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精编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5549794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0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精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2014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来源:学科网ZXXK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Na:23 Cl:35.5 3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下列能供给呼吸的气体的A氧气 B 氮气 C氢气 D氦气2、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3、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下列各项与形成雾

2、霾无关的是A工业粉尘 B 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风力发电4、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需适量补充的元素是 A、钠 B、碘 C、钙 D、硒5、 氧化钙的俗名是 A石灰石 B纯碱 C生石灰 D烧碱 6、著名科学家张存浩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研究的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3 C+5 D+77、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是 ( ) 来源:学#科#网8、下列整理归纳得出的规律合理的是 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B. 同种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气体一定比液体大C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

3、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9、右图是X、Y、Z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 YZ B、YZX C、ZYX D、XYZ10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以下物质,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来源:Z.xx.k.Com11、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导电性 C酸碱性 D 12、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

4、的装置组合是 13.下列物质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合理的是金刚石用于裁玻璃硬度大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氧化性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能与水反应 活性炭用于净水 14、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1:1:1 BHCl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71C 图中表示了4种物质的分子D反应前后 不变1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B实验室制取CO2 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C除去氯化钠混有少量的氯化钙 加入碳酸钾,过滤D区分硬水和软水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6、

5、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用化学用语填空:(1)硫的化学式 ;(2)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燃烧后瓶内形成亚硫酸(H2SO3)溶液,写出溶液中氢离子的符号 。17、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俗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1) 春节一喜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 ;(2)端午节一龙舟竞渡。龙舟的龙头制作需要精雕细琢,雕刻过程中木材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中秋节观花赏月。月饼是传统美味食品,月饼的制作常用面粉、蔗糖、精炼油、肉松等物质,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有 。 18、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_ ;来源:学*科*网Z*X*X*

6、K(2)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上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3)根据图示信息,推测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 。19、学校化学实验室新购买的药品有:白磷、铝片、乙醇、硝酸、氢氧化钠等。(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2)从物质存放方法的角度看: 白磷应保存在盛有 的广口瓶中;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原因是见光易分解。硝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HNO34XO22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因为敞口放置容易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的原因 。20、(8分)小昊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右图

7、),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其中C溶液的颜色为蓝色,A与E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已知:碳酸钡不溶于水)C物质是 ;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D物质的是(填序号) 。 银 氯化铁 氢氧化钾氧化铜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21、下面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仪器a的名称 ;(2)操作A中托盘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其作用是 ;(3)操作B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4)操作 C过滤时倒入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 (填序号) ; A.过滤速度慢 B

8、. 滤纸破损 C. 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 (5)图中部分操作有错误,其中有的错误会导致精盐产率明显偏低,其原因是 。22、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进行探究。【知识回顾】能产生氢气的化学反应有: 水电解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讨论交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该反应不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种物质更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大家设计了如下实验:【分析与结论】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 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便收集,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B缓慢产生少量气泡反应速率过慢,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C较快产生大量气泡,试管

9、外壁发热 通过实验得出,适合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知识拓展】(1)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反应的快慢、收集的难易、 等。(2)用稀硫酸制取氢气时,制得的气体中可能会增加的杂质为 。23、某兴趣小组同学电池中物质的成分,将电池剥开时闻到异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提出问题】为什么有异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网络搜索】干电池成分有二氧化锰、铁粉及铵盐等物质;【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小婧取适量黑色物质与 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听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实验.小清用一种物理方法发现黑色物质中不

10、含铁粉,他采用的方法是 ;实验.小明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静置后过滤,取滤渣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有气体生成立即向上述试管中 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上述实验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据此小明认为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交流讨论】大家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1)小莹认为若要证明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必须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2)小仪认为除了小莹考虑的因素外,另一个原因是氧化铜等黑色物质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结论与反思】(1)干电池中一定含有铵盐,可能含有二氧化锰,一定不含有铁粉。来源

11、:Z。xx。k.Com(2)面对网络信息,我们要去伪存真,不应盲从。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4、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盐酸,小丽为了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中配制了8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该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8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g;(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当滴入4克盐酸时,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g。机密2014年6月19日江西省2014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说明:1、考生写出其它答案若合理,可参照此意见给

12、分。 2、本卷每个化学方程式都是2分,化学式错误的不给分;未配平、未写反应条件或未标出“”、“”应扣1分,但每个化学方程式最多扣1分。3、 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 BDC CDABB C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B;导热性(或熔点等)12、C;13、A;吸附性14、B;原子种类(或原子数目等)15、A;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4分)(1) S (1分) (2)S + O2 S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