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最新版-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554606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启示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最新版-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自然的启示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最新版-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启示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最新版-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启示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最新版-修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大自然的启示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 文章 :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12* 大自然的启示之教 材分析 _课堂实录 _教学反思 _课文 _教学实录 _教后感 _案例, 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12* 大自然的启示 一、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 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 “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 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 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 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 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

2、明、有所 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 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 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 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 进一步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 光认识自然界。 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是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 8 个生字。 2. 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 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1.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在前面已学习过内容或

3、主题相似 的课文,并正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善于引导 学生采用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以下两种教学思路供参考选用。 其一: (1)读读拼拼。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抽查读 等方式达到读准生字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2)读读说说。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两篇短文的大意。 “打扫”森林可采用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的方法,人 类的老师可直接引用原文(即最后一自然段)。 (3)读读 画画。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在句子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4)读读议议。全班交流感受最深的语句,教师适机点拨 学生难理解的语句,引导交流从文中受到的启发。如

4、,联系 上下文、结合食物链图示理解“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 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将“打扫” 森林中最后一段“吃、咬、钻、毁”四字调换位置后与原 文对照来培养语感;拓展、交流资料,进一步了解“现在, 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造出 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更深入地体会到“生物真是 人类的好老师”;还可议议为什么这篇课文既有课题又有小 标题,感悟写法上的特点。(5)读读写写。可以抄写自己最 感兴趣的语句,可以写一段自己的感想,还可以写一段话介 绍自己从某种动物、植物的特性受到启示,产生的创意,培 养创造性思维。 其二:如果有条件,可采用网络条件下的

5、阅读教学模式。教 师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的专题性网络课件,可包括相关新闻、 学习提示、飞机与轮船的设计、仿生学小资料、动物特性、 探讨平台(讨论疑问、抒写感想)等,借助教师创设的网络 资源,将文本的学习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进行超文本阅读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可以安排为:听播新 闻,带入情境阅读课文,了解大意依托课件,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畅叙感受开放网络(包括BBS论坛),延伸拓展。 2. 本课有 8 个要求会认读的生字,大多数字形较为复杂,可 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殃、腐、翼、键、 鲸”等是形声字; “殃、壤、鲸”的韵母要读后鼻音;“翼” 可与“冀”比较,在读音、字形以

6、及字意上注意区别开。根 据字不离词的特点,可让学生读读记记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 词语,并自主积累其他喜欢或感兴趣的词语。 四、相关链接 建筑上的“薄壳结构”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 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 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 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 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 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响尾蛇与现代军事装备响尾蛇的视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 上的颊窝器官具有热定位功能,即使爬虫、小兽等在夜间入 睡后,凭借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

7、都能感知并敏捷 地前往捕食。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奇特功能,研制出现代 夜视仪、空对空响尾蛇导弹,以及仿生红外线探测器。 长颈鹿与抗荷飞行服超音速歼击机突然加速爬升的时候, 由于惯性的作用,飞行员身体中的大量血液会从心脏流向双 脚,使脑子产生缺血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从长 颈鹿的身体构造得到启发。长颈鹿的脖子很长,脑子与心脏 的距离大约是3 米,要使血液能输送到头上,血压相对要高, 大约是人体的两倍。但当长颈鹿低头喝水时,血液却没有一 股脑地涌向头部。原来是裹在长颈鹿身体表面的一层厚皮起 了作用。长颈鹿低头时,厚皮紧紧地箍住了血管,限制了血 压,使其不能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意外。依照长颈

8、鹿皮原 理设计的抗荷飞行服,飞行员穿上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 制血压的作用,当飞行加速时,抗荷飞行服还能压缩空气, 也能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就此而言比长颈鹿的厚皮更高 明了一步。 向植物取经车前草是一种很普通的小草,它的叶子是按螺 旋形来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使每片叶子都能得到充足的 阳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建筑师们依照车前草叶子的形状, 设计建造了螺旋状排列的楼房,使每个房间都能享受到明 亮、温暖的阳光,避免了普通楼房在这方面的不足。 高山上的云杉长年累月都经受着狂风的袭击,树干的底部变 得又粗又大,整个树干成了圆锥形。这种形状使云杉牢牢地 挺立在山顶之上。人们模仿云杉建立的广播电视塔,即使遭 到强台风的袭击,也不会有倒塌的危险。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2*, 大自然的启示之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启示,希望对你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