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563762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巴-萨缪尔森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摘 要:本文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国情,在对标准的巴萨缪尔森模型拓展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实际汇率的比较选择,运用我国与美国的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偏离主要原因为:中美两国经济结构的不同;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区别;中国工资上涨幅度低于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涨幅,而美国工资涨幅大于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巴-萨缪尔森假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购买力平价 巴-萨缪尔森假说 实际汇率 Currency PPP Balas

2、sa - Samuelson Hypothesis The real exchange rate一、问题的提出实际汇率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关键变量,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实质性影响。目前对长期实际汇率的变动有两种理论解释。其一为购买力平价理论(PPP),在PPP成立的前提下实际汇率应是一个常数,然而这一命题幷没有得到经验研究的广泛支持。另一理论为巴-萨缪尔森假说(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此理论解释了实际汇率的永久性变动。这一假说认为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之间劳动生产力之差将导致实际汇率变动,强调了生产力增长在实际汇率决定中

3、的作用。2、 文献回顾(一)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和实际汇率 自卡塞尔(1918年)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以来,购买力平价一直是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热点和核心问题。由于绝对购买力平价必须以一价定律成立为基础,本文主要从相对购买力平价角度进行研究。 相对购买力平价可分为一般和扩展两种形式。相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可表达为: Erp = E0(I / I*), (1) 这里,E0为基期汇率,I 和I*为本国和外国的价格指数,一般以消费者物价指数或GDP缩减指数表示,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扩展形式为: Erep = E0 = E0(I / I*)1+n*(I*N/ IT * -1 ) / 1+n(IN/ IT

4、 -1 ), (2) 这里,n和n* 分别为本国和外国物价指数中可贸易品的权重,IN和I*N,IT和IT *分别为本国和外国不可贸易品和贸易品的物价指数。 参见泰米姆贝佑米等,1996扩展形式实际上是根据可贸易平价对一般形式的修正,表明汇率的长期变化从逻辑上讲可能是各国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构成国和国外价格指数的权重的变化、国和国外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各国国相对价格、价格指数权重以及各国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例如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或工资率的变化、总需求结构的变化等。 因为名义汇率的变化会造成贸易商品价格的调整,进而引起不可贸易商品相对

5、价格的变化。因此,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年度变化,可能是由于名义汇率的变化,以及需求结构或劳动生产率及其他供给因素长期趋势的变化造成的。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本控制相对较严的经济体的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年度变化可能比较小。根据实际汇率的公式, Ert = Et(I* / I ) (3) 可得扩展形式的实际汇率为, Erte = Et(I*T / IT )(1-n*)+n*(I*N/ IT * ) / (1-n)+n(IN/ IT ) (4) 这里,Et为当期名义汇率。一般而言,若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实际汇率不变。若相对购买力平价低于(高于)名义汇率,则实际汇率贬值(升

6、值) 参见俞乔,2000年。(二)巴-萨缪尔森假说(BSH)对于汇率长期趋势系统性地偏离购买力平价值的趋势,巴(1964年)和萨缪尔森(1964年)试图以劳动生产率差异来解释 哈罗德(Harrod,1939年)曾论述过巴拉萨和萨缪尔森的一些论证,而对此最早的论证可追溯到1821年的李嘉图(Ricardo,1951年), 试图从经济结构差异解释实际汇率偏离的被称作”结构学派”。巴萨缪尔森假说认为:随着实际收入的增长,可贸易部门劳动生率的提高快于不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每个国家存在竞争压力,即两个部门能类似的工人工资水平必须大致相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贸易部门较快的劳动生产率增长

7、提高了不可贸易部门的相对成本,因而提高了不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在各个国家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不可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提高就造成了总物价水平的提高,如果一国总物价水平提高快于贸易国(即一国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相对不可贸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大于贸易国),于是实际汇率升值,但这并不影响可贸易品的竞争力。BSH基础模型是由Balassa于1964年提出的。他假定存在两国经济、两种商品、一种稀缺品(劳动力)和固定投入系数技术。基本容可概括为以下模型(Asea,1994)。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劳动力(L)可在国市场自由流动、资本(K)在国国际均可自由流动;贸易品(T)价格由国际市场决定,

8、而非贸易品(N)价格在国市场决定;充分就业,即L=LT+LN,其中LT是贸易部门的劳动力,LN是非贸易部门的劳动力;生产投入为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资本投入(KT,KN)和劳动力投入(LT,LN)。每一部门的生产技术用下面的线性齐次生产函数表示: YT=TKLTLTf(kT) (1-1) YN=NKLNLNf(kN) (1-2)其中YT和YN分别代表国贸易和非贸易部门产出;幷且,kTKT/LT,kNKN/LN;T和N是随机生产力参数同时世界利率i给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i等于每一部门资本边际产品价值: i=TTk (1-3) i=sNNk (1-4)其中s=PN/PT是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即实际汇

9、率)。(1-3)式确定出贸易部门的资本劳动比(kT)。在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下由厂商利润最大化(Y-wL-ik)可求出要素(L)需求函数,在给定i的条件下可得出贸易品部门的工资率为:w=T(1-T)k (1-5)从(1-3)中解出kT代入(1-5)可得工资率决定公式:w =T(1-T)(TT/i) (1-6)由此得到BSH的第一个核心命题。公式(1-6)表明,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中,工资(w)完全由贸易品部门决定。由(1-4)得到非贸易部门的资本劳动比:kN=(sNN/i) (1-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非贸易部门的收入应与贸易部门的一致,即有以下等式:sNf(kN)=ikN+w (1-8)结合(1-

10、2)、(1-7)可得实际汇率变动公式:以上公式代表了BSH的经典命题:实际汇率的变化(=ds/s)由非贸易部门与贸易部门的生产力差异决定。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国家的贸易部门生产力的增长往往高于非贸易部门,因此根据这一假设,这些国家的实际汇率应是上升的。(三)经验检验国外对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的关系进行了多项经验研究。BSH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来自Marston(1987)对1973-1983年日元与美元升值的研究。他计算OECD国家贸易与非贸易生产力差距,并将经济分解为10个部门。运用部门就业数据,他计算了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力差异,发现这些变量构成了日元对美元长期升值趋势的强有力解释。

11、但其他一些研究结果却有分歧。如日本学者伊藤等人(Ito,1997)利用APEC国家的数据检验了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关系。该研究将机器制造业作为代表性的贸易产品(相对于全部出口价值的比率),检验各国生产率不同所导致的相对价格的变化。该研究发现对日本的检验支持BSH;对国、中国、和新加坡的检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BSH,和新加坡由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货币只有稍微升值;对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检验表明BSH不能解释实际汇率行为,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没有经历货币升值。在分析中国经历经济高速增长而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却没有升值时,该研究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只是把人民

12、币作为“局外人”,原因是中国处于经济体制变更时期,巴萨效应不适用于那些原本是计划经济的国家。另外,有些研究显示实际汇率与生产力差异之间幷无显着的关系(如Drine,2003)。三、本文研究框架实际汇率是两国商品与服务之间的相对价格,名义汇率为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国较普遍运用的实际汇率计算公式为:q=ep*/p其中q为实际汇率,e为名义汇率(单位外币兑换本币),p*和p分别为外国和本国的物价指数。实际中一般选用CPI或GDP平减指数。在使用这一指标进行计算时,涉及到汇率基期和物价指标基期的选择问题。表1和图1为计算的1994-2002人民币实际汇率。表1 人民币实际汇率年份199419951

13、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q8.61877.34476.94796.89597.05347.31007.53797.71397.8965资料来源:根据IMF,International Finance Statistic数据计算。物价指数采用CPI,1994年为基期(CPI=100)图1 人民币实际汇率也有一些研究者将实际汇率定义为本国可贸易产品与非贸易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q=pt/pnpt与pn分别为本国可贸易产品和非贸易产品的价格指数。这种定义的一个明显优点是,它可以很好地反映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变化:q上升,表明贸易品价格相对非贸易品上升,将促使国资源流向贸易品部门,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将改善,反之则恶化。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时往往使用这种定义。但是这种实际汇率在现实中很难测算,在实证研究中,通常以国消费价格指数(p)代表非贸易产品价格指数,而以本币表示的外国消费价格指数(ep)代表可贸易产品价格指数。前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实际汇率仍然是一种双边汇率,双边汇率最明显的缺点是不能准确描述一国货币币值是升还是降,为了科学衡量一国货币相对于其它货币汇率的平均变化,引入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这一指标更具科学性(晓朴,2000)。第i个国家实际有效汇率的计算公式是:REERi = 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