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共23张)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488501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共23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共23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共23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共23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共23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共23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共23张)(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一、教学目标 1.识字音,懂字词,反复诵读,了解诗歌内容 2.置身诗境,知人论世,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整合重要字词,理解重要字词意思,加强语言积累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和学习浪漫主义色彩诗歌的创作特点,理解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诗人对名山的向往、对自由追求的情感,对权贵的抗争的思想。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诗人在诗中对梦幻仙境所寄寓的理想,对自由生活的渴求,对黑暗现实及权贵的鄙视和不合流同污的品质。,李白,作者简介,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年轻时就到各地漫游,喜欢结交名流,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但较广泛地接触现实之后,他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腐朽,写了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他性格潇洒豪放,他想象奇特,诗歌语言飘逸自然清新,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特点。,余光中写李白,寻李白(节选) 【作者】余光中 【朝代】现代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怨长

3、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李白富有想象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望庐山瀑布 ,手可摘星辰。 夜宿山寺 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举杯邀明月, 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俱怀逸兴壮思飞,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疑是银河落九天。,危楼高百尺,随君直到夜郎西。,对影成三人。,欲上青天揽明月。,文 章 背 景,这

4、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奉召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 天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之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段时间。这时的东鲁家已有一定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欢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那么做,他有个一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远大的追求,于是离开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了漫游的征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解 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记梦诗 游仙诗 天姥:梦游地点 吟: 一种古诗体,多有悲愁慨叹之意。 留别:写作

5、本诗目的。,整 体 感 知(一),根据梦游的时间来梳理这篇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_ _ _,整 体 感 知(一),根据梦游的时间来梳理这篇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梦游之前 梦游过程 梦游之后,整 体 感 知(二),请用原句回答以下问题 入梦缘由:_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_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_ 揭示全诗主题的诗句:_,入梦缘由: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 揭示全诗主题的诗句:,“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整 体 感 知(二),梦 游 之 前 (入梦缘由) (第一段),

6、课文学习,天姥特点:神奇巍峨,诗人情感:心驰神往,第一段,入梦缘由: 天姥山神奇,梦 游 过 程 (游历过程) (第二段),课文学习,第二段,梦 剡 溪,凄清幽静 游 白天, 奇壮迷离 天 夜间,离奇险悸 姥 仙洞,辉煌璀璨 过 仙聚,自由快乐 程,游历感受:奇险 兴奋 不舍,梦 游 之 后 (抒发感慨) (第三段),课文学习,揭示主题的诗句,有人认为,这两句表现了李白消极避世、向往自由的思想;也有人认为表现了李白蔑视权贵、讥讽现实的思想。你怎么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揭示主题的诗句,有人认为,这两句表现了李白消极避世、向往自由的思想;也有人认为表现了李白蔑视权贵、讥讽现

7、实的思想。你怎么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认为两种均有。但是李白虽消极避世,却又不像桃花源式的完全置身于世外;其讥讽现实,却又不像屈原那般愤世嫉俗。总的来说,李白身上集“儒、道、侠”三者于一体,有儒家的积极用世,有道家的消极避世,又有侠客的仗剑豪情,他的儒家思想,使他想要积极入世,有所作为。但是他的侠客情怀,却使得他向往自由,放浪不羁,使他与世俗、官场格格不入。入世不成,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便不免消极避世,游山访仙,故其游仙诗既有消极避世、向往自由的思想,又暗含蔑视权贵、讥讽现实的思想。,对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对权贵的抗争。全诗不写惜别之情,却借“别”抒怀,另有寄托,写成惊

8、心动魄的记梦游仙诗。,第三段,梦游之后,抒发感慨,蔑视权贵,向往自由,李白:有济苍生、安社稷之理想,当了文官,触犯权贵,赐金放还,寄情山水,求仙访道,对于李白和陶渊明,你更欣赏谁的生命状态?,陶渊明:有过“猛志逸四海”,爱丘山,时隐时仕,五十多岁时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想侍奉权贵,主动辞去县令,归隐田园,思维扩展,诗意地活着,是一种自由(如李白、谢灵运),是一种淡泊(如陶潜),是一种豁达(如苏轼),是一种志趣,一种情怀。他们也许会遭遇黑夜,但他们更愿意采撷一缕阳光,笑看生活;他们也许会遭遇寒冬,但他们会掬一份诗意,花开四季。生命可以是一种诗意的存在! 李白和陶渊明都是让自己的生命焕发诗意!你欣赏谁只要言之有理便可。,单元主题:生命的诗意,(一)想象奇特,富有浪漫色彩 诗歌想象力丰富,通过梦幻仙境的描绘,充分展现了浪漫主义色彩。写天姥的高大巍峨神秘,“连天向天横”、“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运用了夸张、衬托的手法;诗歌中对天姥山中仙洞和神仙的描写,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表现了其对美好自由世界的向往。 (二)匠心独运,构思新奇 全诗不写惜别,只写梦游仙境,另有寄托,构思奇特;描写仙洞之辉煌神奇,仙人之逍遥快乐,实则鞭挞现实的黑暗丑恶,抒发对自由快乐的追求。作者为表达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不拘一格,让句型多变化,节拍有缓急,显出了一派独特的风格。,全诗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