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 语文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497792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 语文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测试卷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1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咸亨(hng)潺水(chn)颓唐(tu)蘸酒(zhn)B拭去(sh)醺醺(xn)行事(hng)长亲(zhng)C劈开(p)契诃夫(h)恐吓(h)魁梧(w)D宪兵(xin)筛子(shi)崽子(zi)戳到脸上(chu)2下面多音字的注音、组词有错的一项是()(2分)A行(hng)行家长(zhng)长亲和(h)和好(xng)行动(chng)长短(h)附和B折(sh)折断相(xing)相公宿(xi)星宿(zh)打折(xing)相当(s)宿舍C模(m)模范间(jin)中间涨(zhng)涨红(m)模样(jin)间或(zhng)涨

2、价D便(bin)方便着(zho)高着倒(do)颠倒(pin)便宜(zh)看着(do)倒腾3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音、形、义全对的一项是()(2分)A不省(xng明白)人事不屑(xu值得)置辨B颓(tu精神不佳)唐不安唯唯(wiwi答应之声)连声C污(w脏)人清白缠(chn纠缠)夹不清D莫明(mng说出)其妙望乞怒(s饶怒)罪4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下贱洋溢陪钱无缘无故B裹紧娇贵伶俐意想天开C原谅荒唐逮住魁梧高大D首饰径自严厉无精打彩5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1)他是个荒唐的家伙。()A(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序B(行为)放荡,没有节制(2)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

3、笔赔偿费了。()A形容想法非常奇特B想像奇特,思维敏捷与众不同(3)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A盛大丰富而溢出B(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6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B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C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D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7关于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受伤的手指头在赫留金看来是主持公道、要求赔偿的证据B木

4、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围观人聚集之快,从而反映了当时民众无聊的状态C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本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传神地表现出小狗委屈害怕的状态D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反映了当时典型的社会环境8依次填入句中空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又传来了狗的叫声,还有人的叫喊:“别放走它!”有人从商店里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木柴厂四周很快就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的。A伸出围钻出来B钻出聚跑出来C探

5、出聚钻出来D探出钻走出来9省略号的用法一般有四种:a表示因抢白而话未说完;b表示思维的跳跃;c表示思索在进行;d表示心情的矛盾。下面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跌断,跌,跌”“对呀,对呀!茴字有四种写法,你知道吗?”“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的?AbadcBdcabCbcdaDdcba10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是()(2分)()我并不是那些英雄好汉,()谈不到有闯新路的大胆念头,()现实生活却常常告诉我,世界上从来没有现成的路;惟有不息的探求者,他的脚下才有路。A因为所以而且B尽管也但C尽管也而且

6、D虽然可是但11“第一”有很多雅称,选出下面句子用词不够得体的一项()(2分)A红高粱这部影片由著名演员巩利领衔主演。B他学习很勤奋,期末考试摘取了桂冠。C在技术能手的比赛中,他独占鳌头。D我们班各项工作都很出色,期末评比中名列榜首。12在校内有人讲粗言,要你批评,选出最得体的一项()(2分)A不要讲粗言,这违反学校的规定。B语言不干净,会影响自己的形象。C讲粗言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D我们应该做个文明的学生。13根据语境和句式特点填写句子(3分)祖国是什么?有一天,孩子们仰起花一般好看的笑脸,问白鸽。白鸽从四面八方衔来了答案。太阳回答:是迎风招展的红旗!松涛回答:是飞跃群山的巍峨的长城!稻穗回

7、答:_!浪花回答:_!你认为祖国是:_!阅读(42分)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一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

8、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16分)1本段开头的

9、环境描写主要交代了时间是_地点是在_,这种描写渲染的气氛是_(3分)2“他脸上黑而且瘦又说道:温一碗酒。”是对孔乙己进行的_描写和_描写,其作用是为了突出下列内容的一项是()(3分)A孔乙己偷东西,遭毒打是他不爱劳动的结果。B孔乙己遭毒打,证明了丁举人的狠毒。C孔乙己好喝懒做成性,证明封建科举制度不仅摧残了他的肉体,而且毒害了他的思想。D孔乙己的生活穷困,遭遇也太不幸了。3“我”和孔乙己的穿着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表明孔乙己()(2分)A孔乙己极懒,连自己的衣服都不愿洗干净,缝补好。B孔乙己生活极为贫困,命运更加悲惨。C孔乙己把衣服卖了,用来换酒喝。D不会营生,不知道先买衣服穿,而是先喝酒。4文

10、中三处写“掌柜”和“旁人”的笑及笑声,其作用是()(2分)A突出孔乙己可笑。B说明众人爱和孔乙己开玩笑。C表现群众的麻木,掌柜的冷酷;揭露世态炎凉,突出孔乙己只能供人取笑的悲惨命运。D说明周围的人都对孔乙己感兴趣。5根据文章的描写,你认为孔乙己属于下列哪种人()(1分)A令人厌恶B令人喜欢C应当被嘲笑D值得同情6文中加“”的“摸”字,反映了孔乙己的生活境况是_(1分)7文中第一段最后一句中的“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都是修饰动词“_”的,这样写的作用是_(2分)8这段文字中,除了刻画孔乙己外,还写了掌柜等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掌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答:_二“不对,这不

11、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你拿得准吗?”“拿得准,长官”“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不好,模样()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的脑子上哪儿去啦?()()这样的狗在彼得堡()()莫斯科让人看见,你们猜猜看,结果会怎样?那儿的人可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眨眼的工夫就叫它断了气!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得好好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它的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没错儿,将军家的

12、!”人群里有人说。“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要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8分)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连词。(2分)2文中有“好好教训他们一下”的“他们”指的是哪类人?(0.5分)答:_3“是时候了”,为什么奥楚蔑洛夫认为是时候了?(1分)答:_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警察奥楚蔑洛夫()(0.5分)A替赫留金伸冤。B维护法律、惩治放出狗来伤人的人。C维护将军家的利益,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5这段在描写奥楚蔑洛夫审问“狗咬人案”中,对狗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对“受害者”赫留金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用段中典型词语回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答:_6结合上下文分析画横线的句子,奥楚蔑洛夫是怎样的心理活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1.5分)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