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4张PPT)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49747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1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4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4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4张PPT)(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中古时期: 世界历史上的5-14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即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兴起,欧洲开始向近代社会过渡。,封君封臣制 度、庄园 和农奴制度,一、西欧封建庄园-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1.诞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2.主要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模式),(二)政治:封君封臣制度,1、形成条件: 2、内容:,一、西欧封建庄园-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自然经济和社会动

2、荡的产物 2)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1)封君:授予土地者,封臣:领取土地者 2)权利义务关系:封臣必须效忠封君,服兵役; 各级封建主是土地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权力。,封君,土地占有者 授予土地,享权力,封臣,领取土地 效忠封君,服兵役,“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段话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怎样的关系?,封君授予封臣土地,封臣要效忠于封君,有严格的等级。,“一块封土典型意义上就是从领主处持有的地产,作为一种特别服役、尤其是军事服役的回报。” 【美

3、】布莱恩西欧中世纪史,“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中古西欧谚语,3.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依次主臣关系。,4.封君封臣制度的影响,(1)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2)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分裂割据局面,封君封臣制度,形成条件,内容,特点,影响,社会动荡、自然经济,8世纪后与封土练联系,封君、封臣;权利义务关系,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统治阶级形成,分裂割据,探究: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封建制度的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1.都是有条件的分封:权利与义务 2.目的相同:维护统治 3.都是层层

4、分封,等级森严,1.时间不同: 2.维持形式不同: 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 西欧: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二)庄园制度:封土,庄园,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叫作庄园 ,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有的庄园 。但是,有时一个庄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村,而有时 一 个大乡村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三)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1、形成发展: 9世纪逐渐流行,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2、土地组成: 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 3、居民构成: 领 主:给农民提供土

5、地,直接经营自营地; 主持法庭、 维护秩序 自由农:法律上自由、缴纳地租、服劳役 农 奴:法律上非自由、为领主服劳役地租,4.特点: 自给自足,等级森严,知识拓展:(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 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 社会组织,尖锐对立,残酷剥削,沉重压迫,农民在执政官监督下收割谷物,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十一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使得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二、中古时期的王权、教会、城市 (三元结构),(一)中古西欧的王权,1

6、.封君封臣制度下王权的衰落,2.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孕育着统一的力量。 法国: 英国: 葡萄牙与西班牙:,(二)基督教会-地位显赫、举足轻重,1.经济上: 2.政治上: 3.思想上:,从11世纪开始,到15世纪,自诺曼征服后形成强大的王权,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国家,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的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从出生到死亡都有接受教会的指导,西欧基督教徒一生与基督教会,出生后首先在神父的主持下接受洗礼,结婚时在教堂由神父主持婚礼,临终,为了灵魂升天堂,请神父主持涂香油仪式,死后的葬礼也在教堂举行,

7、葬礼结束后,死者直接埋入教堂附属的墓地,(三)中古时期西欧城市的兴起,1.背景,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使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2.时间,1011世纪兴起,3.经济形态,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4.争取自治权,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5.城市自治的影响,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中世纪城市中的交易,中世纪西欧城市,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1)建立:476年西罗马帝

8、国灭亡 (2)社会状况: (3)灭亡:,关于罗马法: 1.市民法(公民法) 2.万民法,经济:,工商业发达,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法律:,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罗马民法大全),民族国家特有的法,全人类共有的法律,原因:连年战争消耗了资源;游牧民族冲击和内部矛盾,时间: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2.俄罗斯,(1)发端: (2)被征服: (3)正式建国: A.16世纪 莫斯科 B.1547年 伊凡四世正式称沙皇 (4)扩张:,伊凡四世,9世纪 基辅罗斯,13世纪 蒙古 金帐汗国,17世纪末 疆界推进到太平洋 地跨欧亚两洲,采取措施:

9、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效果: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俄国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土扩张(至18世纪初),俄罗斯帝国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纹章,莫斯科大公印章,俄罗斯国徽,政治,经济,庄园,城市,比较中世纪的庄园和城市,农奴没有自由,和农奴主是依附关系,城市市民身份自由,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商业发达、贸易繁荣、十分开放,中国城市,西方城市,城市职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自治权,通过金钱赎买与武装斗争的方式取得了自治权,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的比较,一直是处于中央集权管理下,当堂达标,1.“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

10、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城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B,2.“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材料反映了庄园大体上是一个 A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B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C,3.中世纪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国王只能同国王的贵族封臣直接发生政治、经济与军事关系 国王可以在贵族的领地内直接向人民征税 贵族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对较大的独立性 国王可以任意向他的受封贵族征税 A B C D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