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岳麓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549569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岳麓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世界古代史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现代人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该亚的传说 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厄瑞斯忒的传说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题,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象画”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二、过

2、程与方法结合本课的图片,或播放有关录像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世界介绍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思考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使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自然,也创造了美。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目的课中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使学生会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

3、观念。【重点难点】重点:南方古猿 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难点:氏族社会先经历母系后经历父系社会的原因【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 问题探究 讨论 【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已经学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从更宽广的视角了解和学习世界范围内人类历史的演变,这一演变的第一幕始于原始人类的出现。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两个概念:史前时代:没有文字记载之前的历史时期。文明时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板书)一、人类的起源(板书)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年级所学的有关内容,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古猿进化而来的

4、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包括许多神话传说,但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界上最早的原始人类以及人种的形成等知识。1.早期人类南方古猿(板书)教师提问:今天人类已知的最早的直系祖先是什么?有何特点?有些什么种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1教材回答:生活在非洲300多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特点:头骨比人类的短,脑容量比人类的小;直立行走,使用天然工具。种类有非洲种、阿法种等等。提问:观察P2南方古猿头像与猿人头像图,他们有何主要差别?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回答:前者接近 “猿”,后者更靠近“人”提问:那么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或者说人脱离动物界、走向独

5、立发展的根本标志是什么呢?生答:直立行走和工具的制造。过渡人类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在外貌特征上出现了一些差异,人类学者根据这些差异将现代人划分为三大人种。2.三大人种(板书)提问:人种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关系?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指出: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各人种毛发、肤色等体貌特征的差异,就是他们适应各自环境演化的结果。教师要求学生思考P2课中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各人种只有外表上的差异,决无智商高低、种族优劣之区分,各种族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同是后天因素决定的,种族歧视是决无道理的反文明行为。二、氏族社会(板书)提问:从猿到人的转化的根本标志是

6、直立行走和工具的制造。那么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石器(复习新、旧石器时代)提问: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氏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氏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稳固的集团) 原因: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个人单独根本无法生存。1母系氏族社会(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3小字关于该亚的神话故事,该故事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提问: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P3小字及P5卡片内容回答: 特点: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氏族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结成。 原因:农业是妇女在采集中发明的,所以最先从事这一生产活动的主要是妇女(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

7、;当时的婚姻状况是群婚时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2.父系氏族社会(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厄瑞斯忒的故事,这则神话故事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 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提问: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特点:男子取代妇女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氏族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结成。 提问: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其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原因:男子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婚姻关系的变化,一夫一妻制的产生,子女不仅知道母亲,也知道父亲,子女从而不再从母。 根本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劳动强度增加,男子逐渐取代妇女在生产中的地位。 提问: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有何异同?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相同点都处于氏族社会时期;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稳定的集团。不同点妇女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小结】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作业】完成基训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