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概括小说的主题(中考实用课件)-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5552401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概括小说的主题(中考实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怎样概括小说的主题(中考实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怎样概括小说的主题(中考实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概括小说的主题(中考实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概括小说的主题(中考实用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的意义,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常见方法:,1.分析文章题目,由题目引出中心思想。 2. 分析文章开头结尾,由此引出中心思想。 3.分析文章重点段落、中心句,由主要内容引出中心思想。 4.分析文

2、章主要人物的言行,由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引出中心思想。 5.分析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议论抒情句,由议论引出中心思想。,小说背景环境 情节发展 语言感情色彩 整体倾向,主题概括常用基本术语,歌颂、赞扬、弘扬什么。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揭示什么人生道理。对什么现象的反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基本结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 语言模式:小说通过描绘故事情节,刻画了的形象,暗示了抒发了(呼吁),文章题目是文章之眼目,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有些作者往往把中心思想体现在题目上,使读者一见便知。,例如,伟大的友谊一课,就可以运用分析课题找中心的方法概括出体中心思想:歌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

3、同合作四十年中结成了伟大的友谊。,1、分析题目概括中心思想。,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文章的开头是全篇的序幕,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的在结尾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抓住开头结尾就能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2、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归纳中心,例如:詹天佑一课的开头“詹天佑是我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例如:再见了,亲人最后的一句话“我们的心跟你们永远在一起”基本概括出体现了中朝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中心思想。,一般课文中,总有表现文章中心的重点句、段,这些重点句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3、从中心句、重点段落中归纳中心思想。,例如落花生中:“人要做有用

4、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又如大森林的主人一课中猎人的话:“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只要肯动脑筋,一切东西都可以拿来用。”能找出这样的重点句,中心句也就找出来了。,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在于描写人物形象,而人物的语言动作则是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标志。作者把中心思想放在人物的语言中表达。因此要注意在分析人物语言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4、在人物的重要言行中找中心,例如:登山一文就能从列宁的语言描写“我们应该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一句中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些记人叙事的课文,记叙中的抒情句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5

5、、从议论或抒情的句子里找中心,例如一夜的工作,作者记叙了亲眼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写道:“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总理,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又如海上日出中:“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些抒情句就是课文的中心句了。,概括中心思想的表现形式:,1.写人记叙文: 本文叙述了(人),赞扬了的品质。 2. 写事记叙文: 本文叙述了(事),说明了的道理。 3.写景状物记叙文: 本文描述(景物),抒发了的情感。 4.童话、寓言: 本文讲述(故事),告诉了的道理。,怎样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课题扩充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文章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

6、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如草船借箭,读后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一句话: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在此基础上补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最后的态度,然后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学会从课题入手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题目就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只要把题目加以扩展就可以了。,往事依依:写了作者对几件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一顿午餐 我收到了婶婶的信:“

7、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抵达你那里,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你的婶婶:诺拉。”自从我母亲得病以来,婶婶诺拉一直照料我的生活。 当时我在大学里每月只靠父亲给的5英镑维持生活,接到婶婶的来信时,我只剩下20先令了。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 我知道一个比较好的餐馆,那里一顿午餐每位只需3个先令,那样的话,我还可以有14先令维持到月末。 当我带她到那家小餐馆门前时,她指着街对面的“亲属大厦”说:“我们为什么不去那儿?那儿也许更好一些。” “噢,的确挺好如果你喜欢的话。”我说。我不能说:“亲爱的婶婶,我实在没足够的钱请你去亲属大厦用餐,那儿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侍者

8、递上一份菜单。“噢,”婶婶说,“我们可以要一盘这个。”这是一道法式鸡块,是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7先令。我为自己点了一道1先令的小菜,因为我希望能留下点儿钱维持生活。现在大约用去了8先令,不!应当是9先令,因为我还将付给侍者1先令的小费。 “这位女士还需要点儿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上好的鱼子酱。”“鱼子酱!”诺拉婶婶忍不住喊道,“太妙了,我能要一碟鱼子酱吗?” 我不能对她说:“不,您不能,因为那会让我只剩下5先令维持到这个月末的。”,我没出声,所以她要了一大碟鱼子酱外加一杯葡萄酒。现在我只剩下5先令了。4先令可以买足够的的面包和干酪,熬过这个礼拜。但是她吃完了鸡块,又看见侍者手里拿着几块奶油蛋

9、糕。 “噢!”她说,“这些蛋糕看上去可爱极了,我只要一小块。” 于是,我仅剩下3个先令了,然而侍者又报上了一些水果她肯定还会要一些。最后,经过如此丰盛的午餐,我们是一定得要两杯咖啡的,那么我将一无所有,甚至连付给侍者的小费也没有了! 侍者递上清单:20先令。我把仅有的20先令放在盘子里,没有小费付给侍者。 诺拉婶婶看看盘子里的钱,又看看我。“这是你所有的钱了吧?”她问。 “是的,婶婶。”,“你将你所有的生活费都花在这顿午餐上是吗?你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 “不,婶婶。” “那么,这么多的语言中哪个单词最难讲?” “我不知道,婶婶。” “不。当你长成了一个大人,有时候你不得不对别人说不,甚至

10、对一个女士。我早看出来你没有足够的钱来应付这顿午餐,但是我还是想给你上这生动的一课所以我点了最贵的一道菜,并且偷偷地看了你的眼色可怜的孩子!”她付了账,并且将5英镑作为礼物送给了我。 “噢,上帝!”,她说,“这顿午餐几乎饱煞了你可怜的婶婶!我平时的午餐仅仅是一小杯牛奶而已。,主要内容,一顿午餐:我和婶婶共进一顿午餐,婶婶教会了我说“不”,二、重点突出法,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具体的操作:可以先简单地读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

11、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概括出来了。,如落花生一文,重点部分是第二大段:一家人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好处,并以花生喻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以此为核心,联系文中其他内容,就不难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一家人在后园过花生节,他们边品尝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父亲以花生来比喻,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三、句子摘录法,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抄”。如伟大的友谊,直接摘抄过渡段作为全文大意:

12、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上亲密合作。,有时候我们摘录中心句后,还需要“串”。如老舍笔下的猫,既写了大猫,又写了满月的小猫 。我们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必须把文中两个中心句串联起来:猫的性格很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还有的时候,中心句表达比较烦琐,我们还需要“缩”,精简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使课文大意表达得更精炼。,四、重点罗列法,不同体裁的文章要点不同。以叙事为主的文章,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可以抓住“六要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格式可以设置为: 人 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样

13、,。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事情发生的时间:1948年5月25日;地点:隆化中学;主人公:董存瑞;起因:敌人的火力封锁了部队的前进;经过: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冒着炮火,冲到桥下,用自己的身体顶住炸药包舍身炸毁了暗堡。结果:消灭了敌人,战斗取得了胜利。,把六要素内容连接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暗堡的火力封锁了部队的前进。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冒着炮火,冲到桥下,用自己的身体顶住炸药包,舍身炸毁了暗堡。战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重点罗列法”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思路,使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信任”试验 在大学时,我学的是心理专业,教

14、我们课的是学校最有名的周严教授。 一次上课时,周教授来到教室,他对我们说:“今天我们不上课了,来做一个信任试验。” 他让我们面朝他排成两排,然后前排的同学不借助任何物体,向后仰面倒去,由后面的同学接住。 听了周教授的话,前后两排的同学互相望着,都心照不宣地“哈哈”笑起来。这样的游戏,我们同学之间,私下曾经玩过多次,每次都是在前排的同学向后倒去的瞬间,站在后面的那位同学便快速抽出身来,这样,前面的同学由于失去重心,“砰”的一声,仰面摔倒在地上。所以后来再有同学说玩这样的游戏,前面的同学再也不肯真的向后倒去了。,周教授见我们都准备好了,他说了一声“开始”。听了周教授的指令后,站在前面的许多同学,开

15、始一点一点向后倾斜,但每个人都暗自掌握着身体的平衡,并不让自己失去重心。后面的同学见了,知道前面的同学并不真倒,所以只是伸出手来,象征性地在前面同学的衣服上轻轻碰了一碰,算是扶住了前面的同学。 这时,一个我们没想到的情景出现了,平时上课坐在我前面个头有一米八零的一位男生,看上去很轻松的样子,向后直直地倒去。在他后面接他的是一位小巧的女生,她见男生向她倒去,先是一愣,接着便使尽全力,一把抱住了他。看得出,女生非常吃力,但还是稳稳地托住了男生。,试验结束后,周教授走上讲台,他指着那位男生和女生说:“今天的信任试验,他们两人做得是最成功的。同学们,什么是信任呢?信任便是像刚才这位男同学一样,心里对别

16、人没有丝毫的戒备和猜忌之心,把自己完全地交给别人;而这位女同学,则向我们展示出了最好的值得信任的例证,就是不管自己有多困难,都会把别人交付的事情办好。他们两人之所以把这场试验做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把相互信任演绎到最为完美。”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他人的信任,希望别人信任自己,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向他人付出信任呢?在我们要求别人信任自己的时候,最好先问一下自己。”说到这里,教授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一个人值得别人信任是幸福的,而一个人信任他人则是高尚的。同学们,让我们先试着做高尚的人,再做一个幸福的人吧” 教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久久的掌声,主要内容,在一节心理课上,周严教授(人)让学生做了一个“信任”试验(事),教育学生应作一个信任别人和值得别人信任的人(结果)。,五、段意合并法,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