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45512547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有理数1.5.1乘方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2.通过例题学习,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推理等能力;3.体验获得成功的感受、增加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

2、、除、乘方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单、准确,明确题目中各个符号的意义,正确运用运算法则. 课前准备 收集相关文本资料,相关图片,相关动画等碎片化资源. 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问:算式含有哪几种运算?二、综合运用问题1 分析:分清运算顺序,先乘方,再做中括号内的运算,接着做乘除,最后做加减.计算时,特别注意符号问题.问题2 分析:(1)第行数,从符号看负、正相隔,奇数项为负数,偶数项为正数,从绝对值看,它们都是2的乘方. 解:(1)第行数是 2,(2)2,(2)3,(2)4,(2)5,(2)6,(2)对比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你有什么发现? 第行数是第行相应的数加2 即 2+

3、2,(2)2+2,(2)3+2,(2)4+2, 对比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你有什么发现? 第行数是第行相应的数的一半,即 20.5,(2)20.5,(2)30.5,(2)40.5, (3)根据第行数的规律,得第10个数为(2)10,那么第行的第10个数为(2)10+2,第行中的第10个数是(2)100.5. 所以每行数中的第10个数的和是: (2)10+(2)10+2+(2)100.5 =1024+(1024+2)+10240.5 =1024+1026+512=2562问题3三、课堂小结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进行;3.如果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一般按运算顺序进行,但有时根据运算律会使运算更简便,因此要在遵守运算顺序外,还要注意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运算快捷、准确.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