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虫害及防治-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539694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1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梨树虫害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梨树虫害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梨树虫害及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梨树虫害及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梨树虫害及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梨树虫害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梨树虫害及防治-(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梨树虫害及防治,梨树主要虫害,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梨象鼻虫 梨木虱梨茎蜂 金缘吉丁虫金龟子 梨网蝽茶翅蝽 山楂红蜘蛛金纹细蛾 梨星毛虫梨蚜 梨圆介壳虫大青叶蝉,本节主要讲解的梨树虫害,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梨象鼻虫 梨木虱梨茎蜂 茶翅蝽梨星毛虫,(一)梨大食心虫发生规律 梨大食心虫在我国主要梨产区为害十分严重,是梨树最主要的害虫。该虫在吉林一年发生l代,辽宁一年发生12代,山东、河北大部分地区一年发生2代,河南南部发生3代。各地均以小幼虫在被害芽内结茧越冬。花芽前后,开始从越冬芽中爬出,转移到新芽上蛀食,称“出蛰转芽”。被害新芽大多数暂时不死,继续生长发育,至开花前后,幼

2、虫已蛀入果台中央,输导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花序开始萎蔫,不久又转移到幼果上蛀食,称“转果期”。,一、梨大食心虫,幼虫可为害23个果,老熟后在最后那个被害果内化蛹。成虫羽化后,幼虫蛀人芽内为害(多数是花芽),芽干枯后又转移到新芽。一头幼虫可以为害3个芽,在最后那个被害芽内越冬,此芽称“越冬虫芽”。部分幼虫为害一个芽后,转移到果上,也有的孵化直接蛀人果中。取食梨果的幼虫发育快,在果内老熟化蛹,羽化出蛾,产卵(第二代卵),孵化后,幼虫为害23个花芽做茧越冬。成虫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一、梨大食心虫,(二)梨大食心虫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5毫米,翅展2027毫米,全身暗灰褐色,前翅具有紫色光泽,由

3、前缘至后缘有两条灰白色波状条纹,条纹两侧近黑色,条纹中间近灰白色,中室上方有一黑褐色肾状纹,后翘淡灰褐色。,一、梨大食心虫,卵: 椭圆形,稍扁平,长约1毫米,初产时白色,后渐变红色,近孵化时黑红色。 梨大食心虫幼虫 幼虫:越冬幼虫体长约3毫米,紫褐色。老熟幼虫体长约1720毫米,暗绿色。头、前胸背板、胸足皆为黑色。 蛹: 体长约1213毫米,黄褐色,尾端有6根带钩的刺毛,近孵化时黑色。,一、梨大食心虫,(三)危害状 幼虫蛀食梨的果实和花芽,从芽基部蛀人,直达芽心,芽鳞包被不紧,蛀人孔里有黑褐色粉状粪便及丝堵塞;出蛰幼虫蛀食新芽,芽基间堆积有棕黄色末状物,有丝缀连,此芽暂不死,至花序分离期芽鳞片

4、仍不落,开花后花朵全部凋萎。果实被害,受害果孔有虫粪堆积,最后一个被害果,果柄基部有丝与果台相缠,被害果变黑,枯干至冬不落。,一、梨大食心虫,一、梨大食心虫,(四)综合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 梨大食心虫被害状十分明显,易于发现,有利于人工防治。人工防治若效果好,还有利于保护天敌。其方法有结合冬剪,剪掉所有鳞片包被不紧的芽;开花前后,经常巡视,及时摘下萎蔫的花序消灭其中的幼虫;在幼虫化蛹期,成虫羽化前(北京为6月中旬前),组织人工摘除被害果,加以集中处理,重点摘除越冬代幼虫的被害果;小年时,见技果就及时摘,大年时可在成虫开始羽化前,,一、梨大食心虫,摘除“吊死鬼”,把这些“吊死鬼”放在纱笼中,白

5、天放掉寄生蜂,随后打死梨大食心虫;“刺虫保果”,对某些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在小年的情况下,于开花前敲打梨枝,发现鳞片不脱落者,撕下鳞片,用针或铁丝从孔口刺人,即可杀死幼虫。将来此花序可正常坐果;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期,结合果园其他害虫的防治,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一、梨大食心虫,2、保护天敌 梨大食心虫的天敌很多,主要有:黄眶离缘姬蜂、瘤姬蜂、离缝姬蜂等。寄生蜂对梨大食心虫的抑制作用很大,特别是控制后期的为害。因此,在进行防治时,应尽可能保护这些天敌。保护利用天敌,收集有寄生蜂、寄生蝇的虫果,用这些昆虫防治梨大食心虫。,一、梨大食心虫,3、药剂防治 药时间性:出蜇转芽期、转果期、成虫羽化及卵发生期、

6、卵孵化期。 防治适期:越冬幼虫出蛰转芽期、转果期,华北地区正是梨果脱萼期,转果期在5月下旬,用药适期可根据梨树物候期来掌握;第一代卵及初孵幼虫期:第一次掌握在成虫卵盛期,第二次在第一次防治后15天;第二代卵及初孵幼虫期,施药适期要掌握在初龄幼虫钻人越冬芽以前。根据华北地区的一般情况看,梨大食心虫的为害主要是越冬代幼虫害芽及害果最为严重。 喷药方式:淋洗式,力求枝芽全面着药。,一、梨大食心虫,药剂种类及浓度: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1 0002 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2 0003 000倍液,2.5%功夫菊酯3 000倍液,5

7、%卡死克乳油1 0002 000倍液等。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触杀效果好,且残留期长。喷洒次数为:在出蜇转芽集中的地区(如吉林、辽宁、河北北部)喷1次即可;在出蜇转芽期不集中地区,梨大食心虫也十分严重,可连续喷两次,间隔7天,交替用药。对于已经蛀芽食心虫防治:梨大食心虫蛀人新芽后,再喷农药已无能为力了。要等到从花芽顶端可清楚地看到小小的白花蕾时用药杀死尚未蛀人果核、正在鳞片内啃食的梨大食心虫,注意不同地区,不同品种有差异。,一、梨大食心虫,一、梨大食心虫,(一)发生规律 在北方(如辽宁),梨小食心虫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下、剪锯口处结茧越冬,单植梨园梨小发生23代。越冬代成虫发生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

8、;第一代成虫发生在6月末至7月末;第二代成虫发生在8月初至9月中旬。第一代幼虫主要为害梨芽、新梢嫩叶、叶柄,极少数为害果。,二、梨小食心虫,有一些幼虫从其他害虫为害造成的伤口蛀人果中,在皮下浅层为害。还有和梨大食心虫共生的。第二代幼虫为害果增多,第三代果为害最重,第三代卵发生期8月上旬至9月下旬,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桃、梨兼植的果园,梨小第一代、第二代主要为害桃梢,第三代以后才转移到梨园为害。,二、梨小食心虫,(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7mm,翅展1114mm,暗褐或灰黑色。下唇须灰褐上翘。触角丝状。前翅灰黑,前缘有10组白色短斜纹,中央近外缘1/3处有一明显白点,翅面散生灰白色鳞片,后

9、缘有一些条纹,近外缘约有10个小黑斑。后翅浅茶褐色,两翅合扰,外缘合成钝角。足灰褐色,各足跗节末灰白色。腹部灰褐色。,二、梨小食心虫,幼虫体长1013mm,淡红至桃红色,腹部橙黄,头黄褐色,前胸盾浅黄褐色,臀板浅褐色。胸、腹部淡红色或粉色。臀栉47齿,齿深褐色,。腹足趾钩单序环3040个,臀足趾钩2030个。前胸气门前片上有3根刚毛。 卵扁椭圆形,中央隆起,直径0.50.8mm,表面有皱折,初乳白,后淡黄,孵化前变黑褐色。,二、梨小食心虫,(三)危害状 在梨树与桃树混栽的果园中,梨小为害严重,发生情况复杂。春季幼虫主要为害桃梢,夏季一部分幼虫为害桃梢,另一部分为害梨果,秋季主要为害梨果。桃梢被

10、害,幼虫多从新梢顶端23片叶的叶柄基部蛀入,在蛀孔处有流胶及虫粪,不久新梢顶端萎蔫枯死。,二、梨小食心虫,在单纯梨园中,前期幼虫主要为害新梢、梨芽、叶柄,后期主要为害梨果。芽被害,从芽基部蛀入,芽外有碎屑,并有12片叶枯萎。叶柄和新梢被子害与桃梢被害状相似,幼虫自叶柄 或新梢基部蛀入,在其内蛀食,咬一小孔,将粪排出。,二、梨小食心虫,在梨果上为害,幼虫多从萼洼和梗洼处蛀入,前期入果孔很小,呈青绿色稍凹陷。后期入果孔黄褐色,状似是果点,不凹陷。幼虫蛀入后直达果心,蛀食种子,不纵横串食。被害处表皮变黑,有12个小圆孔,从孔内排出虫烘。脱果孔圆形较大,外有丝网连结虫粪。虫孔易被病菌侵略者染腐烂(如褐

11、腐病)。有的幼虫只在表皮下蛀食品店为害,虫疤黑色,表面有12个排粪孔(很像苹小被害状)。,二、梨小食心虫,二、梨小食心虫,(四)综合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 春季细致刮除树上的翘皮,可消灭越冬幼虫;单植梨园,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发生期,人工摘除被害虫果;桃梨兼植园,及时摘除被害桃梢,减少虫源,减轻后期对梨的为害;种植诱集植物,试验证明,在梨园周围零星种植李子树,诱集梨小在李果内产卵,在北京,5月初,95%以上的李果均被梨小食心虫蛀食,,二、梨小食心虫,在其脱果前,及时摘除全部受害李果,集中销毁,可有效压低当年虫口数量;黑光灯诱杀;在越冬脱果前(北方果区一般在8月中旬前),在主枝主干上,利用束草或

12、麻袋片诱杀脱果越冬的幼虫;建园时,尽量避免与桃、杏混栽或近距离栽植,杜绝梨小在寄主间相互转移;在果园中设置糖醋液(红糖:醋:白酒:水=1:4:1:16)加少量敌百虫,诱杀成虫。 悬挂频振式杀虫灯从3月中旬至10月中旬,可以有效诱杀。,二、梨小食心虫,2、生物防治 以梨小食心虫诱芯为监测手段,在蛾子发生高峰后l2天,人工释放松毛赤眼蜂,每公顷150万头,每次30万头/公顷,分45次放完,可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为害。 3、药物防治 防治时间及指标:8月份开始卵果率调查,达1%2%开始喷药,1015天后卵果率达1%以上再喷药。药剂种类及浓度: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10%氯氰菊酯2 000

13、倍液及40%水胺硫磷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3 0004 000倍液。,二、梨小食心虫,二、梨小食心虫,(一)发生规律 1年发生1-3代,多数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扁圆形冬茧越冬。越冬深度最浅可在土表,最深可达15厘米,3-8厘米深处最多;越冬幼虫的平面分布范围主要在树干周围1米以内。 翌年4月中旬(北方5月上旬)前后,遇雨后,幼虫开始破茧出土,出土可一直延续到7月中旬,5月上中旬为出土盛期。幼虫出土时间的早晚、数量多少与五六月份的降雨关系密切:降雨早,则出土早,雨量充沛且集中,则出土快而整齐;反之,雨量小,降雨分散,则出土晚而不整齐。幼虫出土后,1天内即可在树干基部附近的土缝、石缝

14、或杂草根际处吐丝结成纺锤形的夏茧,后化蛹。蛹期9-15天。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发生盛期,直到9月份仍有成虫发生。,三、桃小食心虫,成虫白天潜伏于枝干、树叶及草丛等背阴处,日落后开始活动,深夜最为活跃,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枣叶背面基部,少数产在枣果梗洼处。幼虫孵出后多从枣果近顶部和中部蛀入。幼虫蛀入果后,先在果皮下潜食,果面可见到淡褐色潜痕,不久便可蛀至枣核,在枣核周围边取食、边排粪,使枣核四周充满虫粪。幼虫期约17天左右,后老熟、脱果入土结茧。第一代幼虫盛发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盛发期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不同的枣树品种,其受害程度不同。,三、桃小食心虫,(二)形态特征 前翅

15、前缘中部有一蓝黑色三角形大斑,翅基和中部有7簇黄褐或蓝褐色斜立鳞毛。后翅灰白色。卵椭圆形,深红色。幼虫体长1316毫米,桃红色。卵壳上有许多近似椭圆形的刻纹,顶部环生2-3圈“Y”状毛刺。,三、桃小食心虫,幼虫成龄幼虫体长13-16毫米,头褐色,前胸背板暗褐色,体背及其余部分桃红色,无臀栉。 蛹长6-8毫米,淡黄色至褐色。越冬茧扁椭圆,质地紧密;蛹化茧纺锤形,疏松。 茧分冬茧和夏茧,冬茧,扁圆形,茧丝紧密;夏茧,纺锤形,质地疏松。,三、桃小食心虫,(三)危害状 初孵化幼虫,从萼洼附近或果实胴部蛀入果内,蛀入孔流出透明的水珠状果胶滴,数日后果胶滴干为白色粉状物,随着果实长大,入果孔愈合一针尖大小

16、的小黑点,周围稍凹陷,呈青绿色。幼虫蛀入后在果内纵横串食或直入果心蛀食。早期为害严重时,使果实变形,表面凹凸不平,俗称猴头果。被害果实渐变黄色,果肉僵硬,又俗称黄病。果实近成熟期被害,一般果形不变,但果内虫道充满大量虫粪,俗称豆沙馅。幼虫老熟后,在果面咬一直径23毫米的圆形脱果孔,虫果容易脱落。,三、桃小食心虫,三、桃小食心虫,(四)综合防治 (1)人工防治:在早春越冬幼虫出土前,将树根颈基部土壤扒开1316厘米,刮除贴附表皮的越冬茧。果实受害后,及时摘除树上虫果和拾净落地虫果。结合秋施基肥,把树盘半径1米内的表层土壤及落地虫果填入施肥坑底部,可以消灭大量越冬幼虫;4月中旬树盘覆盖地膜,用土压严可阻挡羽化的成虫飞出产卵。,三、桃小食心虫,(2)地面药剂防治:树下防治当出土幼虫达5%时,开始地面施药,将越冬幼虫毒杀于出土过程中,常用药剂:800倍48%“天剑5号”(毒死蜱),200倍25%辛硫磷微胶囊剂,200倍50%地亚农乳剂等药液。在树冠下距树干1米范围内的地面细致喷雾,喷至地面湿透。亦可将药液喷于50千克细土中,混合均匀,制成毒土,撒于树下。亦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3%地亚农颗粒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