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45512549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第 1 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从类比正数乘正数,分别探究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归纳同号两数相乘和异号两数相乘的法则,进而得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能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及对法则的理解. 课前准备 收集相关文本资料,相关图片,相关动画等碎片化资源.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与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引入负数后,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会出现哪几种情况?复习已学的知识,引出本节所学.二、新知探究问题1 (1)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

2、律? 33=9, 32=6, 31=3, 30=0(2)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则有 3(1) = ,3(2) = ,3(3) = ,3(4) = ,当第二个因数从 0 减少为 1时,积从 减少为 .思考: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上面的算式,你能说说它们的共性吗?追问:你能概括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两种情况的共同规律吗?问题2 (1)利用上面归纳的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 3)3= , ( 3)2= , ( 3)1= , ( 3)0= (2)按照上述规律,则有 (3)(1) = ,(3)(2) = ,(3)(3) = ,(3)(4) = ,当第二因数从 0 减少为

3、 1时,积从 增大为 .思考: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上面的算式,你能说说它们的共性吗?追问:你能概括正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两种情况的共同规律吗?追问:观察前面的算式,你能概括正数与0、负数与0相乘两种情况的共同规律吗?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三、例题讲解例1 计算:(1)(-5)(-3);(2)(-7)4.例2 计算:四、深入探究通过例2中(2)思考如何得到相反数?通过例2中(3)(4)引出倒数的定义.五、综合运用例3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例4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km气温的变化量为-6 ,攀登3 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六、课堂练习见课件.七、归纳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哪些新知识?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