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488393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鹤岗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P:31 S:32 K:39 Fe:56 Cu:64一、选择题(共4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 )A.纯净物、混合物B.金属、非金属C.纯净物、化合物D.含氧酸、无氧酸2、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国际上规定,0

2、.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3、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 )A电泳 B电解 C凝聚D渗析4、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熔融的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态氯化钾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作氧化剂C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D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6、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的方法是( )A分别加热B加澄清石灰水C加稀盐酸D加BaCl27、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钡和硫酸B氢氧

3、化铁和盐酸C硝酸和氢氧化钠 D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8、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Na2SO3 SO2 BHClCl2 CH2SO4(浓) SO2 DSO2S9、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 BK+、AlO2-、Cl-、SO42-CCa2+、Mg2+、NO3-、HCO3- DNa+、Cl-、CO32-、SO32-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酸根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C.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酸中一定不含金属元素11、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 ,现选

4、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12、 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每摩尔CuSO4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 A、1/5 mol B、2/5 mol C、3/5mol D、11/5 mol13、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 B、 C、 D、14、一定温度下,m g下列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与足量的

5、过氧化钠充分反应,过氧化钠增加了n g,且nm,符合此要求的物质是 ( )H2 CO CO和H2的混合物 HCOOCH3 CH3CHOA B C D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向足量的NaHCO3溶液中逐渐滴入澄清石灰水:Ca2+2OH+2HCO=2H2O+CaCO3+ COB、向足量的NaHSO4溶液中逐渐滴入Ba(HCO3)2溶液:Ba2+2H+2HCO+ SO=2H2O+BaSO4+2 CO2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CO+ CO2+ H2O=2HCOD、向NaHSO4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至沉淀完全: H+ SO+ Ba2+ OH= BaSO

6、4+ H2O16、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钠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个数为B、将水解制成胶体,所得胶体的微粒数为C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17、用一种试剂和必要的实验操作就能鉴别NaHCO3、NaCl、KCl、K2SO4四种物质,此试剂与实验操作是( )A盐酸、焰色反应 BBa(OH)2溶液、焰色反应C盐酸、加热 DBaCl2溶液、焰色反应18、一定质量的钾、钠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纵轴m)随时间(横轴t)变化曲线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钾的还原性比钠

7、强)( )A曲线a为钠,曲线b为钾 B投入的Na的质量小于K的质量C投入的Na、K的质量一定相等 D两个反应的盐酸中HCl必须足量19、根据图示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二、填空题20、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黑火药主要是硝酸钾、硫磺、木炭三者的粉末状混合物,在点燃条件下,发生的主要反应为:KNO3SCN2 CO2K2S(未配平)。试填写下列空白:

8、(1)在黑火药燃烧的反应中,氧化剂为_,被氧化的物质为_。(2) 硝酸钾与木炭混合点燃,即可见到焰火。试综合上述有关信息,推断硝酸钾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1、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除去的方法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NaHC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除去的方法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有A、B、C、D四种钠的化合物,根据下列反应式判断A、B、C、D的化学式。AB+CO2+H2O ;D+CO2B+O2 ;D+H2OC+O2;B+Ca(OH)2C+CaCO3。(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B_,C_,D_。(2)1mol D 与足量CO2反应生成标准

9、状况下的O2 的体积为_。23、用9mol/L的浓硫酸稀释成 0.9mol/L的稀硫酸 100mL ,回答下列问题:(1)需要取浓硫酸_ mL(2)如果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 ) 配制3. 6 molL-1的稀硫酸250mL。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mL。(3)由于错误操作, 使得浓度数据比理论值偏大的是_(填写序号)。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 俯视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B.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D.定容时,滴加蒸馏水时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E.溶液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

10、并定容三、解答题24、取A、B两份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OH溶液,体积均为50 mL,分别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再分别稀释为100 mL。(1)在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_;_;_。(2)在稀释后的溶液中分别逐滴加0.1 mol/L的盐酸,产生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分别加入足量的盐酸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A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与HCl反应产生CO2的最大体积是_mL(标准状况)。B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的化学式为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25、将

11、agNa溶于bg水中,a1gNa2O溶于b1g水中,a2gNa2O2溶于b2g水中,均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溶液计算回答: (1)当a1a23139时,则b1b2_(2)若a4.6g,则b_g 26、在含n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Cl2,有x mol Cl2发生反应。(已知:还原性:Fe2+Br)(1) 当x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 -3Cl22Fe3+2Br26Cl- 时,x与n的关系为 。27、Fe3P与稀HNO3反应生成Fe(NO3)3、NO、H3PO4和H2O。(1)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 上述反应中,当生成1

12、.8 mol Fe3+时,放出NO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_L,消耗的HNO3是_mol; (3) 上述反应中,当有21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H3PO4是_mol, 被还原的HNO3是_g。12345678910CBDDDBCBBB1112819DADACABBC高二化学答案20(4分) (1) _KNO3_(1)_, _S、C_(1)_。(2) _4 KNO3 5 C2 K2CO3 2 N2 3 CO2_。21(6分)_加热_(1)_, _2NaHCO3_ _ Na2CO3 CO2+ H2O_;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1) , CO+ CO2+ H2O=2HCO 。22(6分)(1)A NaHCO3 (1),B Na2CO3 (1)_,C NaOH(1) ,D Na2O2(1)。(2) 11.2L 。23(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