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A佳教育大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563052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45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A佳教育大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湖南省A佳教育大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湖南省A佳教育大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湖南省A佳教育大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湖南省A佳教育大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A佳教育大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A佳教育大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9 页 期中语文试卷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 1. 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搠倒(shu) 怂恿(sng) 岑寂(cn) 锱铢必较(z zh) B. 下乘(chng) 付梓(z) 寒砧(zhn) 得鱼忘荃(qun) C. 门栓(shun) 赝品(yn) 毗邻(p) 欢渡春节 D. 窠臼(k ji) 阈值(y) 接榫(sn) 食不果腹 【答案】D 【解析】A“怂恿”中的“怂”应读作“sng”; B“得鱼忘荃”中的“荃”应改作“筌”; C“欢渡春节”中的“渡”应改作“度”; D正确。 故选

2、:D。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 合平时所积累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字音易读错的情况: (1)形声字的误读,如“酵母”的“酵”读“jio”不读“xio”,“恪守”的恪读 “k”不读“g”,“缕”读“l”而不读“lu”,“咯血”的“咯”读“k”,不读 “k”等。 (2)形近字的误读,如“饮鸩止渴”的“鸩”与“鸠占鹊巢”的“鸠”,前者读 “zhn”,后者读“ji”,两者容易混淆。 二、其他(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0 分) 第 2 页,共 29 页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莫言

3、 ,他将作品中描绘的乡土风情与灵动的想象力相结合, ():“站在高密的土地上,我能敏锐地捕捉时代进步的足印,听见时间前进 的声音。” 没有踌躇满志的神情,没有 的排场,莫言的脸上始终带着 的淡然。这平静甚至让 人一瞬间忘记了他的光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从 1985 年白狗秋千架开始, 在“高密东北乡”的大旗被莫言高高举起后,使 得他如同草养英雄现世,表现了自己的文学王国,最终成为第一位 诺贝尔文学奖 的中国作家,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瞩目的舞台中央。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 A笔耕不辍前呼后拥宠辱不惊问鼎 B挥毫泼墨前呼后拥泰然自若问鼎 C笔耕不辍蜂拥而至

4、宠辱不惊蝉联 D挥毫泼墨蜂拥而至泰然自若蝉联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当代小说一个新的审美时期被开启,将中国故事带到了世界文学的舞台 B开启了当代小说一个新的审美时期,将中国故事带到了世界文学的舞台 C开启了当代小说一个新的审美时期,中国故事被带到了世界文学的舞台 D当代小说一个新的审美时期被开启,中国故事被带到了世界文学的舞台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在“高密东北乡”的大旗被莫言高高举起后,使得他如同草莽英雄现世,创建了自 己的文学王国。 B莫言高高举起了“高密东北乡”的大旗,如同草莽英雄现世,表现了自己的文学王 国。 C“高密东北乡”

5、的大旗被莫言高高举起,如同草莽英雄现世,创建了自己的文学王 国。 D莫言高高举起了“高密东北乡”的大旗,如同草莽英雄现世,创建了自己的文学王 国。 【答案】【小题 1】A 【小题 2】B 第 3 页,共 29 页 【小题 3】D 【解析】(1)第一处,“笔耕不辍”是长期不懈地从事文学创作;“挥毫泼墨”指作 画或书写毛笔书法作品,不指写作文章,而语境是说莫言写作,应使用“笔耕不辍”。 第二处,“前呼后拥”是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 随从的人很多;“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 方聚拢,不能形容有排场,而语境说的是“排场” ,应使用“前

6、呼后拥”。第三处,“宠 辱不惊”是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泰然自若”是不以为意,神 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文中没有紧急情况,而是形容莫言获 奖后的淡然,应使用“宠辱不惊”。第四处,“问鼎”借指在比赛或竞争中夺取第一名 ; “蝉联”是连续(多指连任某个职务或继续保持某种称号) ,语境是说成为第一位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应使用“问鼎”。故选 A。 (2)根据前后主语一致的原则来看,前面说“他将作品中描绘的乡土风情与灵动的想 象力相结合”,主语是“他”,故填写句子的主语应承接上一句“他”,而 AD 两项都 是从“当代小说”的角度来说的,与前面主语不一致

7、,故排场 ADC 项中后一句“中 国故事被带到了世界文学的舞台”是从“中国故事”的角度来说的,与前面“他”这一 陈述角度不一致。故选 B。 (3)A句子成分残缺,介词“使得”掩盖主语,去掉“使得”;B“表现了自己的 文学王国”搭配不当,应把“表现”改为“创建” ; C搭配不当,选项表达的意思是“大 旗创建自己的文学王国”不对,主语不应该是“大旗”,应把被动句“高密东北乡 的大旗被莫言高高举起”改为主动句“莫言高高举起了高密东北乡的大旗”。故选 D。 答案: (1)A (2)B (3)D (1)本题考查词语和成语的理解和正确运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理解词语要理解词 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

8、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辨析常见的同义词、 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句子中有 关生词和新生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 正确理解与运用常见成语则需要了解成语的基 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辨析常见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判断成语使 第 4 页,共 29 页 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等。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语言表达简 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 会产生歧义。 “连贯” 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 做到话题一致, 句序合理,

9、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修改,能力层级为 D 级。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 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辨析修改病句需要了解高考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语 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本题着重考查句 子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应了解病句类型并注意辨析修改。 语意连贯要注意: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事 理的逻辑性,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行文的照应性,既要注意结 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分承的对应性,在几句话中,前后提出 两个、三

10、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的提到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 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风格的趋同性,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 后的语言的风格应该同一。组合的俗成性,有些并列词语,句子的先后顺序是人们在生 活中约定俗成的。音节的协调性,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 短语排在前,音节数长的短语排在后。格式的一致性,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 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花的颜色有什么秘密?为什么生在高山雪原的花一般颜色清淡, 而热

11、带花朵浓烈鲜 艳?因为花朵含有花青素、花黄素、类胡萝卜素等物质。花青素能根据_而呈 现各种颜色。而每一种植物体内的酸碱性都不一样,呈现出来的花色自然不同。另 外,_,因此早上温度低,花的颜色淡;下午气温高,颜色就变深了。高原和 热带的花色差异,_。 【答案】叶片酸碱度和环境温度高低,温度也会影响花青素变色,便是温度所致 【解析】本段内容是一段说明性的文字,解说花颜色不同的原因。第一处,前面说“为 什么生在高山雪原的花一般颜色清淡,而热带花朵浓烈鲜艳?因为花朵含有花青素、花 黄素、类胡萝卜素等物质”,后面说“而每一种植物体内的酸碱性都不一样”,由此可 知, 此处应解说花青素呈现各种颜色的原因,

12、即与 “叶片酸碱度和环境温度高低” 有关。 第二处,“另外”说明后面是从另一个角度解说花青素变化的原因,根据后面“因此早 第 5 页,共 29 页 上温度低,花的颜色淡;下午气温高,颜色就变深了”可知,这是说温度会影响花青素 变色。 第三处, 前面说 “高原和热带的花色差异” , 后面应该是解说这差异的原因, 即 “温 度所致”。 故答案为: (1)叶片酸碱度和环境温度高低 (2)温度也会影响花青素变色 (3)便是温度所 致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 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 与体会。 解答

13、连贯题,概括来说,第一,要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第二,要弄清材料的陈 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第三,语句的连贯不能 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具体来说 注重三个“抓”:抓中心,抓思路,抓标志。 4. 欣赏下列两幅漫画,请按要求作答。 请给第一幅漫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字数不超过 8 字。 请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找出共同话题,据此发表你的观点看法,80 字以内。 【答案】【小题 1】“围猎” 【小题 2】共同话题: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观点:对老年人的关爱不仅需物质层面,也 需精神层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

14、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 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首先要认真细 第 6 页,共 29 页 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 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漫画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做题时应将漫画的内容 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或现象。要正确理 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要由 此及

15、彼、由表及里地理解漫画的寓意。 三、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归去来兮辞中“ _ , _ ”两句写诗人拄着拐杖有时候走走有时候停停, 不时抬头远眺,欣赏着自然风光。 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其中关于衡阳 雁的意象在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 _ , _ ”。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他对于“ _ , _ , _ , _ ”四种人,予以轻的嘲笑。 【答案】【小题 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小题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小题 3】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解析】故答

16、案为: (1)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重点字:憩) (2)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重点字:衡) (3)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重点字:德) 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 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 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归去来兮辞名句积累: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第 7 页,共 29 页 4、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6.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