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3篇与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心得感悟三篇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145564627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3篇与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心得感悟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3篇与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心得感悟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3篇与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心得感悟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3篇与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心得感悟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3篇与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心得感悟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3篇与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心得感悟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3篇与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心得感悟三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3篇与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心得感悟三篇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3篇【篇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勉励广大干部发扬“老西藏精神”。时光无言,精神有声,“老西藏精神”如雪莲般傲然挺立,似江水般翻腾不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雪域高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善弹“五弦琴”,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力量,做好“老西藏精神”的新时代传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弹好“艰苦奋斗琴”,诠释“特别能吃苦”的坚毅。吃苦,是每一名西藏干部的基本功。当年十八军挺进高原,克服高寒缺氧的气候

2、,不怕艰苦落后的条件,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用力量之源开辟入藏通途,用理想之光照亮前进之路,用信仰之力创造美好生活,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不只是他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跟随他们的脚步,扎根雪域高原,为新西藏的建设添砖加瓦。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他们“特别能吃苦”的艰苦奋斗精神融入血脉,勇于在边疆挥洒热血,敢于在高原践履使命,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弹好“爱国主义琴”,撑起“特别能忍耐”的勇气。爱国情怀,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最深邃、最持久的情感,也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1950年初,十八军不畏艰险,进入西藏。他们明知西藏恶劣

3、的生存环境,明知西藏艰苦的生活条件,明知西藏落后的生产状况,仍甘愿舍弃所拥有的、放弃所享受的,奔赴“世界屋脊”,扎根边疆、建设祖国,忠于职守、毫无怨言,他们用勇气和青春诉说爱国主义的情怀。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将这种“特别能忍耐”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植根于内心,走进西藏、奉献高原,行远自迩、踔厉奋发,用饱蘸热血的墨笔,书写新时代西藏建设的新篇章。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弹好“英雄主义琴”,激扬“特别能战斗”的荣光。茫茫高原,世界屋脊,令人神往,又让人畏惧。高海拔、低气温、缺氧,每一样,都让人望而却步。而他们,英勇的十八军将士,无畏艰险,不惧战斗。进藏之初,他们便用英勇顽强的战斗粉碎了分裂势力的

4、图谋。而后的几十年间,他们不断用“不怕苦、不怕死”的“特别能战斗精神”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他们用最真实的行动表述了革命英雄主义的荣光。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将他们“特别能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高擎英雄主义旗帜,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以英雄主义精神激扬人心、凝聚力量。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弹好“民族团结琴”,涵养“特别能团结”的情怀。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早在十八军进藏之初,党中央便意识到民族团结对于西藏的重要意义,郑重交代进藏部队以团结为要,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十八军牢记嘱托、不负众望,用

5、心用情用力与西藏各族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赢得了西藏各族人民的信任,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特别能团结”的情怀。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原则不动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开放的胸怀、包容的心态,相依共济、相扶守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弹好“无私奉献琴”,展现“特别能奉献”的担当。无论是几十年前的十八军,还是后来的一批批援藏干部,亦或是扎根雪域高原的各族干部,都在用他们的血和汗担起建设西藏的艰巨使命。修建川藏公路,建设青藏铁路,他们用勇气与困苦搏击,用壮志与严寒比拼,用坚韧与自然抗争,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孔繁森、祁爱群、慕育军一位又一位英雄

6、在雪域高原谱写可歌可泣的人生篇章。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涵养“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担当,摒弃“在西藏,躺着就是奉献”的思想,不惑于选择,不惧怕挑战,以守护国土的赤胆忠心,以建设家园的满腔热情,托起新时代西藏建设的美好明天。【篇二】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在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中,广大党员干部应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大刀阔斧。“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脉问诊,脱贫攻坚、

7、建设项目、就业帮扶、培养人才等方面都对新时期的干部队伍能力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在努力以人才支撑提高西藏发展质量基础上,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发扬“老西藏精神”,逆流而上乘风破浪,以川藏铁路、大型水电站建设为契机,铆足干劲精准发力,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坚决啃下硬骨头,真正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着力提升西藏民生水平。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智慧运筹帷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作为党员干部,要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敢于主动发声亮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8、促进发展的“领头羊”。同时,要不断学习民族团结模范,持续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从引导自己的结对户、身边的各族群众做民族团结表率做起,逐步形成维护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以“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的韧性狠抓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一草一木、万水千山,推动雪域高原构筑一道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强防线。保护生态,全体党员都要行动起来,“咬定青山不放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思想认识转化为指导生态保护的实际行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群众投入生态保护工作之中,切实发

9、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坚决与破坏生态环境的一切行为作坚决斗争。【篇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抚今追昔,西藏取得的瞩目成就离不开一代代“老西藏”们的艰辛付出;展望未来,无论风云如何变幻,“老西藏精神”都将是助推西藏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的西藏干部要在“吹拉弹唱”中传承好“老西藏精神”,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吹”响“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执着号”。西藏所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这里气温

10、低下、含氧量少、环境恶劣,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老西藏”们听从党中央号召,以祖国建设大局为重,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忠于职守,扎根边疆,以顽强的毅力,在这片广袤的高原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最终改变了西藏贫穷落后的面貌。党员干部干工作、抓落实贵在一颗恒心,不能因任何困难而退缩,不能因一时劳苦而气馁,不能因一次失败而放弃。新时代的西藏干部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不抓出成果不松手”的决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声音喊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西藏特色的振兴之路。“拉”紧“甘为人梯、俯首为牛”的“奉献弦”。雪域高原从来不缺奉献者。从修筑进藏公路倒下的烈士

11、,到因公殉职的张贵荣将军,再到“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雪域高原好军医”李素芝他们与千千万万个建设西藏的党员干部一道,在“老西藏精神”引领下,无私奉献、艰苦创业,让西藏旧貌换新颜。党和人民的事业任何时候都需要奉献精神。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特质。西藏干部一定要发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老黄牛精神”,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像孔繁森等优秀共产党员一样,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作贡献,真正在西藏改革、发展和稳定中起榜样和表率作用,把每一项工作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弹”奏“攻坚克难、舍我其谁”的“担当曲”。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西藏,交通落后、信

12、息闭塞、生活艰苦,十八军进藏后,积极响应军委“向荒野进军、向土地要粮、向沙滩要菜”的号召,立足高原,在拉萨河畔的荆棘林中、沙石滩上开荒种地,全心全意为藏族同胞办好事、做好事、解难事,得到群众认可。西藏的环境和条件十分恶劣,不少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负担重、压力大,需要有比一般人更强更高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境界。当前,我们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西藏篇章,担当作为尤其重要。西藏干部更要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履行好治边稳藏的光荣使命,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苦干实干,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唱”好“勇敢拼搏、积极进取

13、”的“奋斗戏”。西藏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大家有目共睹,但“老西藏精神”却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扎根雪域高原,矢志奋斗,他们深入农村基层、牧区学校,送医疗、送教育、送技术、送经验,竭力改变西藏贫穷落后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西藏干部要永葆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要有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情怀,沿着“老西藏”们敢想、敢拼、敢干的正确道路前进,继续发扬无私无我的奋斗精神、激发昂扬向上的拼搏劲头、保持重若泰山的责任坚守,对标党中央的重托、对标人民的期盼、对标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矢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

14、奋斗。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心得感悟三篇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心得感悟三篇【篇一】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中国东北强化殖民统治体系,在思想统治方面,推出一项所谓“惟神之道”的侵略策略,将日本的“天照大神”强加给东北人民。日本不仅要求伪满皇帝带头供奉、定期祭拜天照大神和日伪亡灵,而且还强迫伪满的机关、团体、军队、学校等单位都要修建“神社”,强制性地逼迫东北人民承认天照大神的“救世主”地位,每逢遇到日本、伪满的节日、祭日,都要求人们按时祭拜,做到“日满一德一心、不可分割”。“惟神之道”是日本奴化教育的手段之一,相比在日战区驯服奴化学生的“中坚国民”“学生本分”“报恩感谢”,美化傀儡政权的“

15、皇帝即位”,宣扬“民族协和”“日满亲善”等奴化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其危害更甚。勿忘国耻才能开拓未来。在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到来之际,对日本侵华每一段历史的重温,都激励我们以史为鉴、奋发向上,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切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时刻保持警惕,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与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的宣扬传播。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人家漂洋过海来到这里,苦口婆心给你传播某种价值观,一定是带着利益算计而来。”近年来,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普世价值的口号,披着所谓“学术价值”“历史真相”的外衣来否定历史成就和历史价值,通过思想文化的否定扭曲人的灵魂

16、和信仰,进而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古语云: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只有敬畏历史,尊重历史,坚定正确价值观,才不会让我们的梦想变形。对于社会上、网络上种种否定崇高、消解革命,肆意肢解、歪曲历史,混淆视听、迷惑大众的光怪陆离的奇谈怪论,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旗帜鲜明加以抵制。除了思想上警惕之外,还是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善于从大局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争做“战士”,不做“绅士”,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高声“断喝”、高频发声,斗争到底、除恶务尽。坚定“四个自信”,以高度认同为精神支撑,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向着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惟神之道”的侵略策略,警示我们要时刻保持中华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当前,国外某些势力企图通过和平演变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或是想要割裂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血肉联系的企图,更是警示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