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转述角度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488269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类文本转述角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论述类文本转述角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论述类文本转述角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论述类文本转述角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论述类文本转述角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转述角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类文本转述角度(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 转述角度,设误的常用六种方法:,1删:删减。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 5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

2、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注:正确选项多采用句式互换、同义词替代的方式。,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选项的转述方式 1、概括式转述 选项: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吉凶时写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具体式转述 选项: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原文: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

3、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 3、同义变式转述,“正确选项”的“变形”处理 1.从同一个意思的多种表达看:同义替换 【原文出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 【选项表述】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

4、和会子等信用工具。(同义替换),“正确选项”的“变形”处理 1.从同一个意思的多种表达看:同义替换 【原文出处】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 【选项表述】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同义替换),2.从叙述焦点的转移看:变换主体,重组句子 【原文出处】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

5、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I) 【选项表述】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变换主体,重组句子),2.从叙述焦点的转移看:变换主体,重组句子 【原文出处】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2015年四川卷) 【选项表述】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会伦理道德。(变换主体,重组句子),3.从表达的繁简看:化繁为简或化简为繁 【原文出处】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

6、,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论中国文化的魅力) 【选项表述】B.中国的陶瓷精美,是因为陶瓷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中国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化繁为简),【原文出处】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 【选项表述】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化简为繁:具体化、补出省略的部分、加定

7、语和状语、同义替换),4.从思维变化的过程看:化具体为抽象或化抽象为具体 【原文出处】只有中国人才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论中国文化的魅力) 【选项表述】A.中国人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兰、竹、菊各自的风格特点,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化具体为抽象),4.从思维变化的过程看:化具体为抽象或化抽象为具体 【原文出处】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

8、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 【选项表述】B.在宋代,出典人交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化抽象为具体,具体化表述),5.从语言是否生动形象看:喻体变换成本体 【原文出处】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2015年安徽卷) 【选项表述】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

9、并不时地表现出来。(喻体变换成本体),5.从语言是否生动形象看:喻体变换成本体 【原文出处】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2015年安徽卷) 【选项表述】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喻体变换成本体),6.从语句的空间变化看:由分散到集中或前后句子顺序调换 【原文出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第三自然段) 作为人类的发明创造,所

10、有传统技艺不只是人们简单的生活所需,更蕴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情感追求。(第五自然段)(2015年重庆卷) 【选项表述】D.传统技艺是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蕴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情感追求的生产技术。(由分散到集中),6.从语句的空间变化看:由分散到集中或前后句子顺序调换 【原文出处】抒情散文并不是空洞的抒情,相反,它是以一定的叙述为基础的。(2015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散文的文体提纯要彻底) 【选项表述】B.抒情散文的抒情是以一定的叙述为基础的,否则就成了空洞的抒情。(前后句子顺序调换),7.从事件总分看:并提分述或单项合并 【原文出处】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

11、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I) 【选项表述】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 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花开三朵,独表一枝),7.从事件总分看:并提分述或单项合并 【原文出处】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 【

12、选项表述】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也叫并提分述),7.从事件总分看:并提分述或单项合并 【原文出处】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论中国文化的魅力) 【选项表述】B.中国文化中的诗、画、琴分别是抒情的、写意的和直达心灵的;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单项合并,前后句子顺序调换),8.从语言古今变化看:文言转化为白话 【原文出处】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

13、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 【选项表述】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文言转化为白话),8.从语言古今变化看:文言转化为白话 【原文出处】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 【选项表述】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

14、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文言转化为白话),9.从句子的因果关系看:因果关系明确化,加强而非强加 【原文出处】夜空中的北辰,终年可见,在浩渺的星空中能够使人准确地确立方位。其运行轨道与地球的关系永远是那样相对固定与密切,保证了人们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观象授时。(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北辰的符号意义) 【选项表述】C.由于运行轨道与地球相对固定与密切,人们在夜晚能够通过北辰确立方位,因而北辰具有保证人们社会和政治生活中观象授时的作用。(因果关系明确化),9.从句子的因果关系看:因果关系明确化,加强而非强加 【原文出处】道德记忆的主体是人类,但由于人类总是同时以“个体人”和“

15、集体人”的身份存在,道德记忆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第五次调研考试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 【选项表述】B.由于人类会以“个体人”和“集体人”两种身份存在,所以道德记忆也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因果关系,补全关联词),9.从句子的因果关系看:因果关系明确化,加强而非强加 【原文出处】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选项表述】A.中国文化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特

16、征就是“性情化”,这是因为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 (因果关系明确化,加强而非强加),10.从句式变化看:附加成分转换成句子,肯定变否定 【原文出处】小品文在散文里占据着至尊之位,艺术要求极高,非妙手不可作。博学,尤其是洞明了世事,方能辞足意深,游刃有余。(2015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散文的文体提纯要彻底) 【选项表述】A.小品文艺术要求极高,不是对于人世间的各种事情都看得透彻明白的,很难写出辞足意深、游刃有余的小品文。( 肯定句变双重否定句,同义替换),10.从句式变化看:附加成分转换成句子,肯定变否定 【原文出处】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 【选项表述】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一个表目的的状语变成两个句子),11.从句子指示代词看:指示代词具体化 【原文出处】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