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51131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和美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亚洲文明面貌。【问题引领】1.什么是班图人?介绍其在文明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2.4世纪,东非的地区强国是哪个?指出东非大部分国家产生的条件、时间、经济状况。3.指出西非文明兴起的时间、主要国家和经济状况;指出马里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指出桑海的兴衰历程、政治经济文化特点。4.指出古代南非地区大津巴布韦的发展历程。5.总述印第安文明的概况。6.玛雅文明的起源地点,文明特点(农业、政治、建筑、文化等)、衰落时间。7.阿兹特克文明的发展历程,文明特点(政治、经济、城市等)。8.印加文明的发展

2、历程,文明特点。【基础必备】一、非洲古代文明1. 非洲班图人(1)简介: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班图”意为人或人民,班图人因说班图语而得名),又称班图尼格罗人,主要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少部分信仰基督教。)(2)贡献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冶铁业:掌握了冶铁技术。文明扩展:79世纪,班图人将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2.东非文明(1)阿克苏姆王国 兴起:埃及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鼎盛:4 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2)其他国家的产生(代表国家:摩加迪沙)产生条件A.位置:非洲

3、东海岸,地理位置优越。B.经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C.宗教:伊斯兰教的传入。时间: 1015 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经济状况:广泛使用奴隶劳动;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当地的黄金、象牙和奴隶与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进行交换);城市繁荣。3.西非文明(1)时间:815世纪。(2)代表国家:加纳、马里、桑海三大帝国。(3)经济状况: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4)马里政治: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

4、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5)桑海帝国兴衰:15世纪至16世纪,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摩洛哥军队入侵逐渐衰落。政治: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文化: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4.南非文明大津巴布韦文明的发展过程(1) 在南部非洲,45 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巨石建筑群。(2) 11 世纪末,形成津巴布韦国家。(3) 1415 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

5、地区都被纳入它统治之下。二、古代美洲文明总述: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前两个属于中美洲)和印加三大文明(南美洲)。1.玛雅文明(1)起源:发源于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2)特点农业: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政治: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 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建筑: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规模宏大(有些城市的中心面积可能达到15平方千米,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文化:制造精美

6、陶器,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玛雅人使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可能也知道0的概念。(3)15世纪中期,逐渐衰落。2.阿兹特克文明(1)发展过程: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有600余万。1521年为西班牙人毁灭。(2)特点 政治: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例如粮食、服装、宝石和老鹰等)。经济: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城市: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城内最著名的建筑

7、是太阳金字塔。3. 印加文明(1)发展历程:13 世纪,印加人崛起于秘鲁的库斯科地区;15 世纪末16 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印第安人国家。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2)特点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以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 以防止他们反抗。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素能训练】1.7世纪,阿拉伯人崛起,他们征服

8、了埃及,使原来从地中海经红海至印度的商路被阻。从此以后,阿克苏姆国家赖以兴旺的红海贸易逐渐削弱,阿克苏姆国家也日渐衰落。这反映了A.阿拉伯人征服了阿克苏姆国家 B.外贸事关阿克苏姆国运C.阿克苏姆国家依赖埃及的发展 D.阿克苏姆国家农业落后2.在加纳,国王死后用奴隶殉葬,祭司杀奴隶祭奠,金矿广泛使用奴隶劳动,存在奴隶买卖。这反映了在加纳( )A.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 B. 宗教祭祀活动频繁 C. 手工业发达 D. 奴隶制广泛存在 3.曼萨穆萨是马里最为知名的国王。1324 年,他带领一支庞大的商队前往麦加,其中100头骆驼驮着黄金。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致当地市场金价下降了1/4。这反映了马里

9、( )A. 经济繁荣 B.军事强大 C. 文化发达 D. 国王专制集权 4.玛雅人社会组织以农村公社为基本单位,土地为公社所有,定期分给各家族使用,产品归用户所有。贵族则占有较多和较好的土地,尤其果园、可可园,已成为他们的固定财产。农民必须负担贡赋和徭役,为贵族耕作,向国家纳税并负担军队的开支。这反映了玛雅( )A.已经出现阶级分化 B.土地为贵族所有C.农民无须负担贡赋和徭役 D.农民与贵族完全平等5.印加人通过观察月亮圆缺,编制了太阳历;同时通过观察太阳,确定农业季节。他们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每年另加5天,共365天。每4年另加6天。每月都有名称,表示相应的宗教活动。这反映了印

10、加历法( )A.完全服务于农业生产 B.完全服务于宗教活动C.完全服务于军事活动 D.兼顾了农业和宗教的需要6.在玛雅,当自由农民负债无力偿还时,将变为债务奴隶;有的军事贵族甚至把处于依附地位的公社成员,卖给外国商人当奴隶。这反映了玛雅社会( )A.注重维护农民的利益 B.奴隶占有制得到发展C.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D.奴隶的反抗斗争激烈7.玛雅各城邦都很重视自己的历史,习惯把国家的重大事件用象形文字刻在石碑或石柱上,一般每隔20年就立石记事一次,现已发现石碑或石柱就有数百个。这些历史碑铭( )A.使人们全面了解玛雅文化 B.主要记载了玛雅的政治事件C.有助于人们了解玛雅文明 D.客观的记载了玛

11、雅的历史8.关于阿兹特克人的太阳金字塔与埃及的胡夫金字塔的相同点正确的是A.都是规模宏大的庙宇 B.都是国王的陵墓C.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D.都体现了国王的至上权威9.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因为交通不便,印第安文明内部之间基本没有交流,印第安文明发展相对缓慢。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A.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B.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C.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因地理环境导致衰落10.印加帝国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其目的是( )A.限制人口流动 B.征税和征兵C.发展手工业生产 D.发展农业生产11.在印加帝国首都蒂瓦纳库城遗址中,还保存着一座卡拉萨亚神庙,庙中有巨

12、石砌成的太阳门,每年9月22日正午的阳光必径直穿过;门上刻有花纹,上一排为完整的金星历,预算50年的运转值与实际情况只差7秒钟。这主要反映了印加人( )A.虔诚的宗教信仰 B.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C.天文学知识领先世界 D.已经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12.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本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到掠杀。这段材料反映了殖民入侵给玛雅文明造成的后果是( )A. 经济衰退 B. 文化浩劫 C. 国家分裂 D. 民族灭亡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桑海的国王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在位时期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一整套的统治机构,中央各部的大臣和地方高级行政长官,都是由国王从王

13、族国戚中选派亲信担任;他在尼日尔河上游开凿运河,兴修水利,开发矿藏,统一度量衡,加奥、廷巴克图和迭内是帝国的三大贸易中心;重视文化教育,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各地学者文人;在桑海的社会生活中,奴隶制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桑海的奴隶不仅用于家庭服役,还广泛的用于农业生产、捕鱼和修造船舶等劳动。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二 印加人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种玉米、南瓜、菜豆,公元前3000年开始种棉花。印加人种植马铃薯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800年。他们还能修建梯田,用巨石砌边;同时修建复杂的水利灌溉系统,把水引入梯田。印加人还精于多种手工工艺,会用陶土制造纱锭织布,能烧制陶器,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印加人又修建了纵贯南北的沿海大道和高原大道,路宽3.54.5米,两条大道全程2000多公里,每过二三十里均建驿站。印加人通过观察月亮圆缺,编制了太阳历。印加人认识很多植物,能用草药治病,并会使用麻醉剂。他们还掌握了脑外科手术,在壁画中有剖脑治疗的画面。摘编自田德全主编的世界古代史(1) 据材料一,概括桑海帝国的文明成就。(2) 据材料二,概括印加帝国的文明成就。参考答案112:BDA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