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产业转移专题训练题(最新版-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515279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产业转移专题训练题(最新版-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一轮复习产业转移专题训练题(最新版-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产业转移专题训练题(最新版-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产业转移专题训练题(最新版-修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5 高考一轮复习产业转移专题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2019 年 2 月 1 0 日,习近平同志在听取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后,指出: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下图为京津冀产业结 构及其联系图,读图回答l 3 题。 1图中 abcd 所代表的含义是 Aa 为第一产业Bb 为第二产业 Cc 为第三产业Dd 为技术扩散 2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会使北京 Aa 比重增加Bb 比重不变 Cc 比重增加D d 服务减弱 3相对于河北而言,不利于天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职能”的条件可能是 资源较贫乏,经济实力差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不够完善 城市规模大,产

2、业密度大交通和住房压力大,环境容量较小 ABC D 1D2A3C 【解析】 第 1 题,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其产业结构比例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因此图中a 所代表的产业为第三产业,b 所代表的产业为第二产业,c 所代表的 产业为第一产业。北京的技术水平强于天津、河北两地,天津的技术水平又强于河北。d 箭 头由北京指向天津和河北,由天津指向河北, 说明是技术扩散。 第 2 题,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主要发展高精尖等第三产业。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就是要退出一般制造业等不适宜北京城市 发展的产业,积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这会使北京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第3 题,相对 河北而言,天津城市规模较大,产业

3、密度大,城市人口密度,交通和住房压力大,环境容量 较小,天津经济实力强于河北,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比较完善。 广东省郁南县是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锰是制造干电池的重要原料之一。近 年来, 该县承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下图为该 县相关信息示意图。据此,完成46 题。 4. 郁南县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主要优势在于 A. 消费市场广阔 B水资源丰富 C 矿产资源丰富 D科学技术水平先进 5. 该地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为 环境质量好能源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土地成本低 2 / 5 A B C D 6. 产业集群的影响,主要表现

4、为 A. 加剧就业困难,环境压力更大 B利于东西协作,实现经济共赢 C 促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 D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利润 4C5B6D【解析】第4 题,从材料可知,生产干电池的主要原料是锰,该地区锰矿资源 丰富, 是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极地的主要优势。第5 题,和珠江三角洲相比,该 地区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土地成本较低, 有利于吸引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环境质量不是 吸引产业专业的主要因素,该地区能源不丰富。第6 题,产业集群的实质是工业集聚现象, 各种工业集中分布,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利润。 读“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统计表”,并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完成79 题。 7

5、. 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的供应B. 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D. 市场的开放程度 8. 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因素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D.劳力因素 9. 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叙述正确的是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陆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7.B 8.C 9.A【解析】第7 题,甲产业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内陆地区都有分布,所以主 导因素是廉价劳动力。第8 题,京津沪三地在沿海

6、地区,随着时间向现在推移,乙丙逐渐向 这些地区迁移,最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有技术优势。第9 题,随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渐渐迁往内陆。乙丙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多高等 院校,产业集聚是为了利用技术。 3 / 5 下面为 2019年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读表, 完成 1011 题。 城 市 生产成本(元) 市场平均价格(元) 技术原料劳动力其他 甲1.2 6 11 3 30 乙1.2 6 20 6 30 10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将会在两地之间发生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及影响的主要因 素分别是() A从甲市向乙市转移技术B从甲市

7、向乙市转移原料 C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劳动力D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市场 11。该类企业转移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A不利于乙地产业结构升级B促进甲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C导致甲地大量工人失业D提高了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10 C11B【解析】第10 题,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乙地劳动力价格高,利润低,所以劳动 密集型企业将从乙市向甲市转移,主要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技术、原料、市场的影响相同。 第 11 题,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有利于乙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甲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 展。增加甲地的就业机会,失业减少。没有提高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图丙中 a、b、c 表示产品生产的设计、加工、营销环节。读图

8、,回答1213 题。 12皖承接的产业对应图中的阶段和环节分别是( ) A、 a B 、 b C 、 c D、 b 13服装加工基地向皖迁移将( ) A推动皖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阶段 B使皖部分乡村景观不复存在 C使沿海高素质劳动力大量流失 D进一步扩大区域间经济差距 12.D 13.B 【解析】第12 题,安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 图中显示承接的主要是服装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附加值最低的加工环节,对应 产品周期为衰退期。第13 题,服装加工基地的转移会促进安徽工业化进程,从而促进区域 城市化的发展,也会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同时使部分乡村景观变为城市景观。 二、

9、综合题 14.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4 / 5 材料一全球三轮产业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国家 每个雇员年产值( 千美 元) 日工资 (美元 ) 年工资 / 年产值 美国105 60 208.6 德国87 45 188.6 英国50 36 262.8 中国29 1.5 18.9 (1) 简述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的原因。 (2) 分析在全球二、三轮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 目前,中国有“世界工厂”之称。你认为我国产业今后应如何发展? 【答案】 (1) 德国劳动力的年工资与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高

10、于英国。 (2) 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年工资与年产值的比值最低,土地价格低,利润高;改革开放 的优惠政策;人口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材料产地;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 等。 (3) 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核心竞 争力。 【解析】第 (1) 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德国日工资比英国高,年工资/ 年产值比英国低, 故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转向英国。第(2) 题, 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可从工资水平、 土地价格、国家政策、市场潜力、资源和交通等方面分析。第(3) 题,从提高科技含量、自 主创新、提高竞争力方面分析。 15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 3)

11、题。 材料一 图 1 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 2 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 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 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2)长江江苏段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 主要原因。 (3)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 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5 / 5 【答案】( 1)径流

12、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势低平;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 密集,经济发达等。 (2)北。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 利;环境容量较大。 (3)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 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第( 1)题,江苏省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所以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江苏省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旱涝灾害多发。 江苏省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建设众多引排工程保障生命、财产的 安全。第( 2)题,根据图2,长江江苏段北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读图2,北岸一级、二级 岸线里程长,三级岸线较少。说明江苏段北岸环境容量较大,所以适宜布局在北岸。资金密 集型工业的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该类工业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 水便利。第( 3)题,如迁移到安徽,则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生产成本降低。但迁入地区配 套不完善,距市场远,运输成本上升。如不迁移,则应采取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减 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