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双璧(两篇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考点)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34012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双璧(两篇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古文双璧(两篇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古文双璧(两篇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古文双璧(两篇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古文双璧(两篇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文双璧(两篇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双璧(两篇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考点)(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文双璧,两篇文言文 搞定高考文言文所有考点,语文资源共享,加群微信ywgx688 备注:语文,传主档案 姓名:吴樘,字仲桨(祝大家中大奖) 生卒年:弘治十二年(1499)嘉靖四十四年(1566) 举进士时间:20岁,正德十四年 偶像:王阳明 政敌:严嵩 老板:嘉靖 官职属性:从文到武再到文,吴樘,字仲桨(文化常识: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古时常用于表字或对人的敬称,如孔子字仲尼),常州人。因避孝宗(朱祐樘,万贵妃魔爪下唯一活下来的皇子,提倡一夫一妻制并以身作则,一生只爱张皇后一人。他还发明了牙刷,方法是把短硬的猪鬃插进一支骨制手把上。2004

2、年,伦敦罗宾逊出版社出版的发明大全一书,列举了人类300项伟大的发明,,也把牙刷的发明权归到朱祐樘名下)讳,故以字行(古人避讳三大原则: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仲桨生时,会(会:恰巧,正好,适逢)天暴雨,屋舍被淹,水初及股(股:大腿),后可没人。,父十八(在中国古代,以数字为姓名的有三种情况:一为姓是数字的,如:一善明成化年间河北定州人,曾任蒿明县丞,九嘉唐代夏津人,在高祖武德年间做翰林学士;二为名是数字的,如秦少游秦七,黄庭坚黄八,李白李十二等;三为姓、名都是数字的,如六十七清代人,游外诗草和台阳杂咏的作者。七十一清代乾隆年间进士,西域闻见录作者等。 用数字作名字,在唐朝已形成风气

3、,清朝时满族人更是热衷于数字取名。数字取名有以排行取,也也有根据其祖父母的年龄或父母的年龄之和数取。以数字取名,不识字的乡下百姓占多数),将(将:率领、带领)妻子(妻子儿女)拆户(户:单扇的门)为舟,以樘(门窗或窗框)为桨,当是时,天雷滚滚,妻腹痛产子,十八以樘、桨名字之(名字,名词做动词,取名、取字),户难负重,故(故:因此,所以)自沉以活(活:使动,使活)妻子。 仲桨襁褓流离(从小流离失所),未识(识:zh,记忆)而孤(孤:幼年丧父),性聪慧恭谨,耽思坟籍(耽思:深思。坟籍:古代典籍),事母亲以孝闻。仲桨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通假字,不啻,无异于)金玉。,束

4、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束发又分全束和半束半披)举秀才,弱冠(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举进士一甲第一(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诸人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赐宴礼部(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改庶吉士(庶吉士,亦称庶常。是

5、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于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授编修(始置于宋,主要负责文献修撰工作。明、清属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职位,次于修撰,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明、清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无实职)(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正德末(年号,自汉武帝起),历侍读、右谕德。世宗嗣位(嗣位:即位),为讲官,寻(寻:没过多久)迁侍读学士。嘉靖四年,擢礼部右侍郎。俄(寻:没过多久)以忧(父母的丧事)归,哀毁骨立(哀毁骨立:指因为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身体好像只剩下一副骨架子支撑着。形容孝子在守孝期间由

6、于过分悲哀而损伤了身体),,上欲夺情(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称“丁忧”。服满再行补职。朝廷于大臣丧制款终,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擢礼部尚书,为国子监祭酒(始于西晋武帝国子祭酒,后经北齐、隋唐、明清延变。该官职基本隶属于朝廷最高学府:国子监。主要任务是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加教育部部长)严嵩(字惟中)沮(沮:阻止)。,仲桨闻之曰:“知我者,惟中也!”言讫(讫:事情完结、最终。言讫:说完)涕下。仲桨为人木强(木强:正直刚强),未知嵩之险恶。向者,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而仲桨未察。服阕(服阙:守丧期满

7、除服),为户部右侍郎。复改礼部,亡何(亡,通“无”,亡何,没过多久),代贾商书(虚构人物)为尚书(尚书与侍郎为正副职)。,其性纯孝,服虽除,菜蔬寝苫不改(寝苫枕块:苫shn:草荐。睡在草荐上,头枕着土块。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不啖鱼肉,哀戚过礼。遇事英发,掀髯论辩,法家拂士(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不能过之。奉命往核泉舶,芥视珠犀,少不留目。七年冬月,两广总督王守仁卒,遗言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仲桨哀恸,请恤典(恤典: 1.朝廷对去世官吏分别给予辍朝示哀、赐祭、配饗、追封、赠谥、树碑、立坊、建祠、恤赏、恤荫等的典例。2.帝王对臣属规定的

8、丧葬善后礼式),严嵩格(格:阻止、阻挠)不予。,更多共享资料,加微信 18595735634 每日更新,免费发放!备注:资料,九年,上欲以公主妻魏国公子(魏国公子:魏国公的儿子),因宠甚,欲厚嫁妆倍于长公主,问群臣可不(不:通“否”)。嵩曰:“甚善。今河清海晏(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陛下当假(假:凭借)此示我天朝上国之威。”仲桨讽(讽: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之曰:“曩者(曩:以前)汉明帝欲封皇子,帝曰:我子岂得与先帝子比!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纵河清海晏,礼不可废,诚愿陛下三思。”,嵩闻言不豫(不豫:不快、不高兴;天子、尊长生病;这里指不快)曰:“吴尚书知故事(故

9、事:典故、旧例,这里指典故),嵩(古人称谓中,自己可以称自己的名)独不知不(不:通“否”)?汉明帝北击匈奴,帑廪(帑廪:国库与粮仓)为之空,今方(方:正值)盛世,民间适女尚尚贵重,况皇室乎!且夫汉明帝虽有政绩,然性褊察(褊察:褊狭,心胸狭隘、苛察),吴尚书言此,岂非怀祸藏奸,言陛下弗如汉明帝乎!”御史(御史,掌监察)甄厅画附议。,仲桨欲引古谊以折之,然不善辞令,色(色:脸色)红涨,手足唇须皆颤栗,良久,乃曰:“严嵩(愤怒时可直呼其名)毁我!老匹夫敢尔!”嵩恚(恚:愤怒)曰:“吴尚书诡谲(诡谲:变化多端;怪诞;狡诈。这里指狡诈)多端,包藏莫测,畏人言耶?”,仲桨欲引古谊以折之,然不善辞令,色(色

10、:脸色)红涨,手足唇须皆颤栗,良久,乃曰:“严嵩(愤怒时可直呼其名)毁我!老匹夫敢尔!”嵩恚(恚:愤怒)曰:“吴尚书诡谲(诡谲:变化多端;怪诞;狡诈。这里指狡诈)多端,包藏莫测,畏人言耶?”,仲桨下车(下车:官吏初到任所) 大崇威惠,民夷悦服。前尹以刻深为治,或谓宽处为患,仲桨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襄州有国戚陈美男恃宠用事,受赇(赇:贿赂)无数,官民皆惧之,仲桨视事(官吏到职理政)月余按之,请付法。上乃(乃:竟然)特原之,仲桨疏曰:“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何不曲赦之,臣请将挈(挈:带领)家趣(趣:通趋,往)爪哇国,以为忠贞将来之戒!”上无

11、奈乃许之,由是襄州肃然。,十年春,会天大旱,仲桨躬身祈雨,剪其发,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雨乃大至,仲桨立于雨中,雨沾足(沾足:谓雨水充足)乃止。明年夏,涝且飞蝗,襄州大饥,人相食,至有黔首(黔首:百姓)啖泽中雁矢(矢:通“屎”,粪便),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褫(褫:抢劫)夺财物。或请以兵击之,仲桨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无食,故相率剽掠苟活耳。”遂出谷万斛以粜(粜:卖米),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奏蠲(蠲:免除)逋(逋:逃亡;拖欠。这里指拖欠)税银十万。帝将鬻(鬻:卖)淮、浙余盐及所没产,易银振之。或曰:“易银缓,非发帑金不可。”嵩阴沮(沮:阻止)之,事遂寝(寝:搁置)。

12、仲桨发仓为糜(糜:粥)以食饥者,活者甚众。仲桨布袍缓带,冒雨冲风,躬诣(诣:拜访、前往、到)数村,如是旬(旬:十天为一旬)余。蚤(蚤:通“早”)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疫大作,仲桨遍问疾苦,妻子侍医药,民皆得(得:通“德”,感激)之。是年秋,襄州颗粒无收,仲桨乃商度地势,佣黎庶以凿山阜,破砥碛,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如此水患不足虑,民亦得钱为生计。,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越明年,乘舆巡行,盛赞之,欲委之重任。嵩谏曰:“仲桨兴土木于饥馑之年,民多衔(衔:怨恨)之,未黜已为恩,如何进之?”遂寝。后邻州大蝗,侵入襄州界辄(辄

13、:就)死,襄州秋稼登(登:丰收),后岁屡有年(有年:丰收),且以丰稔(稔:丰收)闻,百姓歌之。,仲桨擅属文(属文:写文章),喜谭兵(谭兵:喜欢谈论军事),雅(雅:非常)谙(谙:熟悉,熟知)韬略(韬略,意指“文韬武略”。又指六韬三略,为古代兵书,引申为战斗用兵的计谋。,六韬 传说六韬为西周吕望所撰,计六卷。吕望姓姜,字尚,亦字子牙,多谋善断,长于用兵,他曾助周灭商,封于齐,官至太师,俗称姜太公。后经研究,认定六韬一书乃战国时人托其名而辑成!“韬”即用兵之谋略,“六韬”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韬共60篇2万余字。60篇的名字是: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

14、、举贤、赏罚、兵道、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王翼、论将、选将、立将、将威、砺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粮、略地、火战、虚垒、林战、突战、敌强、敌武、乌云山兵、乌云泽兵、少众、分险、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凡是先秦军队编制、管理、训练、行军、布阵、攻守、战具、兵器及其军事理论,几乎无所不包。以问答形式进行论述,并有夹注,语言生动,说理充分,是一部普及性的古军事专著,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

15、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三略 也叫黄石公三略,传说是汉初黄石公(又称圯上老人)所著,传授给张良的。共分上略、中略、下略3卷,共3800余字。史记留侯世家有“张良尝闲步游下邳,有一老父出一编书曰:读此书则为王者师旦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的记载。但据汉书艺文志说:“汉兴,张良、韩信序次(整理)兵法,几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至于孝成(汉成帝)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班固、班昭根据这些写成汉书艺文志兵家,其中并无三略一书著录。查汉书成书于东汉和帝(公元89105)年间。可见在东汉中叶以前并没有三略这个书名。 三略一书杂采儒家的仁、义、礼;法家

16、的权、术、势;墨家的尚贤;道家的重柔;甚至还有谶讳之说。全书讲政治策略手段较多,而直接讲军事的反而较少)。,时有倭寇夏港,或谏仲桨可击之,转常镇兵备副使。襄州黎元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仲桨,未果。及去(去:距离;离开。这里指离开),元元(元元:百姓)拦路涕泣,声震十里,至有黄发(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拦马、垂髫(垂髫:古代男子成年要加冠,而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牵衣。,仲桨有识略,军政甚肃,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祝:祈祷)日:“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贷:宽恕)。”倭寇黠甚,公使人觇(觇:侦查)之,乃定计,未几,夏港大捷,追歼之靖江,已,偕从巡抚蒙枫(虚构人物)趁(趁:追赶)倭出海。飞表献捷,天子壮之,累进为河南右布政使。十八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甫至,军饷不继,士哗噪且(且:将要)变,仲桨慰荐(慰荐:慰劳,抚慰)之,趣(趣:通“促”,催促)台司发饷,军乃戢(戢:收敛;停止。这里指军队停止哗变安定下来)。,寻大军入蜀,道(道:取道)宁夏,师进,次(次:驻扎,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