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 补充阅读】毛泽东传序言引言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52402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沁园春 长沙 补充阅读】毛泽东传序言引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沁园春 长沙 补充阅读】毛泽东传序言引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沁园春 长沙 补充阅读】毛泽东传序言引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沁园春 长沙 补充阅读】毛泽东传序言引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园春 长沙 补充阅读】毛泽东传序言引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传(序言、引言)(有删减)作者:罗斯 特里尔最初我所写关于中国的书是一篇第一手报道:八亿人:真实的中国(800000000:The Real China)和对五个城市的研究:铁树开花(Flowers on an Iron Tree)。但是后来我认定,个人性格在中国政治中分量极重,于是我转而写传记。本书就是结果之一。国家领导人永远在起作用,政治从未把舞台完全让给经济。毛泽东传最早发表于1980年,自那之后,中国变了,世界也变了。在邓小平及其后继者领导之下,中国开始了一个成功发展经济的时代。在这30年间,全世界都不再像20世纪早中期拥有列宁、丘吉尔、罗斯福、戴高乐、毛泽东以及其他伟人的时代那

2、样重视强有力且专制的领袖了。这种“反英雄”的心态或许会继续下去也或许不会继续下去。在毛泽东的一生和他领导的时期,从他1893年出生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历史变化:从清朝到苏联影响的全盛时期,从脚踏车到汽车,从农村到城市,从混乱到严格的治理,从软弱到强盛。毛泽东虽然是斯大林的信徒,但他摧垮了苏联阵营。他虽然信仰共产主义,却在1971-1972年转向资本主义的美国,并把一个二极世界变成一个三角关系世界。一位外国作家有机会采访见到过毛泽东的世界级人物。本书就包含来自美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泰国和其他国家的这一级人物的回忆。现在,人们比从前能接触到多得多的文献,这让我修正了以前的看法:1949年

3、以前中共的成功几乎是毛泽东单枪匹马取得的。现在我们看到,毛泽东的决定有时是临时特别作出的,而且并不是他所有的决定都得到同事们的支持,例如关于朝鲜战争的决定。一部传记必须超越文献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我称毛泽东是“半虎气”、“半猴气”。毛泽东身上的虎气懂得怎样从A点到达B点。他身上的猴气则怀疑到达B点的价值。毛泽东热衷于社会工程,因而也尝到了由于他动员中国人民做某些事而产生的令人失望的后果。我还称毛泽东是半知识分子。虽然思想能吸引他,但是,行动同样能诱惑他。虽然他热爱历史,并吟诗作赋,但他也希望创造历史并在中国这块画布上画出新的社会主义图案。毛泽东过高地估计了他能够改变人的本性的程度。在毛泽东的生

4、涯中,我们能看到政治如何改变世界,但没有看到政治改变了人心。在2010年,商业喧嚣的声音和建造摩天楼的轰鸣似乎使人们把毛泽东抛在了脑后。广播中东方红那嘹亮的歌声和火车到达首都时列车喇叭里传出的“我们就要到达北京,毛主席的家了”那种清脆的声音,似乎都成了非常久远的事情。许多外国人,或许还有许多中国人,都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提到孔子而没有提到毛泽东感到奇怪。2008年8月,人们能在艺术画廊和书店里见到毛泽东,但在公众生活中却见不到他的影踪。然而,毛泽东还是间接地存在着。人们在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为新中国感到自豪,而毛泽东正是这个新中国的缔造者。在这一更广泛的意义上,毛泽东的工作结出了

5、果实,虽然是在几十年之后。流行歌星们以较为轻松的方式把毛泽东的话写进歌词,出租车司机为避免车祸而把他的肖像悬挂在方向盘上方,农民在遭遇水灾时紧紧地握着他的像,就像他们以前握着观音的像一样。毛泽东的声誉将不会有最终的长眠处。随着毛泽东这株现年113岁的大橡树逐渐老去,包括它在内的大森林却展现出新的光彩和形状。每一代人,无论是成长于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独自掂量毛泽东的价值。不同的人摸到毛泽东这头大象的不同部分,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解放战争年代打过仗的老人摸到大象粗壮的大腿,把毛泽东敬为军事家。有着博士学位的老奶奶摸到象牙,她因为毛泽东在1949年以后剥夺了地主的财产而不喜欢他

6、。第三个人摸到毛泽东呼扇着的大耳朵,认为毛泽东在1957年为了他自己的权力而转向攻击“右派分子”,是个无原则的人,从而鄙视他。一位曾在1967年以红卫兵身份在中国进行大串联的50多岁的妇女摸到晃动的大象鼻子,由于毛泽东对年轻人的信赖而会温柔地叹口气。对毛泽东做出定论,将是中国未来要做的事。强有力的领导最为重要,还是出自下层的具有活力和激情的社会将塑造政治?如何在专制的传统和道家的奇想之间摇摆而取得平衡?是“黄色的”内陆取胜,还是“蓝色的”外向型沿海地区取胜?对于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毛泽东会在他的陵墓里微笑或者皱眉。时代在变化,时钟在滴答着前进,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在改变,每一时代的要求永远是新的。

7、毛泽东自己就说过,他的思想会像儒家学说、佛教和基督教的学说一样,最初的宗旨会消亡。让毛泽东以当代黄帝的身份自然地进入民间传说是不够的,让他在上海百货店里成为绿色绸缎睡衣的时尚模特也是不够的。以如此非政治的方式对待有关毛泽东的争议是一种逃避。无论是对毛泽东的成就还是对他的错误,这样做都不能体现其应有的严肃性。从哲学上说,要从毛泽东时代保留下来的主要价值是,社会需要一个道德指南。毛泽东时代的道德指南已经逝去。很有可能,当一种新的公众哲学出现时,它会汲取中国的儒学和其他人文传统中的营养,并且和人民共和国经验中最好的部分相结合。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说过:“社会形成之初,是领袖造就制度。”在中国,那就是毛

8、泽东时代。他又说:“后来则是制度产生领袖。”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再后来,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会重新塑造制度,这种制度在每个时代则产生具有临时权威的适当领袖,以迎接未来的挑战。由中间分向两边的黑发,安详的面容,细长的双手,盯着对象不放的犀利目光。奇特的上端扁平的耳朵,增加了头部的稳定感。下巴上的一颗黑痣,使得宽阔、略显苍白而没有皱纹的面孔有了立体感。“一个典型的大个子中国人,”一位认识毛泽东也认识其他中国领导人的缅甸人这样总结说,“他不像周恩来那样英俊,但很宽厚慈祥。” 1八十二岁高龄的毛泽东的仪容已有些变化,但并不很大。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看上去略显焦虑,而作为公众领袖的毛泽东似乎相当自得。他逐

9、渐发福,失去了执著的知识分子的神情。同时手的动作有了很强的目的性。“他看上去像头海象,”一位在毛泽东晚年时见过他的泰国领导人说,“身躯宽阔而庄重。” 2始终不变的是,他带有处在公众视线中心的那种人的意识,言行有度而持重。给人的印象是,他同时在思考六个问题。他从未丧失那种两重性:既习惯于严格的纯粹理性思考,又像猫一样追求感官的满足。他会相当生硬枯燥地引用中国典故,使来访者摸不着头脑,或者长时间保持沉默,好像把人丢进热油里去受熬煎。他相当粗俗,会把手伸进他宽大的裤子里摸虱子,使来访者大感吃惊。3他面孔的上半部给人以知识分子的印象:宽大的额头,始终在追索的眼睛,长长的头发。下半部则属于一个寻求感官快

10、乐的人:丰满的嘴唇,短粗的鼻子,圆得像孩子一样的下巴。4毛泽东的步态并不优雅,是那种动作笨拙类型的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一位美国女权主义者,她的热情既有政治的一面,又有个人癖好的一面。在20世纪30年代,她曾像教其他共产党领导人那样,试图教毛泽东唱歌跳舞,但最终还是沮丧地放弃了。她说:“他的傲气使他无法学跳舞。”同一时期流落在中国的一位日本共产党人野坂参三,也认识毛泽东。他说毛泽东跳舞就像做体操。5毛泽东的节奏感并不体现在身体方面。毛泽东外在行为的不协调并不是一种误导。他生命中的平衡感(如果存在的话)来自两个极端之间的冲突之中。他曾说,他自己有一部分虎气,一部分猴气。冷酷的一面和堂吉诃德式浪漫

11、的一面,交替地体现在他身上。他的书法显示,他是一个跟着情绪走而漠视规矩的人。写出来的字有大有小,龙飞凤舞,按雅士们的标准,那不是“好”的书法。由于毛泽东复杂的人格,人们从不可能知道,在某个特定时候他会掏出什么东西。虽然他是个温和的人,但他是在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他也会发脾气。来自密苏里州的记者埃德加斯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与毛泽东有很多交往。他说毛泽东在任何事情上,都从不走中间路线或者被动地跟别人走。毛泽东并不能经常引起别人的好感,这毫不奇怪。在这方面,他甚至不如周恩来,周是政策的具体执行人,甘愿站在毛泽东的影子里;也不如朱德,朱是长相老成、不拘小节、常带着灿烂笑容的中共军队的总司令(史沫特

12、莱同周和朱都跳过舞,而且配合得很顺当)。“我简直无法同毛泽东交流,”一位同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打过交道的印度尼西亚人说,“和周恩来讨论问题,你知道双方在说什么。但和毛泽东,就不行了。” 6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逝世于1976年。在这一时期里,好像中国的一切都被搞得天翻地覆。一个封建帝国灭亡了。战争像街车一样来了又去。数千万人丢了性命。曾经的亲密同志,因失宠而被贬。斗争的火炬传了一代又一代,而新人们并不像毛泽东那样感到这一火炬的温暖。毛泽东活了下来。在各种不利的条件下,这个农家男孩活了下来,一直活到一个他被认为更像一个老祖宗,而不像一个政治家的时代。在几十年的战斗中,他没有丧失一只胳膊、一条腿或一

13、只眼睛,实际上他从未受过伤。然而这一场战斗摧毁了统治占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旧制度,并使毛泽东四分之三的家人以身殉国。7在他个人完整的身体里,保存着中国革命的历史。应该用什么眼光去看待毛泽东?农民造反者?他成功地劝导那些游民走出湖南的水稻田和江西绿色的山峦,参加一支小规模的军队,而正是这支军队最终从中国的地主手中夺取了统治权。军事将领?他说只有在打仗的时候他的身心才运转得最好。8诗人?他很少不在打完一仗之后偷闲写首诗,抒发他对进行斗争和对中国山河的壮丽感到的快乐和激情。把眼光投向国外以寻求救治病入膏肓的中国的方法的一代代爱国志士中最新的一个?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也不是自由主义宪法的蓝图,而是共产主义。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共产主义煎煮成了一味药,用来使中国这个病人复生,虽然这个病人已让人觉得无药可救。皇帝?他教导前后三代人对中国人两千年来所敬畏的禁忌和权威嗤之以鼻。然而,到头来可能连他自己也很失望。这可怕地说明,旧世界仍未死亡,还在新世界里游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