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四中等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529901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四中等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四中等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四中等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襄阳四中等三校2012-2013 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8 页,三大题29 小题,本试卷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编辑人:丁济亮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来源:GkStK.Com 2. 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题,每题2 分,共计 50 分 1儒家经典强调: “上好礼

2、,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 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2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愿意作恶,人之所以作恶、 做不正义的事情是出于无 知。 ”这是一位古希腊哲人的话,这个哲人是() 来源 :高 考试题库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戈拉 来源 :学优高考网 GkStK 3.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 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 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 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 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3、 D. 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4. 宋人邢昺上疏称: “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 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 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 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 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 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5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喜欢画山水画读了许多带 插图的小说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喜欢听京剧() A B C D 6. 魏源在 19 世纪 50 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 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

4、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 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7. 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 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 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 8.“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 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 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

5、。” 这段话高度评价了 () A. 伏尔泰和其反封建学说 B. 卢梭和其人民主权说 C. 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 D. 达尔文和其进化论 11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未几;作为发明 造纸术、炸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 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经验性重视实用技术缺乏相对独立的 学科体系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 A. B C D 12.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 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 A追

6、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 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 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13.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 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14.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先后

7、相继独自存在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继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15 1955 年,植物学家胡先瑞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 年,周恩 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说:“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 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 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瑞承认错误。”该谈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16. “政府制订法令,制服恶人,保护良善,这就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为履行

8、这种职责,需 要很多的经费,而政府本身没有米谷金钱,故须向农民、商人征收赋税,以资维持,但这是 在双方同意下获得的协议,这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约束。, 假如政府把保护人民叫做恩 惠的话,那么农民、商人向政府缴纳赋税,也可以叫做恩惠了。”上述言论意在说明() A官民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B政府和人民是平等的契约关系 C自由、平等是上天赋予的人权 D人与人之间在基本权利上是平等的 17.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18 “吉林大学

9、、 吉林工大、吉林医大、吉林师大等院校对1976 年入学新生文化测试的结果 表明,达到高中程度的不到20% ,初中程度的50% ,小学程度的竟达30% 。 ”出现这一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A “文革”造成高中教育的落后 B. 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C. 高考逐渐向工农倾斜 D. 人才短缺越来越严重 19. 2010年 11 月 17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 B. 比较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C. 是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D. 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10、20一学者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 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 宙。 ”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达尔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 21.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 , 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 水利之利, 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 养老、 济贫、救灾、 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据此判断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主张为() A. 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 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权 C. 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D. 建立福利社会 22文德尔

11、班在哲学史教程绪论中说:“希腊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原始的宗教意识、 伦理意识便进入分崩离析的过程中,这不仅使有关人的天职和使命问题变得愈来愈有必要作 科学的调查研究, 而且使有关正当的生活行为的教导成为首要目标,最终成为哲学或科学的 主要内容。 因此,希腊哲学便获得了基于科学原则的生活艺术的实践意义智者学派和苏 格拉底早已为这种涵义开辟了道路。”这里的“这种涵义”是指哲学应关注于对人的() A天职和使命的研究 B生活行为的研究 来源 :GkStK.Com C本身的研究 D宗教意识和伦理意识的研究 23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说中说:“在 19 世纪,受赠土地便是获得机会。正如有人给 了你们在得

12、克萨斯州的众多祖先那么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在21 世纪,人们最指 望得到的赠品, 再也不是土地, 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 , ”克林顿的这一论断说明了() A美国政府将会逐步增加奖学金 B信息时代对知识的依赖性逐步增强 C美国政府将严格控制土地资源 D政府的奖学金成为人们起家的本钱 24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提到:“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 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材料() A认为理学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B认为理学导致了中原地区沦丧 C片面地认为理学空谈误国 D比较全面地指出了理学的弊端 25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

13、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 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 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 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题,26题 20 分,27 题 15 分,计分 26. (20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 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 “

14、罢黜 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 叠加、 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 汉末年, 佛教传入, 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 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 历了近千年。 材料二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 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 在西方人看来, 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 神支柱, 是传统的基础, 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予经

15、济发展 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 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 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以上材料均引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 平线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2 分)两次文化融合的原因和结果有何不 同?(8 分 )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4 分)并说明 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6 分) 27.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该学说很快流传到世界各地, 衍生出社会达尔文主义。 英国人斯宾塞最早将进化论推广到人类社会,他认为竞争能够创造出优秀的社会和最优 秀的人,穷人是无法适应竞争环境的人,最好任其死掉。 德国学者认为,不同种族为生存空 间而斗争, 成功的种族必将扩大其生存空间。美国学者认为, 达尔文的新方法解释了现实世 界中“合适”的白种人自然地凌驾于其他“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