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65158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20年高考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20年高考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20年高考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20年高考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高考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2、鉴赏小说故事情节3、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教学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考纲要求:小说阅读与散文阅读在考纲要求上是一样的。散文与小说的区别: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二、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

2、称为小说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

3、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因此,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三、故事情节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

4、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一)情节概括问答模式1、【常见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4)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常见回答】(1)一句话概括情节式答案主要用概括性的语句表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一般形式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

5、点,做了什么事情。如有必要,可再加上该事情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如:(xx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解题思路:这篇小说情节较为简单,就是标题-董师傅游湖,不过里面还有一个人物-小翠,所以其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董师傅领小翠游湖。参考答案:董师傅领小翠游湖。(2)分点概括情节式如:(xx广东,沃尔夫冈博歇尔特面包)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答: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丈夫撒谎掩饰。妻子替丈夫圆谎。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解析:仔细梳理整个事件,便可发现整个事件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这里不好用一句话来概括主要情节,就可采用针对每个阶段进行概括的方式,认真组织语言,答案即出)(二

6、)、情节作用问答模式情节是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发展的过程。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可抓住小说的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线索,理清小说的矛盾冲突,体会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主题的揭示所起到的作用。1、【常见题型】(1)小说叙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简要分析小说情节的特点(双线交织、悬念、曲折性、合理性等)及作用。(3)作者反复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作者写某一段,对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2、【常见回答】从结构上: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线索,贯穿全文。从内容上:

7、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如:(xx全国课标,11莫泊桑保护人)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6分)答: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三)小说开头作用(1)小说的开头如果是设疑法或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答题角度

8、为: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的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2) 小说的开头如果是写景法,(3) 答题角度为: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四)小说结尾作用(1)小说的结局如果如果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答题角度为: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答题角度为: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小说的结局

9、如果是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答题角度为: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4)小说的结局如果是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答题角度为: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微型小说(我没有病)第19题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通过奇特的情节设置悬念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1)小说开头没有交代“他”的身份,而是写“他”来到办公室安排工作,接待来访的人,怒斥企图行贿

10、的人,接听电话,制造了“他”是不是局长的悬念。小说最后点明“他”不是局长而是病人。(2分)(2)这样设置悬念的好处:使故事扑朔迷离,情节曲折;使主人公这个人物形象更具传奇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四、小结分析情节作用的题目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作答或者扣住情节、人物、主题、环境来作答。1. 设置悬念2. 引出下文3. 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4. 结构照应前文5. 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6. 线索,贯穿全文7. 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8. 内容表现了(或突出了)人物性格9. 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例题精讲】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鞭笋过墙年近古稀的节新篁,住了一个月的医院

11、,在这个下午,回到了古城曲曲巷中的家。在这个祖传的院子里,他最钟情的是那十几棵粗粗细细的竹子。不是普通的竹子,是稀有的斑竹、罗汉竹、方竹,都是他历年从外地购回并栽种、培植的。他此生爱竹、师竹,不可一日无此君。他的名字是已故父亲所赐,姓节名新篁字解箨,长大了才知道典出唐诗人元稹新竹中的句子:“新篁才解箨。”箨是笋壳,竹笋挣脱箨才能成为竹子。老伴华素是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他们在石桌边的石凳上坐下来。节新篁搔了搔满头银发,忽然叹了一口气。“新篁,又有心事了?”“华素,我从大学的历史系毕业,先教书,后调到文史研究馆。没想过发财,也没要过一官半职,写的书、主编的书虽不能说等身,至少可以等臀。”“你活得直

12、而有节,也活得充足、高贵。口碑很好。”“夫人话外有音?”“没有。比如那天深夜,你突发心脏病,偏偏咱们这巷子逼仄,救护车根本开不进来,我只好去敲邻居的门,立刻惊醒了好多家好多人,他们用竹睡椅扎上两根大竹竿变成了抬轿,抬起你就往外走。一到医院,你被送进了急救室。大夫说再晚来十分钟,你就没法救了。”“不是我平日做得好,是他们以德报怨。你不是不知道,我这高傲的秉性,就有过分的地方。左宗棠说:人不可俗,不可不随俗。我就忽略了,真的很愧疚。”两个人沉默下来。在曲曲巷,他们绝不会与人发生什么矛盾,但也绝不会亲如一家。见面点点头,多话不说;劈面相遇,侧身让人先过去;邻居有什么婚丧大事,礼貌地去送个包封,但不会

13、去吃酒宴石凳边斜出一棵罗汉竹,竹根边点缀几朵蓝色的矢车菊。华素欲弯腰把花扯去,节新篁说:“别动!”“你一直不喜欢竹旁有闲花野草。”“这一刻,我觉得它们都很入眼。”节新篁怔怔地看着矢车菊。他六十岁退休时,平日不但学问做得好,而且书法也颇具名声,尤以楷书和隶书为人激赏,过大年了。有几位年长的邻居,上门来请节新篁书写春联,他含笑说:“我正在赶写书稿,时间紧,但我会让各家都贴上春联。”他当然不会动笔写春联,觉得自己的手迹贴在街巷,有些委屈。他去文化用品店买了几十副印刷品的红纸对联,一家一家地去送。曲曲巷里,几乎家家都有院子。一墙相隔的邻居,上门来请节新篁匀一二棵竹子去栽种,他笑着说:“不容易侍弄的,别

14、费那个神了,想看,你只管来看。”邻居并不见怪,开玩笑说:“倘若竹笋过墙来,你应该不会阻拦吧?”他说:“绝不阻拦。不过,院墙的基础下得很深,又是麻石砌的,它怎么过去?”不是节新篁小气,而是他有异秉,觉得这样的好竹子,有几个懂得其妙处?别亵渎了这清玩之物。阳光如金箔,在竹叶间飘飞。节新篁说:“华素,宋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你猜我最喜欢哪一首?”华素笑了,说:“你住院时,我天天守在病床前,你说了许多自省的话,特别是邻人乞竹而不允、鞭笋过墙而不能的事,你说得最多。我猜这首诗应是: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知我者,内人也。鞭笋过墙,情至深而无声,心气相通,

15、根叶相连,为人际和谐的大境界,好得很啊。”华素故意问:“你准备用手扯着鞭笋过墙?”“非也。说到鞭笋过墙,古书中早有妙法。我会先请工匠把院墙下的基脚掘开一个大口,铺上沃土;再在竹林边挖出一道不浅不深的土沟,与基脚的大口相连。然后,在土沟里撒入熬得稀烂的猪骨头和碎肉,再掩上土。竹根也就是鞭笋,会顺着土沟穿墙而去邻家。”“你是想在无声无息中,改善与邻里的关系。”“对。待邻家有了新竹,我再传授引竹之法,鞭笋又去他的邻家。以此类推,不出几年,家家皆有湘妃竹、罗汉竹、方竹了。不知不觉到了黄昏时候。院门忽然叩响了铜环。“节先生、华老师在家吗?”是隔壁邻居的声音。他们齐声答道:“在!”“你们别张罗晚饭了。我们已备好,祝贺节先生康复出院,请你们来吃个便饭。”节新篁大声说:“谢谢!我们马上过来!”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小说主人公节新篁以竹为名,爱竹师竹,甚至不可一日无竹,爱竹一直是他与邻里交往的障碍。B小说将故事情节浓缩在半天时间,借助对话勾连过去与现在,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C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节新篁原本不喜欢竹旁有闲花野草,却又制止老伴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