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九一八918事变89周年勿忘国耻PPT

上传人:文****6 文档编号:145563980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6.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九一八918事变89周年勿忘国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纪念九一八918事变89周年勿忘国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纪念九一八918事变89周年勿忘国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纪念九一八918事变89周年勿忘国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纪念九一八918事变89周年勿忘国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念九一八918事变89周年勿忘国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九一八918事变89周年勿忘国耻PPT(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勿忘国耻,九一八纪念,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2、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前言,目录,事件背景,第一章,时代背景,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东北地区的步伐;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背景,皇姑屯事件,192年12月29日凌晨,张学良等冲破日本帝国主义的阻挠,联名通电全国称:“仰承先大元帅遗志,力谋统一,贯彻和。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

3、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是日起,东三省一律改悬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是为东北易帜。至此,北洋军阀在的统治历史宣告结束。国民党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日军与东北军阀张作霖曾有合作关系,但渐渐的,日本开始将张作霖视为障碍。192年6月,日本关东军发起皇姑屯事件,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日本希望借此事件造成东北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借机占领东北。,背景,皇姑屯事件,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并开始在南满洲铁路附建设新的铁路设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导致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感到危机感的关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张学良并不愿意妥协。因此日军石原莞尔、板垣

4、征四郎等人决定发动战争来夺得主导权。,皇姑屯事件,张学良不合作,张作霖重伤,东北易帜,中东路事件,讨论中东路等有关问题,1929年6月15日至20日,辽、吉、黑、热四省及哈尔滨特区军政大员齐集沈阳,参加张作霖逝世一周年纪念会,并讨论中东路等有关问题。7月7日,张学良赴北与蒋介石晤谈;,中东路事件,7月7日,张学良赴北与蒋介石晤谈;10日,南京政府外长王正廷亦被召至北;同日,张学良贸然派军占领“中东路”,并将苏联的商船贸易公司、国家贸易公司等驻华机构同时查封,搜查苏联职员,逮捕200余人,此为“中东路事件”。,中东路事件,中东路事件-7月13日,7月13日,苏联政府照会政府表示强烈抗议,并限期答

5、复举行和谈的建议;7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复照苏联外交部;苏方认为不能满意,,中东路事件-7月17日,于7月17日向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断绝外交关系;7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就中苏绝交问题发表对外宣言;7月20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苏联事发表告全国将士电和告东北将士书;7月23日,国民政府关闭驻苏使馆。至此,中苏邦交完全断绝。苏联在的权益暂时委托德国代办负责。,国共对峙,国共对峙,1931年7月,蒋介石再次集中包括部分嫡系在内的30万军队,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进剿初期,国军进展顺利;月上旬,红军抓住战机,接连在莲塘、良村和黄陂重创上官云相第47师和郝梦龄第54师,一度取得主动

6、地位,但旋即红军主力即于1931年月16日陷入国军重围;随后因国民党内部宁粤冲突,国军围剿部队被迫做战略收缩;红军抓住时机,于1931年9月7日15日间,重创蒋鼎文第9师、韩德勤第52师于白石、张家背一带。第三次围剿,国军基本上能控制战场局面,虽有损失,也不足以影响全局。而红军在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下,却显得极为被动,甚至接连受到挫折。,国内混战,江淮水灾,国民党政府的外交,东北地方当局和国民政府依据蒋介石的对日消极态度错误地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蒋本人在事变当天并不知情,因此张学良对失土丧师应负一定的责任。据顾维钧回忆录425(也有43页)页记载:“委员长原已发现他的处境非常困难,早在沈阳

7、事件之前的夏天,他就在庐山a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当时提出的提别是少帅在东北的集团提出的对日采取强硬态度,和直接抵抗日本的侵略政策等要求,委员长是个现实主义的政治家,他觉得必须对日谈判。”,万宝山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当即指派宋子文与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秘密商议。随后,他又抽调具有对日工作经验的驻日内瓦国际联盟代表蒋作宾出任驻日公使,想要以外交途径来消弭东北的危机。,国民党政府的外交,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在关内还有十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张学良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自发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1931年9月19日上午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

8、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军队或宣布“独立”,或继续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大部分地区。虽有一部分东北军加入了风起云涌的抗日义勇军,但东北寒冷的气候和稀少的村落,抵抗运动很难取得明显效果。,事件经过,第二章,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各队,此事件由称“九一八事变

9、”。由于当时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爆炸同时,呆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战争开始,1931年9月1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战争结果,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社会,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历史争议,第三章,历史影响,第四章,后世纪念,第五章,

10、1991年9月1日,政府在沈阳开放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1997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写下“以和为贵”,成为进入该馆的第一个在位日本首相。,除了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在辽宁辽阳市的白塔公园内,还有一座九一八事变策划地纪念馆,当时被称作白塔会馆。事变前一日,本庄繁与关东军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关东军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在火车站前白塔旅馆召开了事变前密谋会议。,勿忘国耻,九一八纪念,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1927年,日本的“东方会议”上,田中内阁在对华政策纲领中声称东北:“与(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田中义一在田中奏折中公然宣称:“欲征服,必先征

11、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原因一:是日本“大陆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日本侵华的原因,一、九一八事变,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7年,在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中,划福建省为它的势力范围。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后,又继俄国租借我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等。第一次大战期间,日本借对德宣战,出兵我国山东,完全取代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位。1915年与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自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的侵略活动:,促使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初加紧发动对侵略的因素又是什么呢?,原因二、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19291933年,

12、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席卷日本,对日本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工农业急剧衰退,阶级矛盾尖锐,为转嫁经济危机,日本统治集团发动了对的战争。,“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经过结果,阅读资料,思考:阅读资料,思考:,(1)当日军不断制造事端,挑衅军队时,国民党政府正忙于何事?(2)面对日军的挑衅,国民党政府是如何应对的?,资料:1931年7月至9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并亲赴南昌督战。七八月间,他连续致电张学良,训令地方当局压制人民对日本挑衅的反抗。中村事件发生后,他在8月16日的电报中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

13、党南京政府竟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国民党的态度: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A、试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角度,分析日本为什么要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B

14、、想一想,失去东北会给造成怎样的危害?,B、失去东北三省将助长日本侵略的嚣张气焰,并使华北失去屏障,加速日本侵华进程。,A、东北离日本、朝鲜最,且此时日本已占据了朝鲜,东北是的大门,占领东北后,方便日本侵略。东北三省资源丰富,适合做侵略的战略基地。另一方面,当时国民政府忙于在南方剿共,无暇顾及东北。,1931年11月马占山率部抵抗日军,揭开了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序幕。1932年义勇军发展到40多万,活动范围达到102县。,马占山,东北人民组织东北抗日义勇军,一.二八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支援配合其对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自导自演在上海挑衅引发的冲突,时间长达

15、一个多月。日本海军陆战队在1932年1月28日夜对上海当地驻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十九路军随即起而应战。,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抗击日军,“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成为抗日战争的起点,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我有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华北告急,占领东北后,日本

16、又将侵略魔掌伸向了华北,策划了“华北独立”,华北事变华北事变,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的爆发,背景:华北危机日益严重时间:1935年12月9日地点:北口号:“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意义: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三、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目的:,逼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最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放蒋?放蒋?,杀蒋?杀蒋?,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该“杀蒋”?还是“放蒋”?,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如果处死蒋介石,就可能陷于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