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上海奉贤二模)试题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507705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奉贤区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上海奉贤二模)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海市奉贤区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上海奉贤二模)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上海市奉贤区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上海奉贤二模)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上海市奉贤区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上海奉贤二模)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上海市奉贤区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上海奉贤二模)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奉贤区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上海奉贤二模)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奉贤区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上海奉贤二模)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模)历 史考生注意:1.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2.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卷 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在下列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 兼具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的是A汉穆拉比法典B希腊神庙C吉尔枷美什D十二铜表法【答案】C【解析】考察古巴比伦文学。吉尔伽美什是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文学中的第一部史诗。从世界名诗的角度来看,它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了解它,

2、就称不上对世界名诗有真正的了解,正如要了解中国诗歌就须了解诗经一样。汉穆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是关于法律方面的成就,希腊神庙主要建筑方面的成就。2如右图,中华古代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位于AA处 BB处CC处 DD处【答案】B【解析】考察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是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A为黄河河套地区,秦时被征服,B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C为长江上游地区,D为三江源地区,故应选B。3“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A国家至上 B公

3、民意识 C平民参政 D牺牲精神【答案】B【解析】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从材料看,着重强调人们要心中充满对雅典的热爱,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惜付出生命。故伯利克里强调的是公民要有公民意识,要维护雅典的利益。故选项为B。4“国王在占卜者的帮助下向其祖先提问。然后对甲骨进行加热,最早是使用猪、羊或牛的肩胛骨,后来主要是龟壳。裂缝出现时,答案就由此推得”。该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宋朝【答案】B【解析】考察古代中国文字的起源。一般认为中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源于商代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最初它是用来记录占卜内容的,故根据材料可知答案为B。5“这一制度提供

4、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应是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 D君主立宪制【答案】C【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科举制。科举制诞生于隋朝,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注重个人才能,打破了自魏晋以来由世家大族所垄断的选官局面,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通过考试做官,材料所表述的正是这一制度。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政体形式。故应选C。6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由此可见“市

5、舶”的出现A缓和了民族危机 B增加了财政收入C加重了人民负担 D改善了中外关系【答案】B【解析】考察古代中国南宋时期的对外贸易。南宋地处中国南方,北方由于长期战乱,对外的丝绸之路中断,因此,南宋特重视海外贸易,以增加政府的收入,为此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故应选B。7观察右边油画,判断画中所描绘的是A希腊时代的城邦B复兴后的城市C中世纪的庄园D工业革命前的乡村【答案】C【解析】考察中世纪西欧的庄园经济。图中有哥特式建筑、树木、劳动者着装的农奴、马拉耙犁,使用的仍是畜力,是典型的西欧庄园,故答案是C。8某古代学者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也就体悟“天地生物之心”,并借此明白仁的道

6、理。这种把自然与人心结合加以论述的学问应是A汉代经学 B魏晋玄学 C隋唐佛学 D宋代理学【答案】B【解析】魏晋玄学是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的产物,主张吸取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德”学说,反对老子废弃仁义、绝灭礼教的观点,继承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思想,抛弃了“老子”“无中生有”说,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学说。魏晋玄学用道家的自然无为学说,来论证贵贱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调和儒道两家的思想,强调的是自然与人心结合。9“夫宰相之名,自前朝时已废而不设,其后置大学士,我朝亦相沿不改。然其职仅票拟承旨,非如古所谓秉钧执政之宰相也”。文中的“我朝”指的是A元朝 B明朝 C宋朝 D清朝【答案】D【解析】考察古代中国

7、的政治制度丞相制度。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后设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形成。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故应选D。10“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英国领事)照办”。外国人取得上述特权始于A19世纪2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6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答案】B【解析】考察近代列强侵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1843年又签订附件,在附件中获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故应选B。11“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颠倒圣人名教,君臣伦常士不能诵孔子之经,举中国数千年诗书典籍,一旦扫地荡尽”。

8、这份文告的主要政治目的是A反对天主教 B捍卫孔子权威C丑化太平军 D反对英法联军【答案】C【解析】考察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为旗帜,在广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材料中的“粤匪”即指“太平军”, “天主之教”即指“拜上帝教”。故应选C。12“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文中的“地方实力派”当指A保守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保皇派【答案】B【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材料中的“西方的战争”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国内革

9、命”指太平天国运动。洋务派认为 “中国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为此进行洋务运动,正如曾国藩所说,藉此“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故应选B。13“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毫无迷信,毫无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蔑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伏尔泰对儒学的上述评价A真实客观 B正确妥当 C带有主观意图 D脱离当时实际【答案】C【解析】考察近代启蒙运动。伏尔泰只是看到儒学的积极的一面,取其对启蒙运动有益的东西,而忽视其落后的一面,没有看到它对人民思想麻痹的一面,没有看到它维护旧的制度的一面。伏尔泰的观点可以说是取其所好,不顾其它,带有明显的主观意图,故应选C。14宗教改革中下列言论最有可能被提

10、到的是A“信徒皆为祭司” B“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答案】A【解析】考察近代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中的路德派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每个基督教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必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即“信徒皆为祭司”。故应选A。15作家丹尼尔笛福说:格拉斯哥城是“大不列颠最清洁、最美好、结构最好的城市之一,但到了1839年,它被称为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导致这一转变的直接因素是A经济危机 B工人运动 C黑死病 D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考察近代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

11、巨大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巨大的环境污染,如煤的大量使用造成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材料中的时间“1839年”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时期,故应选D。16“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由它托起”。威廉李卜克内西意在说明德国A社会结构极不稳定 B具有军国主义传统C继承了普鲁士扩张政策 D德国士兵享有崇高地位【答案】B【解析】考察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王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的,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在统一后的德国可以说是得以发扬光大,“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开辟土地”正说明了威廉李卜克内西

12、的观点,故应选B。民间社团数目17右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民间社团发展概况,导致民间社团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运动的开展B科举制度的废除C民族经济的发展 D西学东渐的深入【答案】A【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从表中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民间社团数量激增的时期有两个时期:一个是戊戌变法时期,一个是辛亥革命时期,这两个时期列强加紧侵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华民族意识也空前觉醒,民主革命运动出现高涨。故应选A。18“几年之内,四百家以上的新期刊出现,文章充满了白话文风格的关于西方社会和中国复兴的内容。从孔子到最受人崇敬的古代传奇人物到包办婚姻和裹足,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上述现象开始于A戊戌变法

13、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国共合作时期【答案】C【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彻底批判,对西方文明大力宣传,并提出打倒孔家店进行文学革命的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故应选C。19下列运动中的口号,出现最晚的是A“扶清灭洋”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民主、团结、和平建国”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答案】C【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扶清灭洋”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义和团运动时期;“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出现在1919的五四运动时期;“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出现在抗战胜利后1945年;“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出现在全面抗战爆发前的30年代。故应选C。20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一战爆发 B十月革命胜利C苏联解体 D马克思主义诞生【答案】B【解析】考察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前一种观点认为当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还不足以进行社会主义运动,后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不能阻止社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