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5张PPT)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57450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5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5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5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5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5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5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5张PP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中古时期的欧洲,中世纪的欧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单元引文:中古时期: 世界历史上的5-15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中古时期,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14-15世纪),约从公元500年至1500年,“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西方史学家一般认为公元476年至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于蛮族的入侵和定居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这个时期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加之人文主义者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因此,他们将

2、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dark ages)。 把中世纪看作“黑暗”时代的观念,特别是把这一时期整个世界都看得一团漆黑的偏见,早已受到史学家们的质疑和订正。 首先,从世界范围看,在西欧以外地区,文明还是在发展。 其次,就是从西欧本身来说,中古时期的欧洲既是欧洲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承接欧洲古典文明和近代的桥梁。因此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是有一定偏见的。,概念阐释:“黑暗”的西欧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基本内容,封君,封臣,军队+效忠,土地+保护,一、西欧封建社会,(一)基本特征之封君封臣制度,材料一: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

3、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 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世界历史读本,思考:中古西欧封君与封臣间的关系有何特点?,双向权利义务;契约意识;层级间相对独立,一、西欧封建社会,(一)基本特征之封君封臣制度,基本内容,封君,封臣,政治契约,军队+效忠,土地+保护,特点,双向权利义务 契约意识 层级间相对独立,影响,王权受限,地方实力膨胀,一、西欧封建社会,(一)基本特征之封君封臣制度,一、西欧封建社会,(一)基本特征之封君封臣制度,1.含义: 理解: (1)纽

4、带:封土 (2)形式:层层分封 2.结果:封君与封臣(各级封建主)形成隶属关系/ 权利与义务关系,形成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3.消极影响:形成西欧社会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仪式性缔结 的契约关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中古西欧谚语,“造成分裂割据”,探究: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1.都是有条件的分封:权利与义务 2.目的相同:维护统治 3.都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1.时间、地点不同: 2

5、.维持形式不同: 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 西欧: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叫作庄园 ,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有的庄园 。但是,有时一个庄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村,而有时 一 个大乡村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二)基本特质之庄园制度:,领主自营地,农民份地,自由农份地,农奴份地,领主,自由农,农奴,提供农民土地;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交纳地租,服劳役;(2)法律上自由,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 交纳地租,

6、自备工具服劳役 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6,填写下列表格。,(二)基本特质之庄园制度:,土地组成: 耕地形状: 劳动人群: 剥削方式: 司法机构: 经济形态:,领主自营地、农民份地、共用地,条田状插花分布,自由农、农奴,劳役地租为主,庄园法庭,自给自足,西欧庄园与农奴制,知识拓展:(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 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 社会组织,尖锐对立,残酷剥削,沉重压迫,农民在执政官监督下收割谷物,“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

7、罗马大地产不同的是。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 受到农奴主的压迫,农奴制,思考:农奴制有什么特点?,(三)基本特质之农奴制度:,根据材料,比较农奴和奴隶的异同,.另一方面,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为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 西欧

8、中世纪史,.但他们(奴隶)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压迫,异:农奴的地位相对奴隶较高;与奴隶相比,农奴受到的束缚更宽松。,(三)基本特质之农奴制度:,“罪恶”的庄园制下透着哪些曙光?,中世纪欧洲的庄园制下有剥削压迫,也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保护;有阶级对抗、暴力斗争,也有法律基础上的博弈与抵抗;有残暴与贪婪,也有充满温情的人性关怀。这有限的权利之光、朦胧的法制之光、可贵

9、的人性之光,避免了零和游戏的陷阱,有利于普通民众财富和民权的发育,有利于近代文明物质基础和法治关系的积累,推动了欧洲人征服蛮荒,创造新文明,润泽自身,泽被世界。,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十一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使得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三元结构),布罗代尔说:“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一)中古西欧的王权,1.封建制初期:王权软弱;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 高统治者,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2.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1)英国: (2)法国: (3)葡萄牙与西班牙:,二、中古西欧的

10、王权、教会、城市(三元结构),“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马赛,(二)中古时期西欧城市的兴起,(二)中古时期西欧城市的兴起,1011世纪兴起,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农业发展、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城市自治;支持王权,促进统一事业,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兴办大学,培养人才,材料一: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摘编自世界中古史,思考:

11、阅读课本P17及材料,分析西欧城市自治带来的影响。,材料二: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摘编自世界中古史,材料三: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摘编自世界中古史,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王权强化,打破教会对文化

12、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 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二)中古时期西欧城市的兴起,(二)中古时期西欧城市的兴起,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英国伦敦:4万,中国开封:100万,法国巴黎:6万,探究 他们谁说得更有道理?,同学甲: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同学乙: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文化。,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

13、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西欧基督教徒一生与基督教会关系密切,出生后首先在神父的主持下接受洗礼,结婚时在教堂由神父主持婚礼,临终,为了灵魂升天堂,请神父主持涂香油仪式,死后的葬礼也在教堂举行,葬礼结束后,死者直接埋入教堂附属的墓地,(三)基督教会-地位显赫、举足轻重,政治:,经济:,精神文化:,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教权高于王权。,拥有大量的庄园和广袤土地, 向信徒征收什一税,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什么基督教会控制人们

14、生活的方方面面/地位显赫?,成为西欧社会最大的封建势力集团,阻碍社会进步,(三)基督教会-地位显赫、举足轻重,材料一:蛮族用战火销毁古罗马最后残迹的时候,基督教在西罗马灭亡之后的西欧大混乱中充当了秩序的代表,在无政府状态中行使了政府的职能。如维修公共建筑,开凿新运河,保障供水,移民荒地,给穷人发放粮食,安置和救济灾民。论基督教的崛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教会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正是由于教会的大力扶持,大学才得以逐渐羽毛丰满,形成规模。虽然大学后来回过头反对教会,但它的根基还是深深扎在基督教文化里,这是毋庸置疑的。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思考:根据所学及材料,

15、评价中古西欧基督教会起到的作用。,巴黎大学徽标,促进社会稳定,推动教育发展,辩证分析:,三、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一).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衰落:,1、建立: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 都城在君士坦丁堡。 2、兴盛:查士丁尼法典与罗马法 3、灭亡: 6世纪中期以后逐渐衰落, 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其灭亡。,关于罗马法: 1.市民法(公民法) 2.万民法 3.查士丁尼法典与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拜占庭帝国 的衰弱,1355年,1444年,1265年,1205年,(二)俄罗斯帝国的兴起,1、发端:9世纪 基辅罗斯 2、被征服:13世

16、纪 蒙古 金帐汗国 3、正式建国: (1)16世纪初 莫斯科公国 (2)1547年 伊凡四世正式称沙皇 4、扩张:17世纪末 地跨欧亚两洲,伊凡四世,俄国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土扩张(至18世纪初),俄罗斯帝国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纹章,莫斯科大公印章,俄罗斯国徽,当堂达标,1.“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城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B,2.“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材料反映了庄园大体上是一个 A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B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自给自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