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507793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静安区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海市静安区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上海市静安区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上海市静安区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上海市静安区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静安区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静安区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新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安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年级 地理试卷(一模)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013.1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用圆珠笔或钢笔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码。2.第一大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与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3.第二大题采用人工阅卷。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

2、题纸上,用铅笔答题或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海峡是连接两大海域的狭窄通道,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还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此回答12题。1.关于abcd海峡作为两大洲洲界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只有a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B.只有ab是两大洲的洲界线C.只有abc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D.abcd都是两大洲的洲界线2.关于abcd海峡所在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a位于东半球 B.b位于南寒带C.c位于中纬度地区 D.d位于上海所在的时区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34题。3四支洋流中比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 A B C D4下列说法正确

3、的是 A洋流流经区有上升流 B洋流按成因为补偿流C洋流为西澳大利亚暖流 D洋流按性质为暖流2012年6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丹麦的风能发展,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近“零排放”。读图,完成57题。5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A.飓风频繁登陆 B.极地东风强盛 C.盛行西风强盛 D.季风环流旺盛6.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新能源的劣势是A.风力资源匮乏 B. 土地资源短缺 C.劳动力资源短缺 D.科技水平较低7 .影响丹麦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 B.光热 C.水源 D. 土壤石家庄市今年市区梨花

4、于4月8 日至9日开始进入始花期,郊县4月12日逐渐进入始花期;此后一周,该市天气以晴朗为主,气温上升,最高气温达2025。回答89题。8. 图中,能够解释市区与郊县梨花始花期时间差异的是A. B. C. D.9. 图中,最能够解释材料所述“此后一周”石家庄市天气状况的是A. B. C. D.读北半球某区域简图(虚线框内为某河道局部放大图,H为一河心沙洲)。回答1012题。10有关图中区域的地形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A山脊大致为南北走向 B地势中部高,南北两侧低 C地形类型为山间盆地 D山谷大致为东西走向11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此时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B乙地气

5、温高,气压低,风力大 C丙地位于冷锋锋后,降水较多 D丁地吹偏西风,降水概率较小12对于虚线框内河段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大致为自北向南流 B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Q河道将慢慢变浅 C若在该河段上游修筑水坝,则H的面积可能减小 D若在该河段上游修筑水坝,则该河段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创新乔布斯” 让苹果引领全球科技潮流用IPod颠覆了音乐,用iPhone颠覆了手机,用iMAc颠覆“了电脑,又用PixAr颠覆了电影。读IPod产业链示意图,回答1314题13. iphone手机零部件在多个国家生产的主要原因是A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条件 B扩大iphone手机的销售市场C各国生产零部件的劳动力成

6、本低 D美国国内原料不足14图中显示了iphone手机生产的A.产业转移现象 B. 产业分散现象 C.产业集聚现象 D.产业升级现象名闻中外的“响水大米”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响水大米”之所以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其生长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中。其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石板上土壤的厚度为1030厘米,是经过亿万年的岩石风化和腐殖质沉积而形成的土壤,其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灌溉水源来自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的优质水源。据此回答1516题。15由“响水大米”生长的环境推测,该地地质时期 A曾经有过剧烈的地震 B风化作用强烈,

7、成土速度快 C曾经有过剧烈的海陆变迁 D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6“石板地”土地对“响水大米”品质优良有很大关系,主要原因是 A 当地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B“石板地”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 C“石板地”地温、水温较高,且昼夜温差大D 当地有优质的灌溉水源读我国某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1718题。17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建筑物高度由中心区向外递增 B甲处可能为现代化农业区 C东北西南一线人口密度较大 D丙处可能为卫星城18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判断乙处近地面最有可能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读我国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920题。19.图中的 “思河”

8、镇降水较多主要是因为地处A水库附近 B山地南坡 C山顶 D山地北坡20.有关图中区域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河流的流量较大,汛期长 B城镇多因水运而兴C位于农业和畜牧业过渡地带 D山高谷深,风光秀丽读“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回答2123题:2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但现在已经消失。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C.灌溉用水过多,植被被破坏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22.图中N为塔里木盆地的一内陆湖,M为湖边的一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A.地下水夏季 B.冰雪融水春季 C.

9、冰雪融水夏季 D.地下水秋季23.塔里木盆地的北部有炽热的阳光和洁净的空气,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下列关于该地区番茄与东北地区的番茄相比,正确的是A.用水量大,单产低 B.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C.土壤贫瘠是制约因素 D.含糖量大,口感好是否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当下成为争论的焦点,阅读“我国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回答2425题。24关于1970200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出生率基本保持不变,死亡率不断下降,自然增长率也不断下降B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高高低特征向三低特征的过渡和转变C19751985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D19852000年人口变

10、化显示了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25根据2000年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相适应 B仍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C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D人口变化特点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图甲和图乙是我国某县2010年农业发展的部分基本数据。读图完成2627题。26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10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果蔬,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27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果蔬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

11、该县今后的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是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读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回答2829题。28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严重水体污染严重A B C D29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营建速生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交通建设A B C D在某城市主街道(4043N)可看到的旭日或夕阳位于街道正中间的景象。这种“悬日”景观的出现其实是自然与人工建筑的搭配。图显示的是该街道某年12月5日的日

12、出“悬日”景象,完成下题。30出现这种景观,说明图示街道的走向为A东南西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C南北走向 D东西走向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一)读某国区域示意图及其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位于东非大裂谷起点的某国是非洲一个传统农业国。该国西部为平坦的高原地区,南部和东部多峡谷、瀑布,人均GDP约为450美元,农业生产对天气的依赖性很大。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辅以铁路和航空运输以及少量内河运输,国内大多数骨干路网均建于19651975年间。材料二:该区域示意图和该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1据图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气候特征。(4分) 该国D处河谷两侧悬崖林立,请从地质作

13、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2.描述该国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5分)3.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相比,该区域的农场集中区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不利条件。(4分)(二)读澳大利亚(图1)和印度(图2)略图及两国的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 800多万人。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提高畜牧业的科研水平,对畜牧业的科研给予较高的资金投入。材料二: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 21亿人。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1、分析A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4分)2、分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