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题(最新版-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515544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题(最新版-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题(最新版-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题(最新版-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题(最新版-修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3 高考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 , 长白山雪期缩短; 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 而与海拔基本无关; 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 13 题。 1. 在高山苔原带, 与坡度密切相关, 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大气温度B.降水量 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 2. 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 是因为该坡 ( ) 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3. 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D. 太阳

2、辐射减弱 解析 1.C 2.D 3.C 第 1 题,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高山苔原带,气温 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所以大气温度与海拔有关; 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 坡度大 , 积雪厚度小 , 坡度小 , 积雪厚度大 , 积雪厚度与坡度有关, 与海拔基本无关; 坡度大小影响土层 薄厚 , 海拔高低影响气温, 土层厚度和温度影响植被的生长, 所以 C正确。第 2 题, 本题主要考 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 风力大 ,积 雪薄 , 且积雪易被风吹走, 导致冻害加剧,所以 D正确。 第 3题,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 结合

3、所学的知识, 可以得出气候变暖, 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 使得雪期推后 , 且变短 , 裸露的矮 小灌木因缺少积雪的覆盖而冻害加剧, 所以 C正确。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 产生沉降 , 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 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 年为基数 ,2019 2019 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 测量时间为每年9 月 30 日 ) 。据此完成46 题。 年份2009 2019 2019 2019 2019 植株 数量 灌木植物1 1.00 1.

4、00 1.00 1.00 草本植物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 物量 灌木植物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 物量 灌木植物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1 1.21 1.29 1.42 1.58 4. 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生物量提高生物量降低植株密度改变植被分布改变 A. B. C. D. 5.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D. 地下生物量 6.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

5、 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2 / 3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解析 4.A 5.D 6.D 第 4 题, 表中信息显示生物量包括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 除灌木 地下生物量略有减少外, 其他均有明显的增加, 故生物量提高 , 故正确 ; 表中草本植物数量 明显增加 ,密度增大 , 而灌木数量没有变化, 故正确。第6 题, 对比表格中的数据, 表中地下 生物量中灌木植物下降, 草本植物则大幅上升, 出现此消彼长的竞争。第6 题, 根系是植物生 长的基础 ,地下生物量中灌木植物自2019 年开始明显低

6、于2009 年, 说明根系出现萎缩; 草本 植物相反。故未来变化趋势是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下图示意陆地自然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部分相互关联。读图, 完成 78 题。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导致了莱茵河与刚果河水文特征的不同 B.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是内蒙古高原坦荡开阔的主要原因 D.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的最主要成因 8. 对图中地貌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 ) A. B.C.D. 解析 7.A 8.A 第 7 题, 莱茵河与刚果河水文特征不同主要是不同气候条件造成的, 故 A 正确。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水文要素作用于地貌要素形成的, 而表示地貌对土壤的影响, 故 B

7、 错。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主要是风力作用的结果, 而表示水文对土壤的影响, 故 C错。水稻 土是人类长期耕作改良而形成的, 而表示气候对土壤的影响, 故 D错误。第 8 题, 图中是风 积沙丘地貌 , 分布在干旱区域, 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结果。 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 月封冻, 冰厚可达90 厘米。 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 完成 9 10 题。 9. 贝加尔湖 ( )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10. 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 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 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 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8、 解析 9.D 10.C 第 9 题,贝加尔湖结冰主要原因应是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湖面中心结 冰应晚于边缘; 位于山谷气温应偏高不会导致冰层较厚;北部纬度高于南部, 气温比南部低, 封冻期长于南部,A、B、C项错误, D项正确。第10 题,贝加尔湖与陆地相比,湖水热容量 大于陆地,故夏季增温慢,气温低,冬季降温慢,气温高,减小了气温年较差,A 项正确。 结冰时放热不会使气温降低,融冰时吸热不会使气温升高;湖水结冰冰层使水汽含量少,不 会增加空气湿度,A 、B、D项错误。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 图为当时房屋复原图。完成1112 题。 11. 据此推断该地当时的气候特

9、点是 ( ) 3 / 3 A. 寒冷干燥B. 高温多雨 C. 寒冷多雨D. 高温干燥 12. 与河姆渡时期相比, 现代( ) A. 北极冰川范围缩小B. 针叶林带北界北移 C. 海平面上升D. 冻土层变厚 解析 11.B 12.D 第 11 题, 读图分析可知, 该区域的房屋为竹木结构, 而且房顶为尖顶, 说 明该地降水较多; 底部高悬地面 , 既通风 , 又能防毒蛇、 野兽、水侵 ,因此判断该地气候特征为 高温多雨 ,故选 B项。第 12 题, 河姆渡时期该地高温多雨, 应该属于热带; 现在浙江宁波属于 亚热带 , 因此现代的温度比以前降低了, 所以冻土层比以前变厚,D 正确。北极冰川范围缩

10、小、 针叶林带北界北移、海平面上升都是气候变暖的表现, 故 A、B、C错误。 二、综合题 13.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 000 平方千米, 100 多年前尚存500 多平方千米, 1972 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 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 200 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 倍。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解析 分析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原因时可按下列思路思考:罗布泊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蒸发旺盛、过度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动三角洲向湖心前进 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减弱、泥沙减少三角洲位置后退。 答案 地理环境

11、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 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 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 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14.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 月考察堪察加半岛。 考察中发现 , 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 南部生长森林; 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 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 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 的熊的数量较多; 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 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13-3 示意堪察加 半岛的地形。 (1) 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 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答案 (1) 山脉大致呈南北向, 阻挡季风 , 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 地形高差大 , 形成气候垂直差 异。 (2) 纬度高 , 植物生长缓慢, 食物供应量少 ; 环境空间差别大, 适宜生存的空间小; 冬季寒冷漫 长, 生存条件恶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影响。第(1) 题, 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 域差异的影响可以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组织答案。第(2) 题, 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 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主要从气候、食物量和生存空间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