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5553131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4分,共68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发生了改变B. 对于同一障碍物,波长越短的光越容易绕过去C. 偏振光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D. 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答案】D【解析】【详解】A多普勒效应说明观察者与波源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波频率会发生变化,但波源的频率不变,A错误;B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对于同一障碍物,波长越长的光越

2、容易绕过去,B错误;C偏振光只可以是横波,C错误;D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受迫振动的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与固有周期无关,与单摆的摆长无关,D正确。故选D。2. 关于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物理知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沙漠中的“蜃景”现象是光的衍射现象引起的B. 乙图中,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实验中,若匀速拉动木板的速度较大,则由图像测得简谐运动的周期较大C. 丙图中,可利用薄膜干涉检查样品的平整度D. 丁图中,由图可知当驱动力的频率跟固有频率相差越大,振幅越大【答案】C【解析】【详解】A沙漠中的“蜃景”现象,是光的全反射现象引起的,故A错误;B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实验中,

3、若匀速拉动木板的速度较大,会导致图象的横标变大,但对应的时间仍不变,简谐运动的周期与单摆的固有周期相同,故B错误;C利用薄膜干涉,由薄层空气的两表面反射光,频率相同,从而进行相互叠加,达到检查样品的平整度的目的,故C正确;D由图可知当驱动力的频率f跟固有频率f0相同时,才出现共振现象,振幅才最大,跟固有频率f0相差越大,振幅越小,故D错误。故选C。【点睛】考此题考查光的全反射、干涉的应用,注意共振的条件,及简谐运动的固有周期与策动力周期的区别。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甲是一束复色光进入水珠后传播的示意图,其中a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b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B. 图乙是一束单色光

4、进入平行玻璃砖后传播的示意图,当入射角i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不会再有光线从bb面射出C. 图丙是双缝干涉示意图,若只减小屏到挡板间的距离L,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减小D. 图丁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凸起的【答案】AC【解析】【分析】考查光的折射、反射、干涉【详解】A由折射率和光的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 可知,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从图中可以看出,b光线在水中偏折更大,即b的折射率大于a的折射率,则a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的传播速度,A正确;B当入射角i逐渐增大,折射角逐渐增大,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论入射角如何增大,玻璃砖中的光线不

5、会消失,所以一定有光线从面射出,B错误;C根据双缝干涉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与双缝间距离d及光的波长 的关系式 可知,只减小屏到挡板间距离,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减小,C正确;D因为不知道被测样表的放置方向,故不能判断此处是凸起的,D错误故选AC4. 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同样的双缝或同样的单缝后在光屏上呈现的图样,则( )A. 甲为红光通过双缝的图样B. 乙为红光通过单缝的图样C. 丙为紫光通过双缝的图样D. 丁为紫光通过单缝的图样【答案】AD【解析】【详解】因为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衍射条纹中间宽两边窄,因此甲、乙是干涉条纹,根据公式可知间距越宽波长越大,故甲是红光,而乙是紫光;丙与丁是衍射条纹,波

6、长越长,间距越大,故丁为紫光的,丙为红光的。故选AD。5. 两个相同的单摆静止于平衡位置,使摆球分别以水平速度v1、v2(v1v2)离开平衡位置,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它们的周期与振幅分别为T1、T2和A1、A2,则()A. T1T2,A1A2B. T1T2,A1A2C. T1T2,A1A2D. T1T2,A1A2【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因为是相同的单摆,则T周期相同,与振幅无关,即T1T2根据机械能守恒得,速度大者摆角大,则振幅也大,所以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6. 如图所示,两根劲度系数相同的轻弹簧a、b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

7、质量大于乙的质量,a的原长小于b的原长当细线突然断开时,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A. 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B. 甲的最大加速度大于乙的最大加速度C. 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D. 甲的最大动能等于乙的最大的动能【答案】CD【解析】【详解】A线未断开前,两根弹簧伸长的长度相同,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相同,即振幅一定相同,故A错误;B线刚断开时,弹力最大,故加速度最大,由于甲的质量大,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其加速度小,故B错误;CD当线断开的瞬间,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到达平衡后,甲乙的最大动能相同,由于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由Ek=mv2知道,甲的最大速度一定小于乙的最大速度故C

8、D正确。故选CD7. 如图所示,S1和S2是两个相干波源,其振幅均为A,周期均为T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c是波谷与波谷的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处质点始终处于离平衡位置2A处B. 随着时间的推移,c处的质点将向右移动C. 从该时刻起,经过T,c处的质点将通过平衡位置D. 若S2不动,S1沿S1b连线向b运动,则b处质点仍然始终处于平衡位置【答案】C【解析】【详解】Aa处是波峰与波峰叠加,为振动加强点,振幅为2A,但质点并不始终处于离平衡位置2A处,A错误;B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移动,B错误;C从该时刻起,经过T,c处为平衡位置与平衡位置相遇,

9、质点将通过平衡位置,C正确;D两列波传到b点的振动情况一直在变化,当S2不动,S1沿S1b连线向b运动,b处质点不可能始终处于平衡位置,D错误。故选C。8. 用干涉法检查工件表面的质量,产生的干涉条纹是一组平行的直线,若劈尖的上表面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如图所示,则干涉条纹宽度将()A. 变宽B. 变窄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要检查玻璃板上表面是否平整所以干涉形成的条纹是下板的上表面和上板的下表面的反射光干涉产生的。具体为:当两反射光的路程差(即膜厚度的2倍)是半波长的偶数倍,出现明条纹,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出现暗条纹,当劈尖的上表面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亮条纹将向劈尖前一

10、级亮条纹移动,但亮暗条纹间距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置在质量为M的物体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振动过程中A、B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A、B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A. 0B. kxC. kxD. 【答案】D【解析】【详解】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回复力(即弹簧弹力)的大小为kx,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此时m与M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kx(mM)a得以A为研究对象,使m产生加速度的力即为B对A的静摩擦力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故选D。10. 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

11、一端固定在倾角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底端,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A相连,跨过定滑轮O的轻绳一端系住A,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球B相连,细线OA平行于斜面(如图所示),用手托住球B,使轻绳刚好伸直。现松手使球B从静止开始下落,物块A将在斜面上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A获得的最大速度vB. 物块A获得的最大速度vC. 球B下落最大高度hD. 球B下落最大高度h【答案】A【解析】详解】AB由题知,开始位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根据胡克定律有 解得挂上球B后,平衡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得解得故物块A在斜面上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到达平衡位置时,物块A获得最大速度,又A、B及弹簧系统机械能

12、守恒,故有 联立解得:故A正确,B错误;CD因为物块A在斜面上做简谐运动,振幅A为,故球B下降的最大高度为2A,即,故CD错误;故选A。11. 如图所示放置的半圆玻璃砖半径为R,折射率为n,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一束光以较小的入射角i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是一束白光入射,则在屏幕AM间呈现彩色的光带,其左边为紫色,右边为红色B. 若是一束白光入射,则在屏幕AN间呈现彩色的光带,其左边为红色,右边为紫色C. 若是一束白光入射,则在屏幕AM间呈现彩色的光带,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最先在屏幕上消失是紫光D. 若是一束激光入射,则会在屏幕上A点两侧各出现一个亮斑,

13、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两亮斑的距离也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若是一束白光入射,则在屏幕AM间呈现彩色的光带,光是从光密进入光疏发生折射,则紫光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所以左边为红色,右边为紫光。故A错误;B若是一束白光入射,则在屏幕AN间呈现白光带,是由反射光从玻璃射出引起的,故B错误;C若是一束白光入射,则在屏幕AM间呈现彩色的光带,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因为紫光的临界角小,则紫光首先发生全反射,在屏幕上先消失。故C正确;D若是一束激光入射,则会在屏幕上A点两侧各出现一个亮斑,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和反射角均变大,则两亮斑的距离减小,故D错误。故选C。12.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

14、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一个圆盘上,过其圆心O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P1、P2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水平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使P3正好挡住P1、P2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的折射率等于P3到EF的距离与A到EF的距离的比值B. 液体的折射率等于A到EF的距离与P3到EF的距离的比值C. 大头针P3插在M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大于插在N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D. 大头针P3插在M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小于插在

15、N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答案】AD【解析】【详解】AB当光由真空斜射入液体时,折射率等于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故液体的折射率等于P3到EF的距离与A到EF的距离的比值,故A正确,B错误;CD由图,P1、P2作为入射光线方向,入射角一定,大头针P3插在M位置时折射角小于大头针P3插在M位置时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大头针P3插在M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小于插在N位置时液体的折射率值故C错误,D正确。13.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5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虚线恰好过质点P的平衡位置。已知质点P平衡位置的坐标x0.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简谐波传播的最小速度为1.0m/sB. 波传播的速度为(1.4+2.4n)m/s(n0,1,2,3)C. 质点O的振动方程可能为y10sin()t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