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学设计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19495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导入门】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不要随便相信他人的传言,因为传说者可能会加入自己的感受,传出的内容会跟实际有差距,甚至天壤之别。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正确地把话传出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复述与转述,从中找到答案吧。【目标牌】1. 了解复述、转述的含义和区别,掌握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转述的基本技巧。2. 运用复述与转述的技巧,用标准普通话进行简要复述与转述。3. 善于倾听,把握要点,勤于总结,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诗意篇自学文本筹方案(趣味性)【自学径】书121-122页情意篇展开活动亮风采(知识性)【活动园】1、 什么是复述(1) 含义:复述就

2、是在理解、吸收的基础上,把读过的、听过的语言材料加以讲述。复述,富有创造性,能把记忆、思考、表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2) 复述的方式1.背诵性复述。2.提示性复述。(文字、图画等)3.创造性复述。(复述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适当的补充)4.角色性复述。注意要点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局部复述对原材料的处理尽量完整地保留原材料的内容,做适当压缩(如果是笔述,原材料的许多语句都可以保留;如果是口述,则要把书面语句式、倒装句式等改为口语句式。)根据要求选取内容要点在较长的语言材料中摘取某一片段进行重述。比如故事的某一段情节,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论证的某一个分论点等逻辑条理沿用原来顺序,或稍加

3、调整,注意条理清楚适当进行综合、概括,要点之间要有内在联系语言表达转换为自己的语言,多用口语,语言表达准确、清晰、连贯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3) 复述的方法:1. 仔细听、看材料,熟悉原文2. 整合材料3. 记忆关键词语4. 编写提纲5. 尝试复述(4) 复述的意义复述是语文必须重点训练的基本功。练习复述,不但可以培养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还能提高表达能力。复述可根据课文内容、体裁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段落、片断或全文,相应进行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在复述训练时时,可充分利用形象的图画、直观的板书、有声的语言、生动的细节,启发思维,帮助回忆故事内容和情节,从而降低复述

4、的难度,促使学生形成复述的能力。2、 什么是转述(1) 含义: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请人把话转告给别人,这就叫“捎话儿”,也叫“转述”。转述指在记忆原始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复述的一种复述方法。也就是改造性复述。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时空与人称的转换。同样一件事,今天说与明天说,在这里说与在那里说,跟这个人说与跟那个人说,时间词、方位词、人称词都必须跟着转换,不然就会造成混乱,甚至闹出笑话。2.内容侧重点的转换。在重述某一语言材料时,目的不全在于如实地传达它的本意,而是要借它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意念,这就要作内容侧重点上的转换。3.体式与风格的转换。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要求,

5、不同对象也有不同的需要,在重述某一语言材料时,要根据特定的需要作体式或风格的转换。如果给少年儿童讲历史故事,就不能用文言,而要转换成现代语言;如果原材料内容深奥,做普及宣传时就得“深入浅出”;如果原材料只是个梗概,为了取得吸引人的效果,也不妨通过想象适当增添一些情节和细节(2) 转述注意:转述别人的话,首先要听清,记准人家的话,别弄错;转述的时候,要把原话说清楚,说明白,不然就会耽误事。 (3) 转述要求1.转述时,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材料内容,不改变内容的顺序。2.转述时,忠实于原材料,条理清楚,适当进行综合,要点之间要有内在联系。3.转述时,变换成自己的语言,要注意人物的变换,语言力求简洁、

6、清晰、连贯。(4) 转述活动传话游戏口头通知:后天晚上5:30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八年级学生家长会,请各位同学随同自己的家长准时到学校大礼堂参加会议。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指定一名学生提供一个完整信息,进行会话。用最快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把信息以接力的形式由第一个人传给最后一个人的小组为获胜小组。采用游戏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级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对复述和转述有初步的认识,即如何把听过的材料加以复述或转述。学生将会话的信息告诉全班同学,针对错误的传话信息采用小组互相纠错、互相补充,激活课堂气氛。3、 复述与转述的基本要求复述和转述的基本要求是“完整准确,突出要点”。复述的

7、重点在说出读物的内容。1.“完整”,就是不支离破碎,不断章取义;“准确”,就是忠实于原文;2.“突出要点”,就是抓住能够统领全文或话语的中心词。4、 复述与转述的区别1.复述重在“复”,转述重在“转”;2.复述重在“保值”保持原汁原味但又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转述重在“保真”重在真实、准确地传递信息;3.复述重在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转述重在学会与人沟通换句话说,复述重在能力,转述也涉及个人品质;4.复述可以创新,转述只能遵循原意。创意篇开拓思维做练习(运用性)【训练场】一、复述训练老师读一段故事,学生先在小组内练习详细复述和简要复述。老师再根据故事的内容、主题提出简要复述的不同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

8、个代表在班里进行复述。注意详细复述和简要复述的异同。分析:此题要求明确,可操作性很强,重点是练习“简要复述”。教师主要在选取故事时要费点儿心思,在确定评价标准和实施课堂评价时,也要特别关注简要复述的要求。故事可以在课外读本中寻找。1.踢“鬼”鲁迅先生在浙江绍兴县教书的时候,每天晚上总喜欢到一位朋友家去谈天,有时很晚才回家朋友家离学堂有好几里路,要经过一片坟地。有一天,鲁迅先生和朋友谈得很晚才回家,这时已是半夜了鲁迅正快步走,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白影子蹲在坟墓旁,忽高忽低,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真像人们传说的鬼。 鲁迅不相信鬼和神,他大步走上前去,用又硬又重的皮鞋向白影子踢去,只听得白影子哎哟一声

9、倒了下去鲁迅弯下腰,细细一看,原来并不是什么鬼,而是一个盗墓的。复述示例:鲁迅在绍兴乡村教书时,有一天到朋友家谈话很晚才回家他经过一个坟地时,看见一个白影子在晃动,就用皮鞋踢了一脚,发现是个盗墓的。2.谁的狗聪明有一天,一个医生、一个建筑师和一个律师在一个乡村俱乐部吃午饭。他们的话题扯到各自的狗身上,想比一下谁的狗最聪明。医生的狗从门外衔来一些骨头,在地上摆了一副人体骨骼图,医生给了它一些饼干作为奖励。建筑师的狗从外面衔来一些树枝,在地上搭了一个埃菲尔铁塔模型,建筑师也给了它一些饼干作为奖励。最后,律师的狗出场了,它与医生和建筑师的狗交谈了一番,那两只狗便把饼干都给了它。律师解释说,他的狗现在

10、是那两只狗的法律顾问了。要求学生听完后进行复述,语言可更幽默或个性化。(注意:字数不可超过原文)复述示例:谁的狗聪明一个医生、一个建筑师和一个律师想比一下谁的狗最聪明。医生的狗衔来一些骨头在地上摆了一幅人体骨骼图。建筑师的狗衔来一些树枝在地上搭了一个艾菲尔铁塔的模型,医生和建筑师给了他们的狗一些饼干作为奖励。律师的狗与医生和建筑师的狗交谈了一番,两只狗便把饼干都给了它。律师说,他的狗现在是那两只狗的法律顾问了。二、转述训练1. 根据下面的材料,进行转述训练。请与同学合作,轮流扮演材料中的人物,再现这件事情。要求转述准确、完整。张明有了一辆新自行车,刘宇特别想骑一次,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跟张明说,

11、所以请李晨帮忙转述自己的想法。听了李晨的话,张明欣然同意,请刘宇第二天上午九点到自己家所在的小区来骑车,并请李晨转述自己的邀请。分析:此题有很强的情境感,两次转述内容和要求也很明确,作为转述的基础练习,是非常好的。(1)如李晨转述刘宇的话,可以说:“张明,你的新自行车真漂亮,刘宇也想骑一下,可以吗?”(2)李晨转述张明的话,可以说:“刘宇,张明同意你骑他的新自行车了,他约你明天上午九点到他们家小区去骑。”2. 下面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描述的经典作品的特征。阅读后,请用你自己的话告诉同学什么是经典。1. 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读”的书。2.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

12、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3.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4.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5.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6.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摘自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黄灿然、李桂蜜译)分析:此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将相关信息整合并加工,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进行简要复述。复述的内容可以是

13、:经典是初读如同重温、重读又好像初读那样特别能引人共鸣的书。经典的内涵一直在生长,在蔓延,你必须自己读才能发现,而且不论你何时读,都不会觉得晚。3. 转述这个故事宣王好射(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转述一:宣王好虚名。他本来只能拉动三石的弓,左右的人为了迎合他的虚荣心,就都说他的弓不下九石。因此他终身蒙在鼓里,还自以为能拉九石呢。这真是好虚名者得实害。转述二:齐宣王能拉动三石之弓,他的左右拉弓时拉到一半就装作拉

14、不动,还说:“这弓不下九石,除了大王,谁还能用这么强的弓!”宣王到死都自以为能用九石的弓,受害终身。阿谀奉承实在害人不浅。转述三:齐宣王能拉动三石之弓,手下都说他用的弓不下九石,试拉时,一个个只拉到一半就装作拉不动。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宣王“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左右”的装模作样和虚伪赞词,正是为迎合他的需要而产生的。“上有所好,下必趋焉”,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个例子对同一材料做了三种不同的转述,角度各有不同:一种突出“好虚名者得实害”,一种突出“阿谀奉承害人不浅”,一种突出“上有所好,下必趋焉”。要体现“角度”的不同,原材料中的哪些可用,哪些不用,先说哪句,后说哪句,如何表述材料中的

15、因果联系,都有一些讲究。4. 如果你的班主任张老师的姐姐和你住在同一个小区,今天张阿姨有急事回南京了,让你给张老师捎个口信,让张老师下午四点去幼儿园帮忙接她的女儿慧慧。你到达学校后该怎样和张老师说呢?字数不能超过35个。示例:张老师,您姐姐让我给您捎个口信,她有急事回南京了,让您下午四点去幼儿园接慧慧。5. 校运动会上,好友王亮在百米冲刺时扭伤了脚。你把王亮送到医务室进行了医治,校医建议王亮回家休养两天。请你以王亮同学的身份给王亮爸爸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转告校医的建议。(不超过50字)点拨:要抓住转述的两个要点:一是转述的对象“王亮爸爸”,二是转述的内容“说明情况并转告校医的建议”。示例:叔叔,您好!我是王亮的同学。王亮在运动会体育比赛中扭伤了脚,校医建议他回家休养两天,请您过来接他好吗?6. 邻居王大爷想去一趟上海,假设你已帮他买好了高铁车票,准备把车票交给王大爷。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车票,告诉王大爷主要的乘车信息,并提醒他带好身份证,提前半小时到达高铁车站。请你写出这段话,100字左右。示例:王大爷,我已帮您买好了一张从金华到上海虹桥的G1384次列车的车票,开车时间是6月16日上午10点34分,请您带好身份证并提前半小时到达金华高铁站,从10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