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北师大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557091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涟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涟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涟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涟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涟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涟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涟水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涟水县2012-201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北师大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在答题框中)1.小明特别爱看穿越剧,他想穿越到远古时代,回到原始社会去体会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他应该到( ) A.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七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2.“生活在距今约二十至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2、 D.大汶口原始居民3.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作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4.2005年5月5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访问团抵达西安。据报道,此次宋楚瑜一行拜祭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去的是( ) A.大禹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5.我们今天已经生活在民主社会中,在古代的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 A.私有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6. 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A.黄河 B.长江 C

3、.珠江 D.淮水7.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周初分封 D.国人暴动 8.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古代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9.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10.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逐渐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的是(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勾践11.“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同时代

4、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是( ) A马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牧野之战 D桂陵之战1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北方和最南方的两个国家分别是( ) A.燕、齐 B.秦、楚 C.燕、楚 D.秦、魏13.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战争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因为没有带来任何灾难 B. 给百姓带来了种种灾难,因而没有任何正面影响 C. 争霸战争中诸侯国数目减少了,这有利于国家未来的统一 D. 诸侯为了争霸,纷纷进行变法,出现了地主阶级14.关于中国古代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表达正确的是( ) 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战国时期牛耕开始出现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提

5、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A. B. C. D.15.史记载:有一水利工程的兴修,使成都平原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古人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赞美(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16.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方法应该是 ( )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17.商鞅变法使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这指的是( ) A. 原始社会变为奴隶社会 B. 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 C. 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18. 我国的历史学家一般通过文献记

6、载和出土文物来研究历史,你能否告诉历史学家下面哪段历史能通过文献进行研究( )A. 尧舜禹时期 B.黄帝时期 C.商朝 D.夏朝19. 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竹帛书-大篆 B.金文-甲骨文-大篆-竹帛书 C.大篆-甲骨文-金文-竹帛书 D.甲骨文-金文-大篆-竹帛书20.“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A.商朝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21.小轩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表演“屈原”,应说的台词是( ) A. 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D.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2.被封

7、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学说( )A. 道家 B. 儒家 C.法家 D.墨家23.我们现在经常会提到环境保护的问题,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具有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孙子24.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25.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虽然出现分裂割据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我国封建社会的首次统一是在(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221年 D.公元前2

8、21年26.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西周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27.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皇帝。他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就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而言,不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 A.实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C.修筑万里长城 D.焚书坑儒28.在秦朝中央政府中,分管全国军事的官吏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郡守29.人们常用项羽的破釜沉舟来比喻下最大的决心,这一历史典故出自于下列哪一战役( ) A.涿鹿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官渡之战30

9、.在秦末农民战争中,率先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2、 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8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共计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他们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4分) (2)请你说出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各是什么?各有什么好处?(4分) (3)房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2分)32. “夏商周断代工程”被列为国家“九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果,即已经把我国历史上最早三个朝代每朝的年代断定清楚。 请回答:(1)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分

10、别是什么?(3分)(2) 请分别写出这三个朝代末代国君?(3分)(3)请分析这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一句话概括(2分)33.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 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他提倡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

11、派?(4分)(2)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历史地位,并列出三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4分)(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试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4分) 34.材料一: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做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等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4分) (2)材料三中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2分)他们为什么要进行起义?(2分)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2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