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559600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行) 序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导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估、考核,以及规范教材编写与审查标准的规章。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2、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民族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进行思想方法、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中小学德育任务,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同高中思想政治课整体上相互衔接,并在教学内容的

3、深浅度和侧重点上,注意适合小学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课程标准以六三学制为基准,按小学一二年级、三至五年级、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划分四个教育教学阶段,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同时适用于五四学制和仍在施行的六三学制。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小学一、二年级)采取以图为主的形式,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具体的行为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一、热爱祖国(课时)我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认知:、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首都、国庆节。、认识革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邓小平,并敬爱他们。、知道爱国小英

4、雄的故事,并愿意向他们学习。、知道国旗代表国家,应当尊敬国旗。、知道毛泽东主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知道升挂国旗的主要场合。行动:升国旗、唱国歌时立正、敬礼。二、孝亲敬长(课时)敬爱父母。对父母、长辈有礼貌,听从他们的教导,不任性。尊敬老师。听从老师教导,对老师有礼貌。认知:、知道敬爱父母、长辈和尊师的故事。、知道父母、祖辈是长辈,养育后代很辛苦,应当敬爱他们。、能举例说明听从父母教导、不任性的益处。、知道老师爱学生,学生也应爱老师,尊敬老师。、能举例说明听从老师教导有利于个人进步。行为:、对父母、长辈说话有礼貌,会问候,外出和回家要打招呼,吃东西先想到他们。、听父母的话,不任性,不发脾气;不

5、惹父母生气,为他们增添欢乐。、对老师有礼貌,上下课起立,进校时见老师主动行礼、问好,离校时说再见。、听从老师的教导,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三、团结友爱(课时)爱班集体、喜欢过集体生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谦让。认知:、知道自己生活在集体中,应当爱集体。、知道讲谦让的传统故事和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故事。、能举例说明团结起来力量大。、能分辨在集体中只顾自己和想着别人的不同行为。行为:、喜欢过集体生活。、和同学在一起能想到别人,不只顾自己。、同学间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架。、见同学、伙伴有困难能关心、帮助。四、文明礼貌(课时)对人有礼貌,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待客、做客懂礼节。不打扰别人。坐立走姿势正确

6、。爱清洁、讲卫生。认知:、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比较正反事例,说明对人应该使用礼貌用语。、列举事例说明不该打扰他人的工作、学习、休息和生活。、知道坐、立、走的姿势可以表现出人的精神面貌。、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行为。行为:、对人说话和气,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待客做到:问好,让座,递水,客走送出。、做客做到:叫门,问候,不乱翻主人的东西,临走道别。、不打扰别人。在别人工作、学习、休息时,说话、举动要轻,不得已打扰时要道歉。、注意坐、立、走姿势正确。、穿戴整洁,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五、遵守纪律(课时)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遵守课堂纪

7、律。认知:、知道学校一日生活常规和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守纪律,课间活动要守秩序。行为:、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做到()按时上学,有事有病请假;()排队快、静、齐;()课间活动守秩序,遵守游戏规则;()放学排队离校。、遵守课堂纪律。做到:()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小动作,不影响别人学习。六、好好学习(课时)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上课专心听讲,开动脑筋,积极发言。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认知:、知道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爱学习。、知道名人、伟人童年努力学习的故事。、结合事例说明,上课专心听讲;按时、认真、独

8、立完成作业,有利于学知识。行为:、学习时高高兴兴地学,游戏时痛痛快快地玩。、上课专心听讲,眼看、耳听、心想,注意力集中,积极发言。、作业书写工整,不拖拉、不马虎、不依赖大人。七、勤劳节俭(课时)从小爱劳动。自己的事自己做。学做简单的家务活。当好值日生。爱惜生活、学习用品,爱惜粮食,爱护庄稼,节约水电。认知:、知道应当从小养成爱劳动和生活节俭的好习惯。、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要学着做简单的家务活。、知道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知道生活、学习用品和粮食都来之不易,应当爱惜。、列举水电、粮食作用大和我国目前供应不足的事例,说明节约水电和粮食的重要性。行为:、自己的事,会做的自己做,不

9、会做的逐步学着做。、学做简单的家务活。、认真做值日。、爱惜生活、学习用品,东西摆放整齐有序,不乱扔,不故意损坏。、爱惜食物,不浪费;爱护庄稼,不践踏。、节约水电,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不浪费。八、遵守公德(课时)爱护学校的物品。爱护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认知:、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其他物品是供大家使用的,应当爱护。、知道花草树木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比较环境是否卫生的不同感受,说明应当保持环境卫生。行为:、爱护学校的课桌椅和其他物品,不损坏,损坏了要赔偿。、不摘花,不踏草坪,不折树枝,不摇小树。、保持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其他废弃物,不在墙上涂抹乱画。九、诚实勇敢(课时)不

10、说谎话,有错认错,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不胆小。认知:、知道有关诚实、勇敢的故事,愿意做诚实、勇敢的孩子。、举例说明说谎话的害处。、知道有了错误应该承认和改正。、用事例说明随便拿别人东西的不良后果。行为:、说实话,不说谎话。、有了错误能承认,做了错事及时改正。、未经主人允许,不随便动用他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在日常生活中不胆小,不骄气。敢当众大胆发言,不怕吃药打针,敢在家里独睡,跌倒受小伤不哭,冬天锻炼不怕冷等。十、热爱生命(课时)从小学习自我保护,注意安全,防止受到伤害。认知:、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危险,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受到伤害。、知道社会上坏人欺骗儿童的惯用

11、手段和小学生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一些方法。、知道“”、“”报警电话的作用。、知道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用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事故的事例,感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行为:、不玩火,防触电。、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在铁道口注意来往火车,不抢行。、提防坏人,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一人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小学三至五年级(五三学制小学三至四年级)通过典型事例或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在基本的道德问题上知道是与非,知道应选择正确的行为。教

12、学内容基本要求一、热爱祖国(课时)热爱家乡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祖国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要热爱解放军。维护祖国尊严。认知:、知道要热爱家乡。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人物事迹,并愿意向他们学习。、知道老一辈革命家创建新中国的一些事迹,缅怀和崇敬他们。、知道爱国人物的事迹,愿意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的事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一些伟大成就,知道一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例,为社会主义祖国逐渐强大自豪。、知道解放军保卫祖国、热爱人民的故事。、知道尊敬国家标志

13、是维护祖国尊严的表现。行为:、经常读报,听广播,看电话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为家乡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立志建设家乡。、积极参加学习和慰问解放军的活动。、尊敬国家标志,不做有损祖国尊严的事。二、孝亲敬长(课时)孝敬父母,关心体贴父母。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尊敬老人,帮助照顾老人。认知:、知道几则孝亲、尊师的故事。、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作为子女应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辛勤劳动,懂得要尊重老师的劳动。、知道敬老助老的一些事例,懂得要尊敬老人。行为:、关心体贴父母。以自己的良好表现给父母带来欢乐,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能够分担家务,父母伤病时尽力照顾。、尊重老师的劳动,接受老师的教导。、对老人、长辈有礼貌,当他们有困难时,主动帮助和照顾,不嫌弃老人。三、团结友爱(课时)同学之间友爱互助,不欺负弱小。团结合作。诚恳待人,不忌妒。认知:、懂得同学之间应互助友爱,欺负弱小是不道德的行为。、懂得同学要遇到困难与不幸时,应该给予同情和帮助。、懂得完成各项任务需要团结合作。、举例说明嫉妒的危害性。懂得待人应当诚恳,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行为:、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同情同学的不幸,能关心、安慰他们。、不给同学起绰号,不讥笑和戏弄人。、关心、帮助小同学,不欺负弱小。、乐于与人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