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551289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自主学习l 后期,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2淝水之战交战双方:前秦与 之间。3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 ,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 和 ,使本来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江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4 的发明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 5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 的繁荣。 城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都市。6三国后,江南地区的开发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B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C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D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 基础巩固 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掳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中提到

2、了永嘉五年(311年),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8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后,主要分布在 (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岭南一带 D珠江流域9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 ) A东汉末年 B西晋初年 C西晋末年 D东晋初年10“风声鹤唳”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11下面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的是 (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12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曾经出现过的统一政权有

3、( ) 曹魏西晋东晋前秦北魏 A B C D13公元4世纪时,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是 ( ) A匈奴、汉 B鲜卑、北魏 C氐族、前秦 D羯族、前秦14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谢石、谢玄带兵迎击前秦军队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15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 ( ) A北方 B南方 C长江流域 D长城以北16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江南气候温暖湿润 B北方农民的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江南土地肥沃17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也就是现在的( )

4、A海南岛 B台湾 C朝鲜 D日本 18南朝时,人口达到上百万,经济最活跃的城市是 ( ) A洛阳 B建康 C杭州 D成都19在唐朝之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出现这一格局的原因主要在于黄河流域 ( ) A开发较早,农耕发达 B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c建都较多,地位重要 D人口密集,劳力充足 20江南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是 ( )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高梁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北方人口南迁始于东汉末年 B西晋后期形成南迁浪潮 C南迁的移民主要到达岭南一带 D北方移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2淝水之战发生于 ( ) A曹操与袁绍之间 B东晋与前秦之间 C西晋与前秦之间

5、 D曹操与孙刘联军之间 23下列属于冶炼技术一大进步的是( ) A实行麦稻兼作 B灌钢法的发明 C制瓷业的进步 D织锦业的推广24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 修建水利工程 南北水旱技术结合 牛耕和粪肥的推广 小麦的种植 A B C D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史记译文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完成:(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会有这

6、样的不同?26阅读下列材料: 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汉时属会稽部,称夷洲。230年(黄龙二年),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士兵,乘大船前往夷洲。据考证,这支船队从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启程,从台州湾出海,沿海岸航行到福州、泉州然后横渡台湾海峡,在今台南市和嘉义一带登陆。登陆后,卫温、诸葛直将台湾土著居民数千人迁往大陆。这是大陆和台湾交流的最早记载。此后,台湾和大陆的联系日益密切。请完成:(1)三国时期,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说明了什么?(2)当前“”分子鼓吹台湾与大陆是“远亲近邻”的关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对“”分子的看法。创新升华27东

7、晋南朝时的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得到发展?答案: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自主学习1西晋2东晋3劳动力生产工具经验4灌钢法5城市建康6D解析:衣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与气候和环境有很大关系,江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基础巩固7B解析:材料中提到“洛阳被攻破”,说明北方的战乱频繁。为躲避战乱,中原人民纷纷南迁。8B解析:东汉末年,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9A解析: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大量南迁。10D解析:383年,在淝水之战中,晋军打败前秦军队,前秦士兵惊魂未定,听到风声、鸟叫声都以为是追赶的晋军后来,被称为“风声鹤唳”。11D12C解析:东晋定都建康,主要控制长江中下

8、游地区。因此,东晋未曾统一北方。解答此题在注意历史朝代的同时还应注意与地理知识结合。13。C解析:北朝时期,前秦(35l394年)在苻坚统治时,统一了北方。14B解析:383年,苻坚不顾大臣反对、将士不愿作战的实际情况,征兵80多万进攻东晋。15A解析:我国经济中心曾经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北方。16B解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17B18B解析:南朝的都城建康城商品经济很发达,人口达到上百万。19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首先排除。C项与政治关系密切,也排除。D项是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显然受

9、A项的影响。故正确选项是A项。20A解析:江南地区由于湿热多雨,适宜水稻生长,玉米、小麦、高粱都是北方生长的农作物。21C解析:南迁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22B解析:淝水之战发生于东晋与前秦之间,前秦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企图统一南方,但由于内部矛盾尖锐而失败。23B解析:冶炼技术属于冶铸业,而A项属于农业,C项是制瓷业,D项属于丝织业。24C解析:由于小麦属于北方农作物,在江南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而不是大面积推行小麦种植,故的说法不确切。25(1)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的程度也很低。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

10、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2)这是因为江南在汉代尚未开发。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26参考答案:(1)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说明了早在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就很密切,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不同意。看法略。解析:230年吴国孙权派人航海到夷洲,充分说明了早在三国时期,大陆与台湾就有了比较密切的联系。创新升华27参考答案:提示:江南经济之所以得到发展,其原因主要有: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淝水之战中东晋的胜利,再次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经济的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的发展。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南方地理位置好、交通发达,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优越;而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解析:江南经济的发展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安定的环境和技术因素。- 7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