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563232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到:“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莫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父系家长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度2、2011年8月29日,台湾工党主席、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理事长郑昭明一行到福建省大田县桃源镇郑成功宗祠郑氏荥阳祠祭祖。郑昭明的

2、郑氏荥阳祠祭祖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君主立宪制3、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嫡长子与庶子享有同等继承权C、嫡长子分封庶子 D、嫡长子不能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4、中国最古老的飞天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终于在2007年变为现实。嫦娥本为恒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恒,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这件事情反映出(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皇帝权利受到了侵犯 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

3、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 )A王位世袭制确立B分封制确立C宗法制形成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6、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7、秦始皇统治时期大权总揽,皇权至高无上、不可触动。图一反映了皇帝在哪方面的权力?( )A.政治领导 B.经济支配C.军事指挥 D.宗教管理8、某同学在历史课上描述了这样一种

4、官职:“直到封建社会晚期才出现,品级不高,但是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决断”据此,你可以判断出该官职是( )A.节度使 B.内阁大臣 C.大学士 D.军机大臣9、按照正常的程序,唐代诏令从颁布到实施应先后经过(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10、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封邦建国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11、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

5、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C内阁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妻 妾一般称谓妻 (正室)A.三哥(20岁,弱智) 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聪慧)妾二(侧室)D.二哥(22岁,残疾)1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 A、三哥(20岁)B、四哥(14岁)C、大哥(25岁) C、二哥(22岁)13、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

6、,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齐郡无权任免烟台的县令 D,烟台是齐郡的封地14、皇权与相权矛盾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15、“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 ) A汉高祖 B唐高祖 C宋高宗 D明太祖16、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已,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朝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 )A、焚书坑儒 B、北击匈奴 C、推行郡县制 D、修筑长城17、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

7、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8、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 政治上四分五裂 B.出现了造纸厂 C.地方实行郡县制 D.产生了邮递业19、下图(图三)三个画面再现了不同时期皇帝和宰相商讨国事的不同情景。这反映了( )A.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B.皇权的不断加强和相权不断削弱C.服饰和礼仪是个时代经济的具体体现 D.明朝废宰相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20、荀子儒效

8、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料说明( )A.西周盛行分封制 B.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C.荀子是儒家代表 D.分封制有利于西周扩大疆域二、非选择题(共3个题目,共40分)21、(10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 ,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

9、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6分)22、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

10、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材料二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请回答:(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6分)(3) 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6分)23、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习知识回答问题(18分)图一 图二图三图四请回答:(1)图一、图二反映的当时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2)出现图二到图三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太祖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怎样的改革?(5分)(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哪位皇帝时期?它的设立对加强君主权力有什么影响?(6分)(4)综合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