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调查国内外护理_工作量现状及进展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564334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数据调查国内外护理_工作量现状及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数据调查国内外护理_工作量现状及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数据调查国内外护理_工作量现状及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数据调查国内外护理_工作量现状及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数据调查国内外护理_工作量现状及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数据调查国内外护理_工作量现状及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调查国内外护理_工作量现状及进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大数据调查国外护理工作量研究现状及进展伟1摘要:目的 大数据的测量有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预测,减少费用成本,为科学分配护士和有效控制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1.国外评估工具主要归为两大类:(1)是以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干预的程度来反映护理工作量主要包括ICNSS(the intensive critical nursing score system)量表等;(2是依据护理活动容来测量护理工作量14主要包括了GRASP (Grace Reynolds Application and Study of Peto)量表等。2.国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1)计数法就是记录护理操作的数量(人次)。(2

2、)工时测定法:是国医院最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采用工时测量法进行护理工作量测算,首先要界定护理工作项目,通过自我记录法或观察员法,测算护理工作项目所耗费的时间,再应用公式计算护理工作量、护理人力配备的理想值。结果 通过文献回顾,国学者从各种角度运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对护理工作量进行了探讨,研究中引进了大量国外测量护理工作量的量表。许多护理管理者和研究者通过工时测定法测量护理工作量并以此计算理想床护比。不同研究结果汇总显示,三级综合医院的理想床护比平均约为1:0.450.73,二级综合医院理想床护比平均约为1:0.360.77,一级医院理想床护比平均约为1:0.320.46,专科医院理想床护比约为1:

3、0.400.85。结论 工作量的计算仍是人力配置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是实现有效护理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的可靠保障。关键词:大数据、护理工作量;研究现状1 护理工作量的概念护理工作量(Nursing workload)是衡量护理人员工作的劳动强度、确定临床护理人员配置的重要依据5。文献中对于护理工作量的表述不尽相同。Caplan 等6将其定义为“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的护理工作总量”。Arthur7将护理工作量描述为“护理工作的量和水平”。因常将护理时间作为其量化指标,目前人们倾向于使用Mersey Regional Health Authority 对护理工作量的定义,即“在

4、特定时间段必须进行的所有工作所需要的护理时间总量”8。但我国学者薇9认为该概念没有体现出护士技术构成和服务质量等对护理时间的影响。任小英等10将护理工作量分为直接护理工作量、间接护理工作量和非护理工作量。爱尔兰学者Morris11也指出,护理工作量定义应参照CIN对护理工作的定义,重点在于其围应足以包括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即包括直接护理、间接护理和非病人护理的相关护理活动三部分容。护理工作量指护理人员在一定时间完成的工作任务,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产出指标之一,是进行护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因素12。对护理工作量进行界定时,应充分考虑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综合反映护理产出,护理工作量不等于护理工作时间,

5、在测量护理工作量时不能单纯地统计护理时间的总量,还应该考虑劳动强度、人力优化配置等相关概念,才能为量化绩效考核提供合理依据。1作者简介:伟(1982-),女,省新沂市人民医院神经科,邮编:221400,E-mail:164915319qq.2 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方法2.1国外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现代护理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女士使用描述性的方法来安排大病房中的病人4。护士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将需要加强观察的病情较重的病人安排在离护士办公室较近的地方而将不需要护士更多照顾的病人安排在大病房的末端13。Arthur等7总结了北美和欧洲目前使用的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直觉方法、咨询方法、人力常模、人力公

6、式、护理措施、病人依赖。也有学者将测量护理工作量的方法总结为以依赖为主、以工作任务为主、以护理计划为主、以病房为主的四种。此外,国外也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用于ICU护理工作量评价的工具。所有这些评估工具主要归为两大类:一是以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干预的程度来反映护理工作量;二是依据护理活动容来测量护理工作量14。以治疗干预程度来描述护理工作量的工具主要包括ICNSS(the intensive critical nursing score system)量表,原始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TISS),TISS76评分系统,TISS

7、28评分系统,以及在TISS28基础上发展来的NEMS量表等。依据护理活动容评估测量护理工作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了GRASP (Grace Reynolds Application and Study of Peto)量表,OMEGA 评分系统,TOSS (Time Oriented Score System )量表,护理活动评估表(Nursing Activity Score,NAS)等。上述研究工具是由不同国家的不同医院以大量的临床研究为基础,根据自己的特点及需要发展了适合自身的工作量评估方法,它们之间虽存在差异性,均为ICU 病房测量护理工作量提供了方法,为进一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

8、依据。2.2国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目前,国常用的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计数法和工时测定法。2.2.1计数法计数法就是记录护理操作的数量(人次),由各病房护士记录护理操作数量,交由护理部汇总15,16。由于每项护理操作的难易程度不一样,护士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时间不同,如果仅以频次计护理工作量,不能真正反映护理工作劳动量。所以,计数法统计护理工作量虽然简单,但所得数据的可信度差。此种简单的计数法在门诊输液室应用较为合适,也可以起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作用,但不适合病房护理工作量的统计,因为病房护理工作琐碎,无法用简单的计数法进行量化16。2.2.2工时测定法护理工时测定统计病区护理工作量是我国大陆地

9、区第一种系统测定护理工作量的方法,也是目前国医院最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其他方法代替5,16,17,18。采用工时测量法进行护理工作量测算,首先要界定护理工作项目,通过自我记录法或观察员法测算护理工作项目所耗费的时间,再应用公式计算护理工作量、护理人力配备的理想值。但工时测定法也有其不足之处:计算工作量耗时耗人力,而且由于测量时需考虑不同病因、不同班次、不同病种及不同工作强度、技术含量、风险等因素,测定的工时一段时间后需要重新测量19。护理工时测定以护理人员为中心,按照护理人员的工作轨迹来测定护理工作量5。只测定了目前护理人员所完成的工作,而对病人实际存在的需要未予以重视,即关注

10、于护士给病人做什么而不是基于病人应该得到什么。如果按此方法决定护理人员的数量配置,护理人员将处于满负荷体力劳动状态,并且病人的需要也得不到完全的满足5,4。护理工时测定只对部分人员的护理操作项目进行测算。如果完全采用平均工时计算病房护理工作量,推算病房护理人员数量,则可能与实际需要数量有出入10。单纯的测量护理工作项目的时间,并没有考虑因为不同护理工作项目的难度差异导致的操作时负荷强度的不同。3 护理工作量测量的研究现状3.1国外护理工作量测量现状及研究进展国外对护理工作量测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护理国工作量测量工具的发展及应用、护理工作量对病人安全及护理人员的影响、护理工作量的测算等方面。3.1

11、.1护理工作量测算OBrien等20认为,护理工作量的测量必须区分护理工作与非护理工作,护理工作相当于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非护理工作也是由护士执行的,如病区组织管理、护生教育等。Williams等21采用工作样本法对护理活动进行量性分析,测得直接护理4060项,间接护理2218项,病区相关活动874项,个人活动1713项。Pamela等22运用护理干预分类系统(Nursing Intervention Classification,NIC)测量护理工作量,并指出NIC系统是一个全面规护理术语使用的系统,将临床护理工作系地统分类。NIC系统所提供的专业性术语,可为临床有效地进行护理工作量测量提供

12、基础。Henney23、Procter24等学者采用Delphi法对护理工作量的测定进行了相关研究。3.1.2护理工作量测量工具的发展及应用Turner等25发展形成用于康复护理工作量测量的工具Northwick Park依赖评分(NPDS)。NPDS是仅有的一个专门设计用于衡量神经病护理场景中护理依赖工具,为一个简单的顺序性量表,由16项反映个人护理活动(基本护理需求)的条目和七项反应特殊护理需求(Special Nursing Needs,SNN)的项目构成25,26,量表部一致性为0.730.92,BCN部分与Barthel指数相关系数为-0.9125。Miranda等27采用工作样本法

13、从22个ICU中抽取903位患者对TISS-28评分系统进行验证,将TISS-28与TISS-76进行比较。结果显示,TISS-28的平均得分高于TISS-76。Perroca28、Yamase29、Pamela等30采用Delphi法分别对新版病人分类系统护理工作量测量工具的发展和容效度、ICU护理工作量的测量工具综合评分系统以及护理干预分类系统(NIC)是否可以有效测量护理工作量进行了研究。此外,国外学者还发展了VNA-LA/USC家庭保健患者分类系统、家庭护理分类索引、社区保健强度评定表(CHIRS)、Easley-Storfiell案例/工作量分析工具(CL/WLA)等专门用于社区护理

14、工作量测量的工具,并得到广泛的应用。3.1.3护理工作量对病人安全及护理人员的影响研究显示,高护理工作量与患者护理不理想31,32以及病人满意度低相关33。Giakoumidakis等34针对护理工作量对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护理工作量可以显著增加心脏外科ICU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患者死亡率。此外,高护理工作量作为关键的工作压力源存在于在各种护理情境中,比如ICU35-37。繁重的护理工作量可以导致护士负性情绪38和职业倦怠39。另有研究发现,护理工作量是形成护理差错的因素之一40。3.2国护理工作量测量现状及研究进展近年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迅速,

15、科学、合理、有效地测定护理工作量越来越受到护理界的关注。3.2.1工时测定法测量护理工作量大陆地区许多护理管理者和研究者通过工时测定法测量护理工作量并以此计算理想床护比。不同研究结果汇总显示,三级综合医院的理想床护比平均约为1:0.450.73,二级综合医院理想床护比平均约为1:0.360.77,一级医院理想床护比平均约为1:0.320.46,专科医院理想床护比约为1:0.400.85。任小英等10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量统计表对大型综合性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各项操作所需劳动时数进行调查和测定,对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编制。缪卓慧等42用工时测定法对CCU各病种住院13d及各班次的护理工作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CCU个病种的护理工时随住院日的增加而减少,同病种白班的护理工时高于中班、晚班。工时测定法测量统计病区护理工作量已经成为目前国最常用的方法。护理工作不是简单的所有工作的综合,通过简单罗列护理项目来测量护理工作量不能够完全体现护理工作的涵。3.2.2以等级护理计算护理时数我国按病情严重程度将病人划分为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四个护理级别。黎明等43选择发生频率高的护理项目直接护理32项、间接护理28项,把每项操作所需时数分别套人等级护理容的相应项目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