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1届高三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5487551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21届高三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东省2021届高三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东省2021届高三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东省2021届高三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东省2021届高三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21届高三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21届高三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2021届高三开学质量检测生物一、选择题:1. 研究发现,细胞可以通过回收机制使细胞器的驻留蛋白质返回到正常驻留部位。驻留在内质网的可溶性蛋白的羧基端有一段特殊的氨基酸序列称为KDEL序列,如果该蛋白被意外地包装进入转运膜泡,就会从内质网逃逸到高尔基体,此时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KDEL受体就会识别并结合KDEL序列将他们回收到内质网,KDEL信号序列和受体的亲和力受pH高低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OP、COP和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囊上均有识别与结合KDEL信号序列的受体B. 低pH能促进KDEL序列与受体蛋白的结合,高pH有利于其从受体蛋白上释放C. 如果内质网的某一蛋白质缺乏

2、KDEL序列,那么该蛋白质将不能返回内质网,而有可能被分泌到细胞外D. 内质网驻留蛋白质的合成、运输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COP膜泡介导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顺面膜囊的物质运输,COP膜泡负责从高尔基体顺面网状区到内质网的膜泡运输,回收内质网驻留膜蛋白和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COP、COP和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囊上均有识别与结合KDEL信号序列的受体,A正确;B、根据图文可知,KDEL序列与受体的亲和力受到pH高低的影响,低pH促进结合,高pH有利于释放,B正确;C、蛋白质在细胞中的最终定位是由蛋白质本身所具有的

3、特定氨基酸序列决定的,如果内质网的某一蛋白质缺乏KDEL序列,那么该蛋白质将不能返回内质网,而有可能被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D、内质网驻留蛋白不需要高尔基体加工,D错误。故选D。2. 细胞分化需要多种调控蛋白的共同调控,MyoD是一种在成肌细胞分化为骨骼肌细胞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调控蛋白。如果将MyoD蛋白基因转入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结果使来自皮肤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表现出骨骼肌细胞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表现出骨骼肌细胞的特征,是因为有功能的MyoD蛋白基因取代了失活的MyoD蛋白基因B. 因为MyoD蛋白基因无法复制、表达,以人体内的成纤维细胞,表现

4、不出骨骼肌细胞的特征C. 调控蛋白基因的表达是细胞分化的标志D. 表现出骨骼肌细胞特征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上可能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和对电信号敏感的离子通道蛋白【答案】D【解析】【分析】将目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 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人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因此正

5、常情况下,体细胞中的基因相同;而不同的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从而导致细胞分化。【详解】A、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表现出骨骼肌细胞的特征,是因为有MyoD蛋白基因转入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表达,进而调控了了骨骼肌细胞中相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错误;B、根据体验可知,MyoD蛋白基因导入人体内的成纤维细胞后,成纤维细胞表现不出骨骼肌细胞的特征,B错误C、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标志,C错误;D、骨骼肌细胞能接受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而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的特异性识别,据此可推测骨骼肌细胞特征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上可能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和对电信号敏感的离子通道蛋白,D正

6、确。故选D。3. 菠菜是常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浓绿,富含多种营养素,分布广泛。下列与其有关的生物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新鲜菠菜和放置数天的菠菜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溶解度最大的色素的种类不同B. 利用菠菜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至少要用低倍镜观察3次C. 用高倍镜观察菠菜的叶绿体时,最好选下表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D. 新鲜菠菜的叶肉细胞含大量叶绿体,不易观察到染色后的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叶绿素被分解,色素含量减少,导致色素带颜色较浅。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过程中,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第一次

7、是正常的细胞,第二次是质壁分离的细胞,第三次是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详解】A、由分析可知,用新鲜菠菜和放置数天的菠菜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溶解度最大的色素的种类相同,A错误;B、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至少要用低倍镜观察3次,依次是观察正常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B正确;C、菠菜叶片下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要选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因为叶肉细胞叶绿体数量少且体积大,C错误;D、叶肉细胞是成熟的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能观察到染色体,D错误。故选B。4. DNA复制不完成,细胞周期便不能向下一个阶段转化。在DNA合成期即S期

8、内发生DNA损伤时,S期内部检验点便被激活,从而抑制复制起始点的启动,同时激活DNA修复和复制叉的恢复等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S期内部检验点能使DNA复制速度减慢,导致S期延长,甚至将细胞停滞在S期B. 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导致S期内部检验点被激活,若最终不能完成修复,细胞可能走向死亡C. S期内部检验点可以通过影响解旋酶的活性、RNA聚合酶与位点的识别和结合以及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对细胞周期起调控作用D. 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细胞周期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由“S期内部检验点便被激活,从而抑制复制起始点的启动,同时激活DNA修复和复制叉的恢复等

9、机制”可知,S期内部检验点能使DNA复制速度减慢,导致S期延长;若DNA最终不能完成修复,DNA复制无法进行,细胞周期将不能向下一个阶段转化而停滞在S期。【详解】A、由题意可知,S期内部检验点被激活,会抑制复制起始点的启动,从而使DNA复制速度减慢,导致S期延长,甚至将细胞停滞在S期,A正确;B、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导致S期内部检验点被激活,若最终不能完成修复,则DNA的复制不能完成,细胞将停滞在S期,细胞可能走向死亡,B正确;C、S期内部检验点可以通过影响解旋酶的活性、DNA聚合酶与位点的识别和结合以及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对细胞周期起调控作用,C错误;D、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

10、制细胞生长与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故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细胞周期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D正确。故选C。【点睛】识记参与DNA复制的酶和癌变的原因,结合题干进行分析准确判断各个选项便可。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下列有关阐述,不合理的是( )A. 人与黑猩猩的DNA序列一致性比猕猴高,说明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比猕猴近B. 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灭绝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C. 种群间互有迁入和迁出,会引起种群间遗传差异减少和种群内变异量的增大D.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答案】D【解析】【分析】1、自

11、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2、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3、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一般来说,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自然选择中占有优势,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会逐渐增大。【详解】A.人与黑猩猩的DNA序列一致性比猕猴高,说明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比猕猴近,A正确;B.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底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因此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

12、态结构特点,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B正确;C.不同种群之间相互迁入和迁出,加强了基因交流,因此种群间遗传差异会减少,种群内变异量的增大,C正确;D.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D错误。故选D。6. 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

13、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B. 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C. 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D. 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答案】A【解析】【分析】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这说明蜂王和工蜂的差别并不是由遗传物质不同造成的,而是由食物的差异造成的,是环境对表型的影响。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说明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与环境因素类似,也能改变蜜蜂的表型。【详解】A、从图中可知,被甲基化的DNA片段

14、中遗传信息未发生改变,A错误;B、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说明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B正确;C、DNA甲基化后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C正确;D、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D正确。故选A。7. TCR为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能识别肿瘤抗原。TCR识别并结合抗原后,致T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复合物CD3磷酸化,并最终活化T细胞,使其“击杀”体内肿瘤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CR是T细胞内基

15、因选择性表达的产物B. CD3基因突变可能会降低个体的免疫能力C. 活化后的T细胞“击杀”肿瘤细胞属于细胞免疫过程D. 被“击杀”的肿瘤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答案】D【解析】【分析】TCR与肿瘤抗原特异性结合,使CD3磷酸化,进而激活T细胞,完成细胞免疫。【详解】A、TCR是T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产物,只在T细胞内表达,A正确;B、CD3基因突变可能导致T细胞无法被活化,可能会降低个体的免疫能力,B正确;C、活化后的T细胞“击杀”肿瘤细胞属于细胞免疫过程,C正确;D、被“击杀”的肿瘤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D。8. 黑暗环境中,脊椎动物视杆细胞膜上的Na+、K+通道开放,Na+内流,K+外流。受到光照后,细胞内的cGMP浓度降低,Na+通道关闭,K+通道仍然开放。视杆细胞通过这种电位变化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最终将光信息传导出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黑暗环境中,视杆细胞内的cGMP浓度较高可能是使Na+通道开放的原因B. 视杆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间隙C. 受到光照后,视杆细胞能形成动作电位D. 黑暗环境中,Na+内流的方式为协助扩散【答案】C【解析】【分析】黑暗环境中,脊椎动物视杆细胞膜上的Na+、K+通道开放,Na+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