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5553259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共5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质点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一定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B.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C.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D.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垂直【答案】D【解析】【详解】A物体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沿该点的切线方向,故A正确;B物体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沿该点的切线方向,所以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2、,即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故B正确;C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为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故C正确;D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为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即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但不一定垂直,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2. 上海锦江乐园新建的“摩天转轮”,它的直径达98 m,世界排名第五游人乘坐时,转轮始终不停地匀速转动,每转一周用时25 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对座位的压力始终不变B. 乘客运动的加速度始终保持不变C. 每个乘客都在做加速度为零的匀速运动D. 每时每刻,每个乘客受到的合力都不等于零【答案】D【

3、解析】【详解】AC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具有有向心加速度,所以合力一定不为零,乘客受到重力以及和座位对人的作用力,两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由于重力是恒定的,而乘客受到的向心加速度方向在变化 ,所以座椅乘客的作用力在变化,即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对座位的压力在变化,AC错误,D正确;B乘客受到的向心加速度方向时刻在变,所以B错误;故选D。【名师点睛】加速度是矢量,只要大小和方向中的一个发生变化,则加速度就发生变化,在研究圆周运动时,一定要明确向心力来源,本题的突破口是从加速度着手,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是方向在变,所以受到的合力也在变化3. 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放在广州和北京,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

4、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线速度大,乙的角速度小B. 甲的线速度大,乙的角速度大C. 甲和乙的线速度相等D. 甲和乙的角速度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BD甲、乙两物体都在随着地球一起做圆周运动,所以它们的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所以AB错误,D正确C甲、乙两物体都在随着地球一起做圆周运动,角速度相同,但是甲乙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不相等,所以线速度不相等,所以C错误故选D4. 如图所示,拖拉机后轮的半径是前轮半径的两倍,A和B是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若车行进时轮与路面没有滑动,则()A. 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B. 前轮和后轮的角速度之比为21C. 两轮转动的周期相等D

5、. A点和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答案】B【解析】【详解】轮A、B分别为同一传动装置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一点,所以,故A错误;根据和,可知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21;由,所以转速也是21,故B正确;据和前轮与后轮的角速度之比21,求得两轮的转动周期为12,故C错误;由,可知,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则A与B点的向心加速度不等,故D错误5.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若圆筒和物体以更大的角速度做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B. 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C. 物体所受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D. 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

6、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指向圆心,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向上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的支持力,如图,开始时重力G与静摩擦力f平衡,支持力N提供向心力,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以后,向心力变大,物体所受弹力N增大,最大静摩擦增大,物体仍静止,即重力G与静摩擦力f平衡,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6. A、B两小球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道半径是B球的轨道半径的2倍,A的转速为30r/min,B的转速为20r/min,则两球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 1:1B. 6:1C. 9:2D. 8:9【答案】C【解析】【详解】A的转速为则A的角速度A球的轨道半径是B球的

7、轨道半径的2倍,故A的向心加速度为B的转速为则B的角速度故B向心加速度为故两球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9:2故选C。7. 在一段半径为R的圆弧形水平弯道上,已知汽车拐弯时的安全速度为,则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A. 1倍B. 倍C. 2倍D. 3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可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倍故选B。8. 关于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万有引力常数是由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定的B. 伽利略是地心说的代表人物C. 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测出了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具体数值D. 第谷通过自己的观测,发现行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答案

8、】A【解析】【详解】AC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但是他没有测出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具体数值,后来引力常数是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定的,A正确,C错误;B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是地心说的代表人物,B错误;D开普勒通过自己的观测,发现行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D错误。故选A。9. 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引力常量为G,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卫星在星体表面附近绕其做圆周运动,则, , 知卫星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10. 如图所示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过程中的变轨示意图,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然后在Q点通

9、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II,则 ( )A. 卫星在同步轨道II上的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B. 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11.2km/sC. 在轨道I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小于在Q点的速度D. 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I进入轨道II【答案】D【解析】【详解】A即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最大的环绕速度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要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可得可以发现,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B是卫星脱离地球束缚的发射速度,而同步卫星仍然绕地球运动,故B错误;C在轨道I上,P点是近地点,Q点是远地点,则根据开普勒第二

10、定律可知,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故C错误;D从椭圆轨道到同步轨道,卫星在轨道上从Q点加速才能做离心运动进入轨道,故D正确。故选D。11. 一个半径是地球3倍、质量是地球36倍的行星,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面重力加速度的(不考虑地球和星球的自转)()A. 12倍B. 9倍C. 6倍D. 4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可得重力加速度因为行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3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6倍,则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面重力加速度的4倍,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 一物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m/s。从此刻开始在物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与物块

11、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1秒内水平作用力F做功为1JB. 第2秒内水平作用力F的平均功率为1WC. 第3秒内水平作用力F的平均功率为2WD. 03秒内水平作用力F所做总功为3J【答案】C【解析】【详解】A由W=Fs,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图线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所以在第1s内,水平拉力为1N,位移为0.5m,所以力F做功为0.5J,A错误;B第2s内物体的位移为0.5m,水平拉力为3N,则做功为1.5J,根据可知F的平均功率为1.5W,B错误;C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1m,水平拉力为2N,做功为2J,根据可知F的平均功率为2W,C正确;D由以

12、上分析可知,0到3s内物体做功为4J,D错误。故选C。二、双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 2016年10月19日凌晨3点31分,天宫二号在离地球39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绕地球500多圈后与神舟十一号在太空牵手,完成了交会对接。由于组合体运行的轨道处有极稀薄的气体,若组合体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将组合体的轨道看作圆周。则组合体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卫星的高度将逐渐降低B. 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卫星动能将逐渐减少C. 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

13、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D. 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量【答案】AD【解析】【详解】A由于受到稀薄气体的阻力作用,卫星的轨道半径减小,则卫星的高度将逐渐降低,故A正确;B根据得半径减小,则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故B错误;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所以卫星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故C错误;D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引力与空气阻力对卫星做的总功应为正值,而引力做的功等于引力势能的减少,即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量,故D正确。故选AD。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力对物体做功,其机械能一定减少B. 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其机械能一定减少C.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可能没

14、有力对它做功D. 物体速度增加时,其机械能可能减少【答案】CD【解析】【详解】A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时,其机械能可能会增加,例如在水平传送带上做加速运动的物体,A错误;B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其动能增加,其机械能不一定减少,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机械能不变,B错误;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可能没有力对它做功,例如匀速圆周运动,C正确;D物体速度增加时,其机械能可能减少,例如沿粗糙斜面加速下滑的物体,D正确。故选CD。15. 如图所示,在2010年2月温哥华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中,我国某一运动员从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又落回到斜面雪坡上,如图所示,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0,不计空气阻

15、力,运动员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则()A. 如果v0不同,则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也就不同B. 不论v0多大,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都是相同的C. 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D. 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答案】BD【解析】【详解】设在空中飞行时间为t,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员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则有飞行的时间,故D正确;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ygt2v0tan,运动员落回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故C错误;设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则,由此可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无关,初速度不同,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相同,故A错误,B正确;故选BD16. 如图所示,固定的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