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必备文言文12篇-WPS Office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560774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阶段必备文言文12篇-WPS Office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阶段必备文言文12篇-WPS Office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阶段必备文言文12篇-WPS Office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阶段必备文言文12篇-WPS Office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阶段必备文言文12篇-WPS Office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阶段必备文言文12篇-WPS Offic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阶段必备文言文12篇-WPS Office(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阶段必备文言文12篇1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注释】舍:家。嬉:游戏。所以:用来。处子:安顿儿子的地方。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一类的事。贾人:商贩。炫卖:沿街叫卖。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庙堂等礼节。2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

2、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注释】候:拜访,问候。履行:实践,做。绥:安,安抚。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师:学习。【方言证古】老父:对父亲的敬称。老,表示敬称的词头。家君:对他人父亲的尊称。君:对他的尊称。3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闵(mn):同“悯”,担心,忧虑。长(zhng):

3、生长,成长。揠(y):拔。芒芒然:疲倦的样子。其人:他家里的人。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予:我,第一人称代词。趋:快走。往:去,到去。槁(go):草木干枯。耘苗:给苗锄草。非徒:非但。徒,只是。益:好处。4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仕:(仕途)在做官。并:连同。或:有人。去:去除。欲:想要。何:哪里。而:却。坐:因为,由于。【寓意】其寓意是讽刺那些不懂装懂的人。告诫人们:人不可能什么都懂

4、,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5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c):春祭。卮(zh):古代盛酒的器具。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相谓:互相商量。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固:本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遂:就。亡:失去。【解释】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6愚人食盐昔

5、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之,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注释】食:食物。闻已:听罢。益:增加。更:改变。空:空口。口爽:口味败坏。返:同“反”,反而的意思。7截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初:初始。执:握,持,拿。亦:也。计:计谋,策略。俄:一会儿,不久。而:连词,表承接,然后。老父:年长的男人。遂:就。【寓意】做事情要知变通,不能循规蹈矩。对于别人的意见要依据实际采纳

6、,不能盲从。也告诫人们有时自作聪明,好为人师反而无益于解决问题。8世无良猫某恶鼠,破家求良猫。餍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逐之,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是无猫邪,是不会蓄猫也。【注释】恶:厌恶。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财。餍:饱食。以:用。腥膏:鱼和肥肉。毡蘮(j):毡子和毯子。且:既又。率:大都。暴:猖狂。以为:认为。【启示】溺爱是不可取的,环境过于安逸,人就会懒散,不思进取。9父善游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急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注释】过于江上:经过江边。方:正

7、在。引:带着,抱着。故:缘故。善:擅长。岂:难道。遽急:立即。以此任物:用这种观点来对待事物。悖:违反常理,错误。【含义】世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可能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10人有亡斧者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行动、颜色、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注释】亡:丢失。意:同“臆”,怀疑。窃:偷。颜色:脸上的表情。无为而不:没有不像。俄而:一会儿,不久。谷:山谷。抇:读h,挖掘。他日:另一天。复:再。无似窃斧者:没有一点像偷斧子

8、的样子。【启示】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11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宣王:齐国国君。竽(y):古代乐器名。必:定,必须。处士:古代称有学问、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这里带有嘲讽意味。请:请求。说:同“悦”。廪食:官府供食。廪:粮仓。食:供养、给吃。立:继承了王位。【启示】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12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市:集市。女,同“汝”,人称代词,你。反,通“返”,返回。彘:读“zh”,意为猪。适:恰巧。特耳:不过罢了。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今子欺之:现在你欺骗他。子:你,对对方的称呼。而:则,就。成教:教育有效果。【启示】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父母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