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564153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辽实验中学2018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有学者指出:国君时常通过纳妾来显示自己的实力与财富,于是就有了同父异母的许多个儿子。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

2、诸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D抨击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3.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A.监察制度 B封邦建国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4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石刻一方,上有记文曰:“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石刻最早应出自 A西周 B秦代 C汉代 D元代5温家宝总理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以史为鉴,下列制度能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影

3、响深远的是A. 皇帝制度 B. 刺史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度6宋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物质基础的是A.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 B. 削夺朝中大将兵权 C. 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 D. 实行统兵与调兵权的分离7.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奉旨笔录,上传下达8.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秦朝的朝议制

4、度()A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B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C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D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9.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10.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

5、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11.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12.“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A君主专制存在

6、诸多弊病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13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指A妇女 B外邦人 C奴隶 D成年男性公民 14“辉煌属于希腊!”,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辉煌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A民主政治的繁荣和公民地位提高B公民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C希腊人对知识的渴求、探究和思考 D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的影响15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

7、说明A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B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C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D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6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揭晓后,支持“留欧”的卡梅伦宣布辞去首相职务。依据英国的政治体制,卡梅伦内阁成员A全体辞职B由女王决定去留C继续履职D由议会裁定去留17. “有衡”对于政治文明来说,犹如人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体现了地域平衡机制的是A国会议员名额分配制 B三权分立制 C国会两院制 D联邦制18世纪的清教徒移民将当时英国都铎王朝(1485160

8、3年)的制度带到北美殖民地,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权重,依赖民兵,行政与立法和司法职能的混合,国王和议会的互相制衡,代议制,政府和社会结合的观念等等。故有人说:“今日美国政治制度的独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古老。”这说明美国政治制度A.有一定的封建制度残余B.借鉴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成果C.借鉴了都铎王朝制度的框架D.是最稳定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19“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的诞生”。这主要表明1787年宪法A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的诞生B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巩固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C建立了有别于英国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D正式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20近代历史

9、上,英国和德国实行了风格迥异的君主立宪制,两者一致之处是A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 B君主都是国家元首C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21下列两位人物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在任期内他们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的是A参议院 B众议院 C联邦法院 D内阁22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B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C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向制约的关系D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23下图是法国大革命前至18

10、75年的法国政体变化示意图。假定起点a为君主制,b为共和制,那么c、e应为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帝制2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力大,议会权力小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25下图揭示了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是A发展历程曲折B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C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D德国的民主制度深受专制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分子干扰26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

11、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英斗争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D孙中山领导的27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典型的两大农民运动,那么,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点最突出地表现在 A群众基础 B救国主张C革命矛头 D革命方式28“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如复兹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材料应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改订条约D辛丑条约29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

12、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B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C天津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30.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资政新篇是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最早的方案 B.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C.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得以实现 D.是洪秀全提出来的31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13、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3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的口号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群众迷信鬼神 B清政府腐败 ,激起人民反抗 C清政府已变成帝国主义的朝廷 D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激化3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这些规定A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B实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D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34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35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