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章末测试(十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解析版)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5502445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63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章末测试(十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章末测试(十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章末测试(十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章末测试(十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章末测试(十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章末测试(十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章末测试(十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解析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高考一轮高考一轮考点扫描考点扫描 真题剖析真题剖析逐一击破逐一击破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章末测试(十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章末测试(十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 一、单选题(本题共一、单选题(本题共 25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满分分,满分 50 分)分) 1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下丘脑参与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渗透压调节 D当饮水不足时,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2、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答案】C 【解析】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水由细胞内液渗出到组织液中,引起细胞失水,A 错误;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并非内环境,B 错误; C、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渗透压调节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故下丘脑参与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渗透压 调节,C 正确; D、当饮水不足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D 错误。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 pH 值 B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现在发现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

3、调节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答案】B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解析】 A、血浆中有酸碱缓冲物质,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不会改变内环境的 pH 值,故 A 错误; B、内环境只有保持稳态,机体才能正常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故 B 正确; C、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 C 错误;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体液,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故 D 错误。 3图中 A、B 代表人体内的物质,代表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饥饿时比处胰高血糖素浓度低 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比处 CO2浓度

4、高 C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 B 可代表乳酸 D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 A 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答案】A 【解析】若是胰岛细胞,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比处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高,A 错误;若组织 细胞为脑细胞,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多,比处 CO2浓度高,B 正确;若是骨骼肌细胞, 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进入血液,B 可代表乳酸,C 正确;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通过血液的运输,可作用于垂体,D 正确。 4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血浆 pH

5、显著下降 B应该及时补偿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需要进食较多蛋白质类食品 D当人体内环境 pH 失衡时,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答案】B 【解析】 A、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产生的乳酸会和缓冲物质反应,pH 不会明显变化,A 错误; B、大量出汗会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故应该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B 正确; 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由于能量大量消耗需要进食较多糖类食品,C 错误; D、人体内环境 pH 失衡时,酶的活性受影响,酶促反应降低,D 错误。 5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

6、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其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C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内环境的其他组分中的多 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依赖于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答案】C 【解析】 A、蔗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虽然属于小分子物质,但是不可存在于内环境中,A 错误; B、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 态,B 错误; C、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内环境的其他组分中的多,C 正确; 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目前认为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 错误。 6以下关于稳态的描述,

7、错误的是( ) A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B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 C不管是动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还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都存在着反馈调节以维持稳态 D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就能维持机体的稳态 【答案】D 【解析】 A、外界环境变化过大,超出了机体自身调节能力,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A 正确; B、生物的生存都需要各种生物反应,各种化学反应有条不紊的进行,因此普遍存在稳态的现象,B 正确; C、反馈调节是维持稳态的基本调节方式,C 正确;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具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只依靠神经体液

8、免疫调节网络不一定能维持机 体的稳态,D 错误。 7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 2、6 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丁中 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DT 细胞、B 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的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可推知乙为组织液,甲为血浆,丙为淋巴,丁为血浆中的血细胞 内液,B 正确;组织液不能很好进入血浆和淋巴中,容易导致组织水肿,A 正确;甲为血浆,红细胞具有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运输氧气的功能,氧含量比较高,C 错误;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血浆或是淋巴液中,D 正确。故本题答案

9、选择 C。 8某人长期失眠,出现了心慌、易怒、体重减轻等症状,去医院抽血检查后,部分指标化验结果异常 (如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项目结果参考值 TSH(促甲状腺激素)0.151.44.4uIU/mL 葡萄糖12.283.896.11mmol/L 钾3.423.505.50mmol/L 血清总蛋白326080g/L ATSH 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B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加 C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 D该患者可能会出现皮下组织水肿的症状 【答案】D 【解析】 A、TSH(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应为甲状腺,A 错误; B、血液化验的结果血糖过高,原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

10、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动力减小, 导致水分吸收减少,B 错误; C、因为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若血液中 K+浓度偏低,膜内外的浓度差加 大,导致 K+外流增加,会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C 错误; D、血清总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减小,组织液增加,会出现皮下组织水肿的症状,D 正确。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9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的四种主要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产热的主要器官,是散热的主要器官 B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渗

11、透压下降 C水只能从内环境进入细胞,而不能从细胞进入内环境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 A、是肺,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为皮肤,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A 错误; B、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影响正常生命活动,但是不一定引起渗透压下降,B 错误; C、水能从内环境进入细胞,也能从细胞进入内环境,C 错误;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 正确。 1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流经骨骼肌时,动脉端血浆中 O2浓度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静脉端 B人体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间能发生物质交换,三者的成分种类

12、及含量相同 C淋巴细胞只生活在淋巴中,淋巴细胞通过淋巴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答案】A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解析】 A、毛细血管流经骨骼肌,动脉端血浆中 O2浓度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静脉端,A 正确; B、人体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间能发生物质交换,三者的成分种类基本相同,部分物质含量有差异,如蛋 白质含量在血浆中较高,而在组织液和淋巴中较少,B 错误; C、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和血浆中,淋巴细胞通过淋巴或血浆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 错误; D、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各种化学物质含量及渗透压、酸碱度和温

13、度等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 状态,D 错误。 1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HCO3,HPO42-的含量有关 B缺水状态下,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直接导致的疾病 D内环境中的激素不能提供能量,与能量代谢没有关系 【答案】C 【解析】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Na+和 Cl-的含量有关,A 错误; B、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B 错误;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直接导致的疾病,C 正确; D、内环境中的激素不能提供能量,但对能量

14、代谢起调节作用,D 错误。 12下图为正常人体局部代谢简图,其中 A、B、C 表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物质 A 会转化为物质 B。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A血浆中存在葡萄糖、血红蛋白、激素、O2等物质 B血浆中物质 C 的含量低于组织液中物质 C 的含量 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由组织液和血液构成 D物质 B 进入血浆后和 HCO3等发生反应,血浆 pH 基本不变 【答案】D 【解析】 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A 错误; B、物质 C 为 O2,其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B 错误; 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由组织液

15、和血浆构成,C 错误; D、物质 B 为乳酸,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 HCO3-、HPO42-等,可以与之反应维持 pH 稳定,D 正确。 13根据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器官为下丘脑,则 CO2浓度 A 处低于 B 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 A 处低于 B 处 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 A 处低于 B 处 D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 A 处低于 B 处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答案】C 【解析】如果器官为下丘脑,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浓度 B 处高于 A 处,A 正 确;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肝

16、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因此血糖浓度 B 处血糖浓度较 A 处高,B 正确; 如果器官为肾脏,尿素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尿素的浓度 B 处低于 A 处,C 错误;如果器官为胰脏, 饭后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因此胰岛素浓度 B 处高于 A 处,D 正确。 14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 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b 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所携带的 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 5 层磷脂双分子层 Bb 渗入 a 的量与 a 渗回 b 的量相同 Cb 是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b 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饥饿时 b 中端比端葡萄糖含量高 【答案】C 【解析】 A、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携带的 O2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需要穿过 6 层膜(磷脂双分子层) ,A 错误; B、血浆中的成分可以渗入到组织液中,而组织液中的成分大部分渗回到血浆,小部分渗入到淋巴管中, B 错误; C、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 正确; D、饥饿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