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仪(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535406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5.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礼仪(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礼仪(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礼仪(最新编写-修订版)(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礼仪,关于起源,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春秋时期的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年),他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克己复礼”,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食”。总之,为了“礼”的需要,可以舍弃一切 到了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三礼”(仪

2、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仪礼 仪礼文字艰涩,内容枯燥,治史者对它望而生畏。但本书是“三礼”中成书较早的一部,据考古材料及古文献所知,商、周统治者有名目繁多的典礼,其仪节日益繁缛复杂,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

3、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周礼,周礼展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典制,国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于哲理。三读之后,令人顿生治天下如指之掌中的感觉,吉礼是五礼之冠,一、吉礼:,主要是对天神,人鬼,地祗(q),的祭祀之礼。,【主要内容】,1.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yu)祀司中、司命、飌fng师、雨师”。,【译文】用吉礼祭祀天下各国的人鬼、天神和地神。用禋(yn)祀来祭祀昊天上帝,用实柴来祭祀

4、日、月、星、辰,用槱燎(yu lio)来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注解】,【人鬼、地示】人鬼,谓宗庙之神。示,是“祗”的本字,谓地神。 【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 禋祀,谓升烟以祭。案禋祀及下文的实柴、槱燎,名虽不同,其实都是同一种祭法:先积柴,再在柴上加牲体、玉帛等,然后燔烧而使之生烟,天神闻到了烟气,就算享用了。昊天上帝,是天上的至上神,即天神。,【星、辰】郑注曰:“星,谓五纬。辰,谓日月所会十二次。”,案五纬,据贾疏,指五星:东方岁星(即木星),南方荧惑(即火星),西方太白(即金星),北方辰星(即水星),中央镇星(即土星)。,十二次,是指根据天上的十二次所划分的地上的

5、十二个国家或区域。案古人为了量度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道(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划分为十二个等分,即十二次,并给每一次取名。,如第一次叫星纪,第二次叫玄枵(xun xio),其他各次分别为娵訾(j z)、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天上十二次与地上十二土的关系】,星纪-吴越;元枵-齐;娵訾-卫;降娄-鲁;大梁-赵;实沈-晋;鹑首-秦;鹑火-周;鹑尾-楚;寿星-郑;大火-宋;析木-燕; 也此分野之妖祥主用客星彗孛之气为象 周礼注,【十二土与二十八星宿关系】,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兖州 豫州 幽州北方玄武:斗、牛、

6、女、虚、危、室、壁;扬州 青州 并州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徐州 冀州 益州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雍州 荆州,【以槱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 【槱燎yu lio】古代封禅祭天的一种仪礼。以牲体置柴堆上焚之,扬其光炎上达于天,以祀天神。 【司中、司命、飌师、雨师】:郑注曰:“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 案文昌,星官名,熟紫微垣,有星六颗,第四颗为司命,据说主赏功进贤;第五星为司中,据说主司过诘咎。风师、雨师,据郑司农说,分别指箕星、毕星,能兴风、雨。,拜日与祭天,2.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沈祭山林川泽,以疈辜祭四方百物。】,【译文】用血祭来祭祀社

7、稷、五祀、五岳、用埋沉来祭祀山林、川泽,用毁折牲体来祭祀四方和各种小神。,【疈辜】p g,【注 释】,【血祭】即用牲血祭祀,其祭法,据孙诒让说,是先荐而后灌,即先进献而后灌地,使血气达于地下,以供神享之。 【社稷】1. 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社,土神;稷,谷神。,【五祀】1. 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 2. 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 (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郑玄 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

8、,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 句芒 ,火正曰 祝融 ,金正曰 蓐收 ,水正曰 玄冥 ,土正曰 后土 。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祀于公社及门閭,腊先祖五祀。” 郑玄 注:“五祀,门、户、中霤、灶、行也。”,汉 王充 论衡祭意:“五祀报门、户、井、灶、室中霤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欲食,中霤,人所託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门神:“夫门为五祀之首,并非邪神,都人神之而不祀之,失其旨矣。”,【五岳】郑玄 注曰:“五岳,东曰 岱宗 、南曰 衡山 、西曰 华山 、北曰 恒山 、

9、中曰 嵩高山 。” 【貍沈】貍,“埋”的假借字。貍沈,是指用牲体、玉帛等,或埋于山,或沉于河以祭。郑注曰:“祭山林曰埋,川泽曰沉”,【疈辜p g】分割、肢解牲体。郑玄 注:“疈,疈牲胸也。”明史礼志二:“以祀地祇,则有血祭、薶沉、疈辜之礼。”郑司农曰:“披p磔zh 牲以祭”,即毁折牲体以祭。,南宋以后,“封禅”不再单独进行,而与在郊外举行的祭天祭祀的“郊祀”合并,“封”与“禅”也一并进行。到了明代,分别建成天、地、日、月四坛,明清两代帝王分别在各坛祭祀天、地、日、月。,打开古都北京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古都北京内城之外的南北东西四个方位上,分别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四个古祭坛建筑。,天

10、坛,天坛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一座古代皇家祭天建筑,它位于北京内城之外的南方,公元1420年明朝永乐18年由朱棣皇帝下令修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于每年“冬至”祭天、“孟春”祈谷、“夏至”祭雨的地方。,天 坛,地坛,地坛是公元1530年明朝嘉靖皇帝9年所建,位于北京内城之外的北方。因祭坛拜台周围设计有方形泽渠,故原名方泽坛,明朝嘉靖13年改名为地坛。地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祖“皇地祗神”即地神的地方,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的祭地建筑。明清两朝共有14位皇帝连续381年在此祭地,直到1912年清皇朝被推翻而告终。,日坛与月坛,日坛、月坛均为公元1530年明朝嘉靖皇帝9

11、年所建。日坛位于北京内城之外的东方,又叫朝日坛,是明清两朝皇帝在每年“春分”之日祭祖“太阳神”的地方。月坛又叫夕月坛,位于北京内城之外的西方,是明清两朝皇帝于每年“秋分”之日祭祖“夜明之神”即“月神”和天上诸星宿神的地方。,祭地与祭宗庙,二、凶礼,丧葬之事为凶礼,五礼之二。 指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面的礼仪活动。,【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禬(gu)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译文】用凶礼哀悼天下各国所遭遇的忧伤,用丧礼哀悼死亡,用荒礼哀悼饥馑和疫病,用吊礼哀悼水遭和火灾,用禬礼哀悼被敌国战败的国家,用恤礼哀悼遭受侵犯或有内乱的邻国。,【注释】,【凶礼】 1

12、. 凡逢凶事而举行哀吊的仪礼。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五者。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郑玄 注:“凶礼之别有五丧、荒、弔(同吊dio)、襘、恤。” 2. 特指丧礼。,“凶事”及相应的“凶礼”,死亡 凶札 祸灾 围败 寇乱,【丧礼】 【荒礼】 【吊礼】 【禬(gu)礼】 【恤礼】,披麻戴孝,烧 七,“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在烧七时,丧家要在大门口挂白纸灯笼,表示家有重

13、孝。 头七在家设灵牌,焚香明烛,供献酒肴祭奠,下余六七都到坟地化纸钱。一般以一、三、五等单七祭札较隆重,亲友皆至,孝子要哭灵;二、四、六等双七,亲友不来。,三、宾礼,五礼之三。 为诸侯朝见天子以及诸侯之间互相朝觐之礼。,【 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曰视。】,【译文】用宾礼使天下各国相亲附:春季朝王叫做朝,夏季朝王叫做宗,秋季朝王叫做觐,冬季朝王叫做遇,无定期地会合诸侯叫做会,天下众诸侯国都来朝王叫做同,无定期地派卿慰问王叫做问,每十二年中有三年众诸侯派卿看望王叫做视。,【注释】,【朝、宗、觐、遇】是诸侯四时朝见王之礼名。案朝、宗、

14、遇三礼皆亡,唯觐礼尚存于仪礼之觐礼篇中。,【春朝】谓帝王春季接受诸侯、臣子朝见或诸侯、臣子春季朝见帝王。,【夏宗】诸侯夏天朝见天子。 【秋觐】古代诸侯秋季朝见天子。 【冬遇】谓 周 朝天子于冬季会见诸侯。 【时会】古代帝王不定期地朝会四方诸侯。,【殷见】据郑注殷是众的意思。王本有巡守天下的制度(大行人曰“十二岁王乃巡守殷国”),如果王十二年不巡守,则天下诸侯就同来朝见王,王要筑坛,把来朝诸侯集合起来命以政事,这就是所谓殷见之礼。,【时聘】:据郑注曰:“亦无常期,天子有事乃聘之焉。”案这是指诸侯遣卿前往聘问天子。,【殷覜】说文曰“视也”,即来看望王。郑注曰:“殷覜,谓一服(即侯服)朝之岁,以朝者

15、少,诸侯乃使卿以大礼重聘焉。一服朝在元年、七年、十一年。”,九 畿,国畿(方圆千里城中心) 侯畿 (1年一朝) 甸畿 (2年一朝) 男畿 (3年一朝) 采畿 (4年一朝) 卫畿 (5年一朝)(方圆500里) 蛮畿 (6年一朝) 夷畿 (7年一朝) 镇畿 (8年一朝) 藩畿 (9年一朝),国畿,国畿,国畿(方圆千里城中心) 侯畿 (1年一朝) 甸畿 (2年一朝) 男畿 (3年一朝) 采畿 (4年一朝) 卫畿 (5年一朝)(方圆500里) 蛮畿 (6年一朝) 夷畿 (7年一朝) 镇畿 (8年一朝) 藩畿 (9年一朝),九畿,不同时间会见各干什么,周礼秋官大行人:“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覲以比邦国

16、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謨,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译文】春季诸侯朝见王而共谋划(一年的)天下大事,秋季诸侯觐见王而排列各国功绩的高下,夏季诸侯宗见王而陈述各自的谋义,冬季诸侯遇见王而协调相互的谋虑,通过时会(征伐不顺服的诸侯)而向四方发布禁令,通过殷同而施行治理天下的政法。,四、军礼,五礼之四。军礼是古代军旅操演,征伐之礼。 军礼既包括军队作战时的规则,也包括军队的日常礼仪和纪律。 春秋战国以后不再有完整的军礼 后来的军礼也逐渐演变成严密的军纪和严酷的军法,【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这是讲对于那些桀傲不驯的诸侯要用军礼使其服从和同。,【主要内容】五个,【大师之礼】沈文倬说:“大师之礼是天子或诸侯的征伐行动,究竟要举行多少典礼,经传亡佚,已无法稽考。但宗庙谋议,命将出师,载(木)主远征,凯旋献俘,凡诗、书、国语、左传等所涉及的,处处都有典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