练1、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人类社会进行哲学思考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C.把研究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人性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2、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奴隶主阶级的理想,资产阶级把永保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说明 ( )A.在阶级社会里,理想具有阶级性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C.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D.理想是虚无缥渺的东西3、在公元前5前4世纪的雅典城邦,人们信奉“教育即生活”,他们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细雨温润孩子们的心田。这里的“知识”主要是指( )A.经商之道

2、和参政技巧B.修辞学、论辩术和从政知识C.法律、为人之道和哲学知识D.谋生方法和爱情生活4、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些宗教题材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被认为包含着人文主义精神,主要因为它们( )A.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B.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C.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D.贬低了神的地位,提高了人的形象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学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6、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认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

3、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种思想主张( )A.谴责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B.强调君权神授、社会契约C.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D.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7、马丁路德说:“世俗的权利受上帝委托惩治奸邪、保护善良。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世界中执行他的职权,不要加以任何限制。不论任何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修士,世俗权利都有权管他。”这一主张( )A.宣传了平等自由的原则 B.否定了君权神授C.否定了

4、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力 D.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利益8、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9、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10、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而启蒙运动强调“理性主义”和

5、“法制”。这从 本质上反映了( )A.人文主义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B.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改造整个封建社会C.封建迷信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D.自然科学的发展进一步动摇了神学世界观1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发展了人文主义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 B C D12、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都( )A.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B.标志着资

6、本主义现代化的形成C.确保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的逐步建立D.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

7、性的用语“社会契约”。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灵持何态度?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 材料一 治

8、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二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路德选集 材料三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

9、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四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归纳材料一的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出现的历史背景?(2)归纳材料二中的观点?简析该观点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在本质目的上有何相似之处。(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

10、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对人性本身的研究,这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项符合题意。 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从题中可以看出不同阶级的理想是不一样的,这体现了理想的阶级性。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在公元前5前4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公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城邦政治生活。于是,智者学派传授人们修辞学、论辩术和从政知识,帮助公民提高文化素质和能言善辩能力。据此推理B项正确。 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 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此题考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

11、景。联系所学史实可知,14世纪以来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故本题选B项。 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他主张君主应掌握强大的权力,建立民族国家,保护资本主义发展,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基础的是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C项错误。 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从材料的内容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A与题意无关;B说法错误;D错误,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C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12、。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人揭露教会的贪腐,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故C项错误;因信称义只是简化了宗教的仪式,并没有动摇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启蒙思想家批判专制王权和教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这些思想否定王权,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导致国王路易十六沦为阶下囚,故C正确; 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 壮大,他们要求改造封建社会.故而提出了“理性主义”和 “法制”原则。故选B项。 1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都是资本

13、主义产生、发展的结果,三场运动都抨击了封建制度,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体现了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故正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并未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故错误 1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态度:怀疑神灵。社会根源: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繁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思想因素:文艺复兴促进人文主义复苏。3.主张: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破坏: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4.人文主义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思想

14、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解析:1.依据材料中“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由此可以看出普罗塔格拉在怀疑神灵;普罗塔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故第二小问可结合所学的智者运动兴起的背景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答案。即: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古希腊奴隶主工商业的繁荣。2.依据材料中“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无论什么人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由此可以看出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否定了教皇的权威;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领导人物,其观点产生的思想因素可结合所学宗教改革兴起的思想背景分析,即: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的复苏。3.依据材料中“在宗教方面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由此可以总结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宗教方面,反对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倡导宗教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第二小问实际考察的是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的影响,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促进人们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