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二)-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548401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二)-(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忠植中学物理组,活动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做一做:,信息快递:在测量时要进行估读,估读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时就会产生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还可以采用更精密的仪器。,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 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仪器本身不准确 。 、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3.误差不是错误:,注意: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 除,只能尽量的减小。,2.减小误差的办法: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错误

2、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关于测量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选用精密工具或改进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中的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练一练,某同学测量一只铅笔的长度,测量了四次,结果分别是:16.58cm,16.57cm,16.55cm,16.56cm,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量结果是 ,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某名同学分别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宽度时,记录数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27.4cm B、27

3、.9cm C、279.4mm D、27.648cm,1mm,16.57cm,16.5cm,0.07cm,c,练一练,活动 用刻度尺测量,想一想: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如何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如何测量系统丝的直径呢?,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辅助工具法(平移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1、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2、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2)化曲为直,测纸的厚,细丝直径,(3)累积法,(4)化暗为明(转换法):某些待测物体不是明显漏在外面,而是隐含在物体的内部,如玻璃管的内径,工件的裂缝等,设计数据表格,次数,物理量,1min60s,1h60 min,四、

4、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s,2、时间单位的换算,特殊长度测量和误差,一、误差,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测量工具和测量的人,减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 使用更精密的仪器,二、特殊长度测量方法,与错误区别:误差不能避免,错误可以避免,1、累积法,2、平移法(辅助工具法),3、化曲为直(转换法),4、化暗为明(转换法),长 度 测 量,1、测量工具:,3、测量 的记录,(1)数字,(2)单位,4、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误差与错误 的区别:,(3)减小误差的方法,2、选用较精密的测量工具,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不能避免只能设法减小。,准确值,估读值: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测量单位:,(1)定义:,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国际:m,常用的: km dm cm m nm,1、多测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刻度尺,5-2,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分米(dm)0.1米10-1米,1千米(km)1000米103米,1厘米(cm)0.01米10-2米,1毫米(mm)0.001米10-3米,1微米(m)0.000001米10-6米,长度测量,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