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小说类文本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主观题增分技巧及答题模板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34194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4 小说类文本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主观题增分技巧及答题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题04 小说类文本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主观题增分技巧及答题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题04 小说类文本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主观题增分技巧及答题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题04 小说类文本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主观题增分技巧及答题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题04 小说类文本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主观题增分技巧及答题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4 小说类文本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主观题增分技巧及答题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 小说类文本阅读-2020年高考语文主观题增分技巧及答题模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4 小说类文本阅读【考纲解读】1考查的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侧重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联系现实、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2考查的内容涵盖了人物形象(性格等)特点和作用分析;环境作用分析;鉴赏人物语言;分析篇章结构及情节作用;探究小说反映的多元价值观、社会意蕴等;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手法的作用(叙述方式、人称、正面侧面、烘托、对比等);分析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意图等多种类型。3考查题型及赋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客观题是四选一,就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和鉴赏;主观题多是两个。选择题3分;主观题1215分。4真题举隅:2019年全国卷II,莫泊桑的小步舞;全国卷III是何士光的到梨花屯去;

2、江苏卷是林斤澜的表妹;浙江卷是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北京卷是艾平的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全国卷是鲁迅的理水(节选)。(感悟:如果备考小说,还是要吃透考纲的精神,向乡土文学、革命文学方面涉猎;无论中外作品要选名家、宗师级、享誉文坛的作品;如果是新生代作家一定要选有特色的比如刘慈欣等)5应对策略:知己知彼,进行思维训练,培养阅读习惯,掌握答题技巧,创造性地使用答题模板。读懂文本,吃透一个中心:小说阅读不管怎么考,考什么,小说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好恶一定要把握住。【小说“科普”】1概念: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

3、活。2分类:按篇幅长短分类: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按题材分类:言情、武侠、科幻、历史;按风格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玄幻;按表现形式和载体分:纸媒小说、网络小说、电子小说等。3三要素:人物(主要、次要;正面、反面)、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三核心:语言、主题、手法。4痼疾:读了就是不懂;读了就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貌似读懂了,就是一做就错,一答题就与参考答案想去甚远;模板实用性不强这些问题都是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而至于成为语文提分的“拦路虎了”。5增分两大途径:战略上高度重视,对语文的各种题型都要认真对待,做出有针对性的

4、战略部署,不可偏废,靠临场发挥是极端错误的。战术上要精讲精练,注重真题的研读,做一定量的高质量的仿真题。仿真题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体现“仿真”的味道,从材料的选择、命题的设置、答案的拟制,都要高标准严要求。而评分这一块,笔者必须要强调,现在很多高三老师阅卷过程是比较粗糙的,要么图完成任务,要么磨洋工。一定要认真批阅,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哪里,共性的问题有哪些,个别性的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进而形成阅卷共识,进一步在备课组会悉心研究,找到解决问题,提高分数的关键。提分是我们的目标,提分是我们的宗旨。增分技巧【增分意识】1得分意识。考生要有强烈的得分意识,每一个作答环节都必须臻善臻美,力求选择题

5、满分,主观题得高分!2.草稿意识。不是只有数理化学科才打草稿,语文的主观题作答一定要有草稿纸上书写作答的意识,甚至养成良好使用草稿纸的习惯。尤其是文言文的翻译,必须要在草稿本上简单梳理,再誊写,这样卷面美,得分高。3术语意识。实用类文本的主观题套路性特别强,到底是六分答六点,还是三点;是筛选整合,还是归纳提炼,还是联系实际探究,每种题型设问不同,答题的模板存在着差异,但唯一不变的就是要用术语作答,体现出考生语文素养的积淀和专业性。4.揣摩命题意图的意识。必须要养成揣摩命题意图的意识,这个题考我哪一个知识点,命题者的导向是什么,他的答案拟制有什么内在的规律和特点。这些东西需要老师经常引领学生去思

6、考,去实践,进而形成作答的硬核素养。【增分技巧】1精讲精练,重点突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题型相对固定,但是文本可选性非常大,中外名家大师,都留有浩如烟海的作品,但并不意味着无规律可循。吃透高考考试说明,总能寻到蛛丝马迹。往乡土题材、改革开放题材、新时代建设题材、革命文化题材等方面着力思考,再把乡土作家、伤痕作家、红色作家的经典作品练一练。2“形胜于质”,悦人利己。这个观点有点离经叛道,但事实就是如此。高考阅卷自然是严谨的,给分有理、扣分有据,但是阅卷的任务和阅卷者普遍具有的“光环效应”心理,一再启示我们,三年来练好书法的作用性,讲答案排列布局的有如诗行、诗歌的章节的意义;问什么答什么、看分作答的

7、原则永不失效。第一书写;第二序号化;第三优雅的排版。其次才是结合文本阐述、分析、归纳、概括;再次才是术语的使用等等。3附录:把握文学类作品主旨的诀窍:a从重点语段上找突破;(1)抓标题与文体;(2)抓“文眼”;(3)抓对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4)抓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的句、段; b.从写作材料(题材)上看作者用什么来表达感情,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1)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2)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c.从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答题模板

8、【常见题型模板】.环境类题型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历年高考题来看,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通常以下列两种方式出现,一是环境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环境描写作用(意图)题(1)设问方式:某段文章中划线的环境描写句的作用是什么?(2)思考角度:(牢记三要素的相辅相成、密不可分)1.环境本身:突出季节特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反映、暗示社会环境;营造氛围,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2.人物方面:烘托心情;映衬人物形象;表现人物身份、地位、心理、性格等;暗示人物心理转变;象征、暗示人物命运;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9、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3.情节方面:换转或展开情节;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设置、制造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前后多次描写,成为情节发展的线索。4.主题方面: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丰富、深化主旨。温馨提示:联系段落位置环境描写所处的段落位置不同,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会有所区别。比如首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交代地点、渲染气氛、明确基调等作用,处在文本中间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承上启下、转换情节等作用,处在末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呼应前文、营造余韵等作用。二、环境描写技巧(手法)题(1)设问方式:某段环境描写运用了哪些的表现手法,请指出并领略其妙处。(2)两个

10、思考点:A从描写技巧角度看,有: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明暗对比,色彩搭配,渲染、衬托、烘托;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选取某某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等等。B.从写景角度看,有: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形、声、色角度);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仰视、俯视、平视;写景顺序分层写景(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由高及低,由低及高;由内及外,由外及内等等)。(3)赏析公式:技巧(手法) + 特点(二或四字形容词) + 表达效果 + 作用.情节类题型一、情节梳理题(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

11、梳理概括能力)(1)设问方式:1.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技法:答题时要注意按照情节(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表述,按照主谓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形式组织(什么人做什么),切不可纠缠于细节,面面俱到。2.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不同于“概括小说的情节”)(2)满分模板:正确指出小说的线索;正确指出小说展开故事情节的方式;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如果题干中有“简要分析”的需要,如果题干中是“概括回答”,则不需要)。二、情节作用题(1)设问方式:作者安排这样的情节有何作用,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答题思路:(“三要素”不离手)1、环境角度:突出(烘托、交代)人

12、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2、情节本身:为后文埋下某个情节埋下伏笔或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为曲折生动,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照应前文某个情节;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线索,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3、人物角度: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发展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4、主题角度: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5、读者角度: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3)满分模板: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

13、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三、情节安排(艺术)题(1)设问方式:这篇文章情节曲折,饶有波澜,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妙处。(2)思考角度:a.线索的安排1、结构全文的线索:人物、事物、事件、情感、时间、空间。2、分析线索的特点:单线结构、双线结构。A、双线结构:一明一暗,相互交织,双线必须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B、寻找途径:抓小说标题、抓小说中的中心词。b.情节安排的技巧1.就全文看:一波三折。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2.就开头结尾看:首尾呼应。作用: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3.就开头看:倒叙式。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设疑式。作用:

14、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写景式。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4、就结尾看:出人意料式结局(突转式结局/欧亨利式结尾)。作用: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令人伤感的悲剧式结局。作用: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令人喜悦的大团圆式结局。作用: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

15、愿望;留白式结局。作用: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能更好地深化主题。5.其他技巧特点,如误会、巧合、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等。四、情节探究题(探究角度主要有情节安排的合理与否、情节安排的作用、情节安排的艺术等,重点探究情节安排的合理性问题。)(1)设问形式有:1.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2.有人认为小说的情节是多余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3.小说结尾(或其它部分)写了,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2)思考切入点:解答这类题型时可以从环境、情节、人物、主题、技巧、读者感受、时代背景等方面来切入,寻找突破点。答题时要力求做到观点鲜明,要点齐全,分条分点,条理清晰,步骤完整。(3)满分模板:表明观点,如,“我认为”或“我赞同”;阐述理由,如“理由:A、;B、;C、”;总结句,如“所以(或因此)”。当然,如果题目有字数限制或其他要求限制,第三步总结句可以省略。 .人物类题型一、人物形象概括题(一)概括、分析人物特征(1)设问方式: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