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哲学上册原理术语总结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455433 上传时间:2017-06-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版哲学上册原理术语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版哲学上册原理术语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版哲学上册原理术语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年版哲学上册原理术语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年版哲学上册原理术语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版哲学上册原理术语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版哲学上册原理术语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12011 年版哲学上册原理术语总结2011 年版哲学上册原理术语总结2011 年版哲学上册原理术语总结作者:踏云(一) 唯物论1.物质意识辨证关系-(1)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011 年版哲学上册原理术语总结。(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或错误意识具有阻碍作用)。要重视精神的力量。比如:用唯物论原理分析政策制定的正确性。(归纳论述题,专门用此原理答必须分两方面都答)做题是否用反作用,关键在于是否体现事物具体形态改变。若需答多个原理,其中有一个为该原理,只需答出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或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即可。体现从实际出发关键词:实际、状况、形势、情况、事实等,根据提出等。(另外:判断意识反作用需具备两个条件:(1) 有意识(路线、方针、政策、理论等)指导(2)方针指导促使物质具体形态改变如环境污染加重或环境转好,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等之类)2.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1)规律具有客观性,发

3、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和基础;(2)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认识能认识利用规律。(3)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做到实事求是。4.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要具体把握客观实际。坚持全面地看待实际。坚持从整体联系地把握实际。(4)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5) 正确对待他人经验,反对主观主义。(二 )辩证法一、辨证联系观总体把握:1.材料如何体现联系观点(辩证的联系观)的?(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具有客观性。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联系的可变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

4、从因果联系方面想。从整体和部分联系角度想。个别常用:2.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范文最新推荐-3有普遍性;事物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现实运用:分析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产业关系;可持续发展、走出去战略;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开放性等。把握例词:影响影响;有利于有利于;危害,危害;离不开;导致;造成;引起,等。3.因果联系:最常用术语-一现象都由其他现象产生,一现象会引起其他现象。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链条中。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

5、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热点:尤其对人的活动破坏自然,受到惩罚以后的启示,对安全生产以及台风、地震禽流感等建立预警机制等也用此原理。)把握关键词:由于、因为、所以、结果、未雨绸缪预警机制等。4.整体部分联系:(1) 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最大发挥。如:构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区域结构协调等。(2)整体处于统帅地位。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比如反对地方保护主义,树立全国一盘棋观念。(3)局部制约整体,影响整体功能发挥,某特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起到

6、决定作用。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最大发挥。比如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西部开发等。把握例词:从全局着眼、国家利益、系统工程、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大局、全局、经济结构调整等等。二、辨证发展观1.总体把握:(1)发展的实质以及三条方法论(2)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辨证关系(3) 发展的状态:量变质变关系原理(4)发展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5)事物运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原理(6)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7) 物质和运动关系其中 1-5 常用,6-7 运用很少2.发展的实质原理: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方法论:(1)把事物如实的看作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弄清事物所处的阶

7、段和地位。(3)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促进新事物成长。把握例词: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制度创新等。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和基础;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利用规律。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做到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范文最新推荐-54.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1 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2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3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4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关键词:自身/内在/国内外部,内部原因,外部因素,自主创新,独立自主和对

8、外开放、扩大内需等。民族地区自身要国家和东部要等等。5.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1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事物发展是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 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 3 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 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4)学会优化结构。关键词:经过长期的终于,循序渐进,长期努力,结构调整,过犹不及,积累,是长期过程等6.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

9、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工作总结2011 年版哲学上册原理术语总结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方法论: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经常运用: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朝鲜半岛核问题会谈、抗战胜利 60 周年、中国的和平崛起等。关键词:国际形式走向缓和,美好未来,曲折过程,艰苦奋斗,反复,风雨后见彩虹等。7.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关系原理:(1) 辨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2)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3)物质世界都是绝对

10、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8.物质和运动关系原理: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三、辨证的矛盾观(矛盾的观点)1.总体把握:(1)矛盾普遍性以及方法论(2)矛盾特殊性以及方法论(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以及方法论(4)主次矛盾原理以及方法论(5)矛盾主次方面以及方法论等。此外,有时还用内外因辨证关系方法论主要有:(1)全面的观点(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2.矛盾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1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范文最新推荐-7性、一点论如果为多个原理中的一个:术语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全面看问题。把握关键词:一方面,另一方面、不足成绩,有好处,也有不足把与结合起来,既又,同时,成绩问题等。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矛盾

12、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不能混淆不同性质的事物,不同的地区状况所走的路子不相同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1)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这要求我们要从特殊性当中概括出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这要求我们坚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法论】:(1)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原理也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即我们在

13、想问题、办事情要把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工作方法;用于如农村税费改革先搞试点,再推广全国。等说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共产党的领导等,又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说明邓小平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的辩证统一。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的存在与发展规定次要矛盾

14、的存在与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与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其他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现实运用-此原理主要用于分析:三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执政能力是加强党建的重中之重,稳定房价重点遏制投机,建设节约型社会关键节约和开发并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人才强国战略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提高能源利-范文最新推荐-9用率等。关键词:中心、重点、核心、关键、要务、着力等。6.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