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乡镇工作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557098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乡镇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乡镇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乡镇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乡镇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乡镇工作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乡镇工作报告各位代表: 我受XX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二OO五年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时代要求,沉心静气理思路,聚精会神抓发展,埋头苦干搞建设,风风火火干事业,全镇经济社会在困难中前进,在期盼中发展。 强化发展第一要务,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攀升。经济总量增幅明显,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08

2、84万元,人均达到7300元,比上年增长15.7%;完成财政总收入866万元;主要投资项目、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400万元,比上年增长47.3%;不断创新招商举措,招商引资效果显著,到位资金900万元,占县下达任务的150%;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完成企业增加值6212万元,比上年增长47.9%;完成企业营业收入19220万元,比上年增长45.5%;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年粮食产量达到315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55元,比上年增长10%。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始终把解决落实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农村合作

3、经济组织建设,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3个;积极培育业主制经营,新发展业主制4户;积极扩展农副产品加工,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2户;大力推广良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良种化达到100%,推广落实优质水稻高产示范片1080亩、优质辣椒1300亩、优质冬菜1100亩。并实行了规范化栽培种植,粮食产量增幅明显;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狠抓管理上下功夫,突出抓好藤梨基地、板粟基地、核桃基地、枇杷基地、淡水鱼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八里村的藤梨、板粟基地和黄连村的淡水基地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大力发展农村规模养殖,推广饲养PIC、洋二元优质种猪100头,全镇畜禽规模养殖达到50户,出栏优质肉猪730

4、0头,家禽35万只。针对全镇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先后向外有序输出劳动力700多人,全镇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8万人。劳务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拓宽了群众增收途径,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在外务工人员每月汇至我镇的现金就达200多万元。积极争取退耕还林政策,落实退耕还林面积3664亩,群众年直接受益90余万元。切实解决好新店、登云村银杏示范园还耕问题,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标的全面实现,得益于有关部门特别是镇信用社在发展资金方面的大力扶持。 强化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在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继续创新思路以情招商

5、,广交朋友真情招商,广捕信息乡情招商,优质服务以商招商,通力配合保障招商,同时实行党政领导招商引资负责制,引资900万元,创建了重庆市铸发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聚合民资、民力、民智办企业,全年新发展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个。全镇企业总数达到45个,经县检查认定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已有9个。 一手抓企业发展,一手抓企业增效。认真落实党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各企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态势,且良精阀门、铸发机械、广升汽摩配、铵鑫电力、垣森陶瓷等公司的效益良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状大。本文出自中国文秘之家- 强化教育兴镇,教育事业呈现蓬勃生机。坚持教育优

6、先发展,深入贯彻“一纲四法”,努力巩固“两基”、“普实”成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保障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继续改善,教师队伍稳定,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全镇升入市级重点中学(足中以上)的学生多达95名,升入市级普通联招的学生达156名。弥陀初级中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已跃居全县初级中学先进行列,呈现出各地学生涌跃就读弥中的大好势头。全镇各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优生率、合格率继续提高。办学活力的不断增强,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既为上一级学校提供了优质生源,又解决了群众子女免交借读费而就近入读名校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